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2-12-26 08:02:20 禅诗里的佛商智慧——伞
    宋志芝禅师云:“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千山万峰顶上,雄浑苍莽,兀立茅屋一间,孤高而绝俗,僧人未敢独占,半边属僧,半边归云。看似佛在闲心,孰不知半字更含殊妙。本文仅从“半”字诀,谈谈个中的佛商智慧:一缕晨光黑云破。半玩...   [阅读全文]
    2022-12-15 09:05:48 覃皓珺:当代文学创作的“轻”与“重”
    当代文坛的广阔的研究视域中,通俗文学的创作始终是一块野蛮生长的“文化飞地”,介乎与传统的文学话语和当下的商业趣味,不可忽视亦难以言喻,评论界对其关注有加,但仍旧存在争议性与滞后性。所谓文学的“轻”与“重”,就我国通俗文学与纯文学而言,主要区别与题材、主题和读者...   [阅读全文]
    2022-12-09 09:40:27 张翎:“疼痛”是贯穿我近期作品的一条隐线
    擅长讲故事的作家张翎,突然对故事的情节走向产生了厌倦感觉。是的,“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世界上还有什么故事被有被人讲过呢?但是,有没被尝试过的说故事的方法。这是张翎在新长篇《流年物语》写作中所做的努力。当时她已经完成了约十来万字的文稿,却推翻了原稿,重新设置故...   [阅读全文]
    2022-12-05 04:18:29 张粟山:鲍勃●迪伦带给世界文坛的惊愕
    作为“音乐人”的鲍勃·迪伦,是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称之为“作家”,他有哪些值得称道和阅读的文学作品呢?如果授予他一个音乐奖项倒是名副其实,的确,事实上鲍勃·迪伦曾多次获得格莱美奖,2000年他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havechanged》获奥斯卡...   [阅读全文]
    2022-11-18 08:38:44 王十月:找到那件最合适的衣服
    这是小说吗?读者也许会这样问。它没有正经小说的样子,没有完整的故事,纯粹是篇采访记录。那么,正经的小说该是怎样的?我从来不太在意所写下的是小说,还是什么别的玩意,我把它们统称为文章。写文章,当然是出于表达的需要。为想表达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形式,再用舒服的语言表达...   [阅读全文]
    2022-11-14 06:45:49 于文舲:抒情的挑战
    任晓雯的中篇新作《换肾记》情节说来简单:年近30岁的儿子长期患病,需要换肾治疗,母亲配型成功,但坚决不愿捐献。儿媳在夫妻之间百般体贴,对母亲却凶神恶煞,逼迫她同意换肾,甚至使出看管犯人的手段。整篇小说就是对母亲的绑架小史,也是母亲在家庭中的抗争小史,充斥着砸烂各...   [阅读全文]
    2022-11-09 03:43:59 “第四代”诗歌:生长性与可能性
    当代诗歌史似乎也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许多的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各不相同的“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秩序”。近十数年来,这种现象似乎尤其明显,“中间代”、“70后”、“80后”、“90后”、“第三条道路”、“草根写作”、“新归来派”、“打工诗歌”、“新红颜写作...   [阅读全文]
    2022-11-03 02:04:45 郭军平:文学的“朝”“野”之辨
    文学上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在“朝”的干不过在“野”的。这么说原因何来?不妨看下《诗经》这部经典,孔先生删除厘定“诗三百篇,去‘怪、力、乱、神”之语,逐渐形成至今可见的“诗三百”,被奉为儒学经典之一。“诗三百篇”依照体例分为“风”“雅”“颂”,依照手法分为了“赋”...   [阅读全文]
    2022-11-01 01:45:51 波德莱尔给世界的启示
    我想,波德莱尔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广泛,久远的世界,应该和他所处的时代及环境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也和他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文化底蕴有着深厚的关系;但这都不是他要写诗歌的触点,只能说是具备了诗歌的天赋,积蓄了作为诗歌的巨大能量,迸发的能量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这种...   [阅读全文]
    2022-10-28 02:17:12 诗词内外谈
    1、伟大的文人,一定是思想家、哲学家!这在小说散文界,已是定论。不能想象,一个少有思想、不懂哲学的人,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更遑论伟大的作家。诗人的占有与表达比不了小说,但仍需要诸多诗外,而要想优秀,超出常人,还是越博,越好。屈原是哲学家,冯友兰、郭沫若等都承...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