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论文百家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2022-07-19 04:08:42
权海帆:从小说到传记
我是在出版长篇历史小说《颜真卿》之后创作《忠魂正气——颜真卿传》的。小说《颜真卿》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好评,被认为是一部忠实于史实,以主人公壮怀激烈的事迹和起伏跌宕的情节感染读者的优秀作品。小说毕竟是小说,剔除其中虚饰的人物、情节和细节,不可能就是传记。传记是传主...
[阅读全文]
2022-07-11 02:41:17
陶林:浮色光阴中的重与轻
小说名曰“浮色”,既非空色,也非色空,漂浮不定。叙事中漂浮呈现的,多是雷石的浮思、雷壮游的遐想,然而在此之下暗流涌动的,却是以“父亲”雷壮游为代表的无数普遍的中国人在几十年间命运,以及“儿子”雷石在当下生活中的浮浮沉沉,堪称是一部当代的《父与子》。最近,诗人、...
[阅读全文]
2022-07-04 05:08:34
先锋文学的发生、影响及在今天的副作用
先锋文学肇端于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革命”的时代主题既已让位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题,那么文学亦需变革以适应变化的现实,“先锋文学”遂应运而生。先锋文学始之受排斥、居边缘,之后渐成文坛主流,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先锋文学则渐呈颓态,影响减弱,所带来的副作用亦...
[阅读全文]
2022-06-23 04:25:03
那些散发着1980年代气息的迷人形象
2012年12月上旬的一天,我照常在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楼的画室中画画,一位同学兴奋地跑进来大声感慨:你还有心思在这里画画儿?全国画院院长邀请展今天在大学城广州美院美术馆开幕,连何家英老师都来了,青年画家和美女们把他包围得水泄不通,那叫一个花团锦簇!全国画院院长邀请展...
[阅读全文]
2022-06-17 03:02:55
杨克:守护汉语表达的纯正优雅
现代汉语,特别是网络语言日渐粗鄙化,当代诗人是有责任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今中外不乏好诗妙句进入日常生活的范例。譬如普希金,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更重要的是他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
[阅读全文]
2022-06-13 02:38:44
黄孝阳:新现实中的“量子文学”
我们在进入一个卡尔·波普尔所预言的开放社会,“一个蜂巢似的有机体”。这是一个比《百年孤独》还要魔幻百倍的匪夷所思的新现实。它还在不断加速,且每一秒都比刚流逝的那一秒更快一点。我把这个新现实称之为知识社会。一个知识生产呈指数级增长的块茎结构,一个人可能真正获得主...
[阅读全文]
2022-05-31 03:11:33
俞胜:“痴情”的另一种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这句诗本是用来形容男女间的痴情的,然而,陈文超的长篇小说《痴人街》却作了新的解读。小说并不写男女之爱,而是浓墨重彩地渲染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痴”情。李阿宝牵挂女儿晓晓,做了鬼还不时溜回故乡月亮镇,痴呆女晓晓的表现常让他...
[阅读全文]
2022-05-23 03:41:39
杨广虎:身在终南不知隐
我在终南山呆了近二十年,终南山一直默默无闻。很感谢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大概在2002年吧,他的《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一书,让全世界都知道了终南山和隐逸在这里的无名隐士。他纪实性的游历,用文学的笔调娓娓而叙,吸引了很多人来问道终南,静心禅修,也有人千里迢迢...
[阅读全文]
2022-05-05 03:41:20
高海涛:鲁迅与“别有根芽”的花朵
80年代我在美国访学的时候,曾写过一篇论文:《鲁迅:文化气质的迥异》(OntheSignificanceofLuxun’sUniqueTemperamentfromthePerspectiveofChineseCulture),其中的主要观点认为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而且是气质迥异、特立独行的代表。这个思想资源来自拉美作家博尔...
[阅读全文]
2022-04-18 03:14:59
吴欢章:诗言志和散文的境界
诗与散文堪称是姊妹艺术。古往今来,我国许多名家都是诗文并举,相得益彰。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举世无双,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艺术经验,形成了丰富的美学观念,散文与诗在创作理念和表现方法上有许多相契相通之处,从诗词中吸取营养以提高散文的艺术境界,是我国散文创作的一个...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刘伟:严师何处寻?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王冲:面子的重量与尊严的底色——读...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刘醒龙:自信如青铜重器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庄晓明:关于诗歌的反抒情写作...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杨维松:在机器轰鸣中种下诗的种子—...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