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8-10-10 09:26:52
强烈推荐:朱文——无负今天
北岛当面问我,能不能为《今天》四十周年纪念专辑写点散文?我不能拒绝,但心里还是暗笑了一下。在我写作的九十年代,他正全世界忙着搬家呢,当然无从听说我的那个小笑话。刚辞职时我感觉良好,一时还分不清没有牵挂和一无所有。朋友劝我为报纸副刊写点散文,说那样可以挣点快钱,...
[阅读全文]
2025-09-04 06:09:29
王冲:荷叶裹泥藏珍味——从江南到济宁,叫花鸡里的烟火与传承
提起叫花鸡,那裹着焦香泥巴、透着荷叶清香的模样,总让人想起江南烟雨中的市井滋味。这道如今能登大雅之堂的名菜,藏着一段满是烟火气的起源故事,更在岁月流转中,带着独特的香气走进了济宁城区的大街小巷。相传在清代的常熟虞山脚下,有个乞丐偶然捉到一只活鸡。腹中空空的他想...
[阅读全文]
2025-09-04 02:52:22
黄咏梅:与人亲近的莱山
在龙口七甲镇,从安静的院下村进入,我第一次看到莱山。《史记·封禅书》对这一名山有记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东莱,指的就是我眼前这座莱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蛮霸,土黄色的山体,似乎是塑于蓝色天空里的一座浮雕。...
[阅读全文]
2025-09-03 11:30:45
王继发:深秋里,那件暖心的红夹袄
五十多年了,深秋的雨只要一落,我总先想起那件红夹袄——不是因为它有多厚实,而是那年雨里的凉,和它贴在我身上的暖,反差得太分明,至今都刻在心里。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民公社秋忙的时候。俺娘吃过早饭就忙着去生产队干活,临走前看天阴得沉,头两天刚下过一场中雨,便...
[阅读全文]
2025-09-03 07:48:38
孙国华:独坐黄昏
暮色一点点漫过来,像一幅橘红色的柔纱,将天地朦胧在一片温暖的画图中。一个人坐在旷野,对一天苍茫满地迷蒙,尽情享受黄昏的静美。远处起伏的山峦由橘黄渐渐变幻为青紫色,像一幅正在融化的水彩画,不断地涂抹着、美丽着。天边和山脊迷茫成一片,在暮色中演变着、含蓄着。分不清...
[阅读全文]
2025-09-02 08:11:44
念人:等待
春节来了,村内村外,处处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景象。村里有钱人成群结队外出旅游,时尚到宾馆酒店吃团圆饭。今年,庄嫂的心情,尽管不同有钱人心情那样舒畅,但是,当得知丈夫庄光亮春节要回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庄嫂嫁给日夜守卫在西沙群岛上的军人庄哥后,...
[阅读全文]
2025-09-02 08:02:18
王继怀:善溪江风情
故乡因资江的一条小支流善溪江而得名。这个名字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县志上或许有记载,或许没有,因为它太小,在世人眼里也微不足道。名字的来源我不清楚,村里的老人也说不太清楚。但有研究梅山文化的学者表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不是“乌托邦”,就位于善溪...
[阅读全文]
2025-09-02 05:42:10
张谋:时光镜像
在流淌的时光里,我撑一叶小舟,逆流而上。我曾在时光的某一个缝隙里停留,驻足,留下了一些值得打捞起来的影像。这些影像都能在大地上找到相应的经纬,是一段时光里离我的心最近的地方。当村里的其他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校的时候,我却在村子里井房后的乱石堆上坐着。那些日子,我...
[阅读全文]
2025-09-01 07:24:35
李木生:我想说点另外的话
在21世纪就要过去四分之一的时候,宋遂良先生的一部特殊的书《宋公题记》悄然问世。书分四辑:述怀、赠人、题事、亲情,共176幅,全用宋氏书法写就。说其“特殊”,首先是为当今中国书法界增添了一种字字句句充满原创精神的“宋氏书法”,又能接通古代书法抒情写事述怀的真脉。二...
[阅读全文]
2025-09-01 07:15:22
徐宝龙:窗前的香樟树
我家住在三楼,南面房间窗前有一棵香樟树。那年春天载种的时候,树高不过两米,比拖把杆稍粗一点的躯干上,长着几根带着稀稀拉拉叶子的枝条。自然,它只是楼下或窗下的一棵小树,不起眼,也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谁知,经过二十多年的生长,小树长成了大树,大大的树冠早已越过了窗户...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