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3-10-26 09:53:34 王晓娜:诗歌的时间品格与意象建构
    诗集《地心》是乡土诗人唐德亮的新诗集。读罢全书,我为诗人如痴如醉地歌咏乡土、歌咏瑶山壮乡、歌咏民族血魂、追寻民族之根的家国大爱情怀所感动,为这位名副其实的“瑶山之子”的一颗赤诚诗心所感染。细读之下,我发现,该诗集在乡土和民族的命题背后,字里行间游走的,还有时间...   [阅读全文]
    2023-10-18 08:56:13 西十:轮椅上的午后阳光
    《轮椅》是我已读的刘老师的诗中最喜欢的一首。读一首诗,读者因为对诗人有所了解,然而所谓的了解往往都是片面的,但即便是对诗人的片面了解也会被带入到阅读过程,最终导致理解偏差在所难免,一千人口中一千个贾宝玉嘛。和刘老师认识虽不到一年,酒没少喝,人生理想诗歌文学都没...   [阅读全文]
    2023-10-12 09:11:16 “童话诗人”的时空意识 ——读绿原早期的诗作
    1942年、1943年,刚刚20岁出头的绿原因为“七月诗丛”第一、二辑接连推出他的两本诗集《童话》和《集合》而为诗坛所知晓。绿原为什么初出茅庐就被命名为“童话诗人”?诗中所映照的年代似乎与童话所寓指的美好世界相去甚远,读者从诗集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诗人的忧郁、愤怒,以及...   [阅读全文]
    2023-10-07 10:03:43 陈小真:残雪实验文学创作
    残雪有自己鲜明的文学观念,她主张以哲学打底,将哲学世界观和文学世界观打通,在哲学的基础上建构她的文学世界。她的文学理念是中西方文化的完全融合,她的创作是一种身体先行和物质先行的结合。残雪说的“物质”,就是我们日常的物质生活,“身体”,就是从身体出发,再去关照我...   [阅读全文]
    2023-09-25 09:15:28 高星:直言的小说和隐藏的文本 ——评王芝腾小说《闭嘴》
    前几天,在微信上,杨葵评论一哥们写狗子的文章没有写出狗子的神采。我说:关键是他把狗子当神来写了。狗子的粉丝千千万,但和狗子一模一样的还就是狗子一人。夏天,狗子极力向大家推介了他的一个女粉丝写的小说。我反复向他确认真是女的吗?因为,他以前经常把网上的男粉丝误认为...   [阅读全文]
    2023-09-18 09:41:26 任诗桐: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文学表达
    读迟子建中篇新作《碾压甲骨的车轮》时,我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在她近年来的小说文本中潜隐着一种创作动机,就是试图以文学的方式叩问历史与现实。与《伪满洲国》《白雪乌鸦》等长篇小说着眼于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日常生活图景的建构不同,在《碾压甲骨的车轮》里,迟子建小说中的...   [阅读全文]
    2023-09-11 10:00:36 李晨玮:虚构的自证
    寻找黑书(是指盗版、私印、换皮、更名的非法印刷图书)界第一缺本《天蚕秘要》,和挖掘作者高沧(黎本忠)背后的层层谜团,构成了《秘要》的两大线索。初看起来,无论是丁占铎追忆阅读武侠书籍的经历,还是其和纪叔棠的疯狂囤书,都难免让读者以为,这仅是一部向曾经那个“武侠热...   [阅读全文]
    2023-09-07 01:51:30 孟繁华:文学批评的自觉、有效与节制
    文学批评是一种议论别人的工作。同时,文学批评不断遭遇别人的议论也在情理之中。特别是当代文学批评,一直处于波涛浪谷之中,毁誉参半几乎就是它挥之难去的宿命。但是,无论当代文学批评的命运如何,它一直存在并发展,大概也从某个方面说明了它并非可有可无。现在,文学批评家陈...   [阅读全文]
    2023-08-28 07:02:50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集《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北方的第一场雪正落在我独居写作的乡下,漫天的思绪飘飞,旷野萧索,此时的心情像极了佐多稻子在长崎废墟上的慨叹。接到张树俊先生的微信,已经有年余未联系的挚友,心中的系念不时在文字里闪现。脑海中浮现出一处青砖青瓦的院落,淳朴的民风、原貌的风物、结实的乡音扑面而来,姜...   [阅读全文]
    2023-08-22 09:47:44 沈从文的赤子情怀和离奇人生
    张新颖教授自写《论沈从文:从一九四九年起》就开始了对作家沈从文后半生的研究。10年前,他出版的《沈从文精读》对沈从文后半生的经历和思想又有进一步的梳理与思考。近期出版的26万字的长篇评传《沈从文的后半生》正是张新颖多年研究沈从文的思考的结晶,这是他花费了巨大心血、...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