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5-06-03 08:02:31 徐晖:端午节观海畅想节畅想
    他们可能不曾见过大海,我想让他们来南海观览!这是我发自肺腑的呼唤。假如观世音菩萨能让我能够穿超历史见到古圣先贤屈原、伍子胥、曹峨们,我定会勇敢的建议他们,趁活着的人生美好或阴暗时光一定要来观海,看了大海再决定还是否投江,哪怕不远千里、长途跋涉,也要来中国北海观...   [阅读全文]
    2025-06-02 09:47:16 刘伟:一则问答带给教育者的启示
    最近看到一则关于学生学习好差的问答。问:为什么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成绩会不一样?答:老师在课堂上撒知识的雨,有学生用盆接,有学生用碗接,有的学生挺着不接,还有的学生撑把伞挡着。这段问答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解释了同一个老师教学下学生成绩差异的原因。回答采用生活化...   [阅读全文]
    2025-05-31 07:19:27 念人:雨后的湛江
    当新闻记者时,每次到湛江采访,我都要抽空看看湛江的景色。尤其是喜欢看雨后的湛江景色。因为,湛江是我国南方一座海滨城市,对此,雨后的湛江景色很有特色。小时候在乡下,每当夏天来了,我与小朋友经常赤身在夏雨中打水仗。一场骤雨过后,雨水把故乡的小路冲洗得干干净净。此时...   [阅读全文]
    2025-05-31 07:10:51 念人:我与海南粉的情结
    在他乡飘泊了几十年,不论是飘泊在何方,我与“海南粉”情结都没有改变。在我的心目中,对“海南粉”的怀念,犹如与对父亲那间老屋一样,寄托着无比的怀念之情。我生于海南岛琼山县。因为,“海南粉”味道鲜美芬香、软滑爽口,与一个十分动人的“泪水粉”美丽传说,使我小时候就恋...   [阅读全文]
    2025-05-30 08:19:31 星旧:重新定义人类 • 部落的发展
    二阶社会灵长类学会制作并使用长矛等工具便可以称霸沼泽,成为直立人。直立人掌握生火技术,选择定居,称作智人。智人发明灶,煮可食用植物使之更具营养价值,群体壮大,组织成三阶社会,演化为人类。那人类有何独特之处?由人类构成的部落实力强,疯狂抢占智人群体的地盘。可是部...   [阅读全文]
    2025-05-30 02:25:38 胡美英:嘉峪关的味道
    清晨,窗外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在枝头叫着。高大的椿树已触到五楼的窗沿,伸出手去,甚至能摸到那浓绿的叶片。椿树下是一园低矮的果树。青枣泛着菜绿的光晕,小酸果粉灯笼似地满树招摇,棚上的葫芦整整齐齐地排着队,苹果和梨子从院头探出去,路上的行人伸手便可摸到。多年前,我刚到...   [阅读全文]
    2025-05-29 03:10:26 房蒙:同行的时光
    旧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软而熨帖——真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了。斑驳的光影里,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预谋着退场:道路两旁的树木现出憔悴的神色,高楼间隙里攀爬的丝瓜,只余下肥硕的一只,被大红的丝线缚在架子上。更远的那些地方,大地上关于播种和收获的事情正在依序...   [阅读全文]
    2025-05-29 02:08:52 寒梅:村庄日月
    到我上学的年纪,村里已有百十来户人家。可要是放在八百里大平原上,它就是一个小小的点。平原上的村庄,不依山,不傍湖,身姿坦露,相貌平淡,起个名字也土气得很。习惯了和泥土打交道的乡人,按着时令节气,提耧播种,调配水分肥料,日日鸡零狗碎。一季一季的庄稼破土,发芽,成...   [阅读全文]
    2025-05-28 07:13:33 池蔚:误入姑苏城
    李白早就邀我“烟花三月下扬州”,但每次出发都与扬州擦肩而过。这次虽未至扬州,但拜访拜访苏州也算是应了这约罢。四月赴苏州,便是最合适的相遇。第一眼是白墙黑瓦,而正是这一眼,我误入了姑苏城。巷子与清水交相穿过,两边的白墙错落,墙上突出的阳台挂着刚刚睡醒的粉色的花,...   [阅读全文]
    2025-05-27 07:18:24 刘德安:读书是一生的事
    古今中外书籍浩如烟海,关于读书的书也很多。人生有限,既使每一天手不释卷,也读不完。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大学读课本,工作了读和职业相关的书,闲暇时间读喜欢的书。对读书人来说似乎总有读不完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和考试无关,和评职称无关,甚至也不完全为了写作。尤其是年龄大...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