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4-09-13 07:11:33 孙建军:山庄遐思
    二十年前,我的脚步游走于长江边的一座城市。初遇的人常常会问我,哪里人?我倍加小心相告——承德。对方会给我送上陌生目光,且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言下之意,不知承德位于何方。之后,我又微笑着说,来自避暑山庄。对方的目光往往刹那灵动起来,甚至折射出由衷羡慕。也就从那时...   [阅读全文]
    2024-09-12 08:20:32 徐刚:老人与树
    我总在踏访森林和种树人的路上,与老人相遇。老人与树,是我心中的一道风景线。1988年初夏,因为采写三北防护林,我去山西保德县找张侯拉。八十七岁的老人躺在坑上,额头布满了沟沟坎坎一样的皱褶,不停地说:“走不动了,走不动了!”当地林业局的朋友介绍,张侯拉爬了半个世纪的...   [阅读全文]
    2024-09-11 09:26:28 前进的孙:都是黄土
    我拿着扫帚把院子的地扫了一遍又一遍,之后,黄土的地面还满是黄土。故乡的净,就是尘土归在黄土上,尘土与大地是一家。黄土的路,记录着我走过的脚印。黄土的田野,绿意盎然,带给我长身体的麦子和玉米,填满粮仓。黄土的坟头,是祖先住的房子,一代人一代人都要住进去。我黄土的...   [阅读全文]
    2024-09-10 09:37:23 侯志明:在眉山,有些人终须我们叩拜
    眉山,四川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成都平原之南。眉山,古称眉州。眉州,如果从有建制算起,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隋唐鼎盛,眉州设置了大量官署,地位和重要性得到确立。“坤维上腴,岷峨奥区”是形容眉州的。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西南地区本来气候好,雨水多,土地肥沃,而眉州又...   [阅读全文]
    2024-09-09 08:45:21 罗大佺:故乡的花鸟(二题)
    每次回到乡下老家,迎接我的都是一群鸟儿。2015年老母亲去世后,老家就成为一座空屋,已经没人居住。前几年回到老家,走进老屋,除望不见房顶的袅袅炊烟,看不到母亲那佝偻的身影,没有了那只围着我转来转去的狗儿外,一切如旧。近年回家,一些砖瓦和檩子垮烂得厉害,老屋仿佛转瞬...   [阅读全文]
    2024-09-06 07:50:51 寒溪幽兰:苏轼与他的四友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由徐州太守改知湖州军州事,三月二十日到任,一份上表称谢的《湖州谢上表》,引发“乌台诗案”。神宗下旨:“苏轼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令御史台差人转押前去。”至此,关押了一百三十天的苏轼被贬黄...   [阅读全文]
    2024-09-05 07:01:54 李艳民:怀念那只叫阿黄的狗
    阿黄是我家养的一只狗,它来我家时才刚满月。那时的我,大约5岁。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给它起什么名字。它是笨狗,没有什么品种。在农村,极少有家庭去花钱买一只品种狗来养.谁家的母狗下崽儿了,给人家打声招呼:“满月了给我家逮一只吧?”“好啊好啊。”那家人都这样应下来。逮谁...   [阅读全文]
    2024-09-04 08:46:50 刘博文:风筝
    风筝挂在街角。确切说挂在街角的电线杆上,距离地面有点距离,人走过须仰视可见。事实是,没人在乎那只风筝。她就这样孤零零地挂在电线杆上,形单影只,除老七外,没人正眼瞧过她。她这个性别,是老七赋予。花花绿绿的风筝,在天上飘飘欲仙着,不像个七仙女?讲这话的老七,喝到明...   [阅读全文]
    2024-09-03 10:06:31 井明新:绿皮火车
    早上徒步,偶遇一甩鞭老人,他说是1963年参军入伍,当时是坐绿皮火车去的军营。这甩鞭老人入伍比我早,我是1969年参军入伍,也是坐绿皮火车去的军营。绿皮火车---念到这个词,不知又引起多少人的回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一种记忆的符号。跟从前...   [阅读全文]
    2024-09-03 09:08:56 余同友:在云梯关找淮河
    准确地说,应该是寻找古淮河的遗迹,因为淮河在这里已经是个过去式了。公元1194年之前,古淮河是在云梯关入黄海的,那时,淮河还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作为淮河入海口门,云梯关曾是帝国万里海疆的重要关口,在这里寄托着王朝连接海外的盛世梦想。据传,大禹当年为疏导洪水,扛着...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