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百家文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2025-10-16 07:01:27
晚秋:《哭泣的白云山》现实意义
当代作家念人《哭泣的白云山》作为《南国三部曲》的核心作品之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批判现实主义地位。其现实意义在于深刻揭露了下岗潮引发的社会不公与腐败现象,通过工人李如山的悲惨命运,映射出底层群体的生存困境,引发对资本社会的批判性反思,成为左翼文学中批...
[阅读全文]
2025-10-13 07:01:42
王正合:大道至诚,人生豪迈——徐晖小说《粥道》之我见
“喝粥不……喝粥来……”!乡音乡情缭绕,天有道,地有道,人有道,粥亦有道,大道无形,人间正道是沧桑。陈兆平、徐来喜、段修桂等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艰难中奋起,贫困中达观,生活中蕴藏哲理。展现了湖西地区人物风情壮美画卷,抒发了人生诗意栖居豪迈壮志,实乃一部十分难得的...
[阅读全文]
2025-10-11 07:23:32
牛运清:一个透亮的世界——赵顺年其人其诗印象
初识赵顺年,那是多年前的事情;读赵顺年的诗,也已多年。顺年说话从不带客套,给人一种率直明快之感。顺年说话明快,办事明快,为人更是明快。他答应给别人办的事情,从不拖泥带水,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非议,不论公事还是私事,总是说办就办,颇有一诺千金的侠士风范。当今滑头多...
[阅读全文]
2025-10-10 06:37:30
李晓东 贺福中:让传统优秀文化焕发当代光彩
用适合现代人的方法阐释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内容,不仅是方法手段的问题,更深层次在内容的选取和传播的视角。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促进现实功用,有益于全面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人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内容的阐释和传播水平,取得全方位效能...
[阅读全文]
2025-10-10 06:29:42
晚秋:评念人《泪洒珠江》历史意义
当代作家念人《泪洒珠江》发表后,一炮打响,改变了中国历史文学走向。然而,《泪洒珠江》以“三个突破”,打开了当代中国文学史大门。为什么说《泪洒珠江》成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首先是《泪洒珠江》的文学地位。这部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被中国大作家魏巍、梅...
[阅读全文]
2025-10-09 07:15:27
刘伟:如何破解中小学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的难题?
每年的八月下旬,各地中小学校书记校长都要为寻找新学年班主任人选而费心劳神,多方沟通,好话说尽,目的就是如数选配各班的班主任。如此操心费神,原因在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不愿当班主任,有的老师在放暑假之前就给领导打招呼,提前告知领导不当班主任。与此相呼应的是,今年9月...
[阅读全文]
2025-10-09 07:14:38
晚秋:重温念人经典作品《南国三部曲》的现实意义
当代作家念人著《南国三部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九十年代,该作品在网络上发布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老作家、学者、评论家魏巍、肖衍庆,称该作品为“无产阶级新文艺代表作”“新时期伤痕文学第一枪”。念人著《南国三部曲》分别由《泪洒珠江》《哭泣的白云山...
[阅读全文]
2025-09-30 07:12:29
南帆:书法漫谈三题
这一段时间,书法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些书法作品遭到了严厉批判,“丑书”与“江湖书法”是批判赖以展开的中心词。然而,何谓“丑书”或者何谓“江湖书法”,争论者远未取得共识。从口衔毛笔的炫技书写、某些明星大佬龙飞凤舞的泼墨到若干书法家“宁拙毋巧”、“宁丑毋媚”的探...
[阅读全文]
2025-09-26 07:13:29
李美皆:冯艺散文的力度与温度
壮族作家冯艺的散文是走出来的。他的行走,不同于“千禧之旅”之类的浩大行动,也不是奔着名胜古迹而去。他是用脚步去丈量文化的绵亘,去寻访历史的脚印。冯艺写红水河“流动着南方的神秘”,但他的“神秘”并非诗意的、神秘的,而是如此硬朗、如此悲怆:“石板路上深深的蹄窝,是...
[阅读全文]
2025-09-25 07:13:52
刘伟:从“人人追逐职位”看导向引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国人的“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无论哪行哪业,不少人考虑的不是如何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出成绩,而是千方百计、一门心思“追逐职位”,没有把本职工作当作主业来做。这种现象在不同的行业与单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在中小学领域的表现和后果尤为明显,值得警惕,因为它...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刘伟:严师何处寻?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冲:面子的重量与尊严的底色——读...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刘醒龙:自信如青铜重器
庄晓明:关于诗歌的反抒情写作...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杨维松:在机器轰鸣中种下诗的种子—...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