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10-10 09:26:52 强烈推荐:朱文——无负今天
    北岛当面问我,能不能为《今天》四十周年纪念专辑写点散文?我不能拒绝,但心里还是暗笑了一下。在我写作的九十年代,他正全世界忙着搬家呢,当然无从听说我的那个小笑话。刚辞职时我感觉良好,一时还分不清没有牵挂和一无所有。朋友劝我为报纸副刊写点散文,说那样可以挣点快钱,...   [阅读全文]
    2025-09-04 06:09:29 王冲:荷叶裹泥藏珍味——从江南到济宁,叫花鸡里的烟火与传承
    提起叫花鸡,那裹着焦香泥巴、透着荷叶清香的模样,总让人想起江南烟雨中的市井滋味。这道如今能登大雅之堂的名菜,藏着一段满是烟火气的起源故事,更在岁月流转中,带着独特的香气走进了济宁城区的大街小巷。相传在清代的常熟虞山脚下,有个乞丐偶然捉到一只活鸡。腹中空空的他想...   [阅读全文]
    2025-09-04 02:52:22 黄咏梅:与人亲近的莱山
    在龙口七甲镇,从安静的院下村进入,我第一次看到莱山。《史记·封禅书》对这一名山有记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太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东莱,指的就是我眼前这座莱山。不算高、不奇崛、不孤傲、不蛮霸,土黄色的山体,似乎是塑于蓝色天空里的一座浮雕。...   [阅读全文]
    2025-09-03 11:30:45 王继发:深秋里,那件暖心的红夹袄
    五十多年了,深秋的雨只要一落,我总先想起那件红夹袄——不是因为它有多厚实,而是那年雨里的凉,和它贴在我身上的暖,反差得太分明,至今都刻在心里。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民公社秋忙的时候。俺娘吃过早饭就忙着去生产队干活,临走前看天阴得沉,头两天刚下过一场中雨,便...   [阅读全文]
    2025-09-03 07:48:38 孙国华:独坐黄昏
    暮色一点点漫过来,像一幅橘红色的柔纱,将天地朦胧在一片温暖的画图中。一个人坐在旷野,对一天苍茫满地迷蒙,尽情享受黄昏的静美。远处起伏的山峦由橘黄渐渐变幻为青紫色,像一幅正在融化的水彩画,不断地涂抹着、美丽着。天边和山脊迷茫成一片,在暮色中演变着、含蓄着。分不清...   [阅读全文]
    2025-09-02 08:11:44 念人:等待
    春节来了,村内村外,处处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景象。村里有钱人成群结队外出旅游,时尚到宾馆酒店吃团圆饭。今年,庄嫂的心情,尽管不同有钱人心情那样舒畅,但是,当得知丈夫庄光亮春节要回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庄嫂嫁给日夜守卫在西沙群岛上的军人庄哥后,...   [阅读全文]
    2025-09-02 08:02:18 王继怀:善溪江风情
    故乡因资江的一条小支流善溪江而得名。这个名字到底存在了多长时间,县志上或许有记载,或许没有,因为它太小,在世人眼里也微不足道。名字的来源我不清楚,村里的老人也说不太清楚。但有研究梅山文化的学者表示,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不是“乌托邦”,就位于善溪...   [阅读全文]
    2025-09-02 05:42:10 张谋:时光镜像
    在流淌的时光里,我撑一叶小舟,逆流而上。我曾在时光的某一个缝隙里停留,驻足,留下了一些值得打捞起来的影像。这些影像都能在大地上找到相应的经纬,是一段时光里离我的心最近的地方。当村里的其他孩子背着书包走进学校的时候,我却在村子里井房后的乱石堆上坐着。那些日子,我...   [阅读全文]
    2025-09-01 07:24:35 李木生:我想说点另外的话
    在21世纪就要过去四分之一的时候,宋遂良先生的一部特殊的书《宋公题记》悄然问世。书分四辑:述怀、赠人、题事、亲情,共176幅,全用宋氏书法写就。说其“特殊”,首先是为当今中国书法界增添了一种字字句句充满原创精神的“宋氏书法”,又能接通古代书法抒情写事述怀的真脉。二...   [阅读全文]
    2025-09-01 07:15:22 徐宝龙:窗前的香樟树
    我家住在三楼,南面房间窗前有一棵香樟树。那年春天载种的时候,树高不过两米,比拖把杆稍粗一点的躯干上,长着几根带着稀稀拉拉叶子的枝条。自然,它只是楼下或窗下的一棵小树,不起眼,也与我没有多大关系。谁知,经过二十多年的生长,小树长成了大树,大大的树冠早已越过了窗户...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