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刘伟:老师,你为啥总是忧郁不快?
    • 作者:刘伟 更新时间:2025-07-18 07:26:40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289


    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普遍认识,以为老师的工作非常轻松,每天上不了几节课,还有假期,可以说是最舒服的工作了。果真如此吗?


    一、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情真相


    事实恰恰相反,中小学教师职业心情往往忧郁不快,幸福指数不高。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份“铁饭碗幸福指数排行榜”中,教师行业排在垫底的第6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在中小学教师这个群体中有80%的人感到工作压力较大;近30%的人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40%的人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这些数据显示,有大量的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不高的。


    二、中小学教师忧郁不快的原因


    问题来了,是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小学教师忧郁不快的呢?有人对此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经济焦虑较重,专业发展受困,家校关系尴尬,心理调适能力欠缺,等等。诚然,列举的这些方面都是程度不同的诱发因素,但总感觉不深刻不全面。在此,笔者试图从内因、外因两大方面分析中小学教师心情不快的原因。

    内因方面,也就是老师自身的原因。首先,教育工作对老师提出的条件与要求很高,使得不少老师感觉教育工作并不轻松。同时我们要清楚一点,任何职业与岗位都有一个是否适合的问题,教育行业更是如此,面对教师的多条件高要求,有些老师的能力结构与类型是达不到要求的。一部分人不适合当老师,却偏偏当上了老师,要求他(她)做的多么优秀,肯定勉为其难!

    例如,有的老师不注意师生关系,情商不高,不喜欢或不擅长与学生打交道,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影响老师的心情。有的老师不会备课,不会上课,不懂启发,不善引导,致使有的学生不会学、学不会,成绩上不去,因而不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还有的老师不仅不会处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校关系也很紧张,这些因素导致不少老师感到工作压力较大,没有好心情。

    外因方面,主要是与管理有关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带给老师的压力与坏心情。例如,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用人与薪酬机制;学校等有关部门对师生(家校)矛盾处理不公平,使老师没有安全感;工作安排不公平;没完没了的各种(学校、行业)检查;名目繁多的值班、陪餐陪休等非教学及社会工作;考核评价不公正;荣誉评选不公平;闹心的职称评审;任用的干部不服人,等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无良家长动辄举报老师,让老师不胜其烦。西南某县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某年的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经调查,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很多举报,即使最后还了老师清白,但调查过程已经让老师身心俱疲。诸如此类的不愉快,隔三差五就能碰上,没有大心脏,怎能从容不迫、淡定自若?

    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认为,社会不能公正对待中小学教师的辛勤付出,是造成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针对社会、学校、家长的过高要求,面对任性难管的调皮学生,年复一年,老师们做着重复繁杂的教育工作,使得不少老师存有严重的倦怠躺平心理。

    上述内外因的诸多因素,同属工作经历与感受,每一条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老师的心情。综合起来就是,家长不断增长的对子女的高期待,社会不断增长的对老师职业道德、专业工作的高要求,学校不断增长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考核引领,这些因素传导到给老师,与老师不充分不系统没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和不同步的内化提升,产生了相对矛盾,让部分老师无所适从,使得不少老师忧郁不快,佛系躺平,幸福感大大降低。


    三、如何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情?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需要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多方努力,对老师多理解、多支持、多关心,提高老师的地位与待遇,克服“三个一个样”的弊端,尽量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公平客观地评价老师。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学校要切实改善人事管理效能。

    分析老师自身的条件,是否适合当中小学教师应该是首要因素。年轻人在择业之前一定要考虑是否喜欢这份工作?弄清楚中小学教师职业有哪些条件与要求?自己胜任中小学教师岗位的条件有哪些?如果感觉自身不具备当好中小学教师的条件,最好不要选择这份工作,因为热爱是教师的灯塔,兴趣与爱好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既然不具备当老师的条件或不喜欢教师工作,就不要以入编为目的而盲目选择教师工作。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希望更适合的人当老师。只有“适合”的老师,才能乐教善教,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从老师自身的原因看,缺少方式方法是影响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因此,老师们一定要增强学习意识、方法意识、经验意识,带着如何备课,如何上课,怎样处理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这些问题,向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在工作中不耻下问、大胆实践,仔细反思总结每一个细节的得失,及时调整渗透新的方法技巧,力争把繁杂枯燥的教育教学工作常做常新。只要悟性强、肯努力,工作态度严谨负责,教育教学方法得当,教学与辅导耐心,教育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事实上,教育工作的经验因素尤为重要,希望老师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逐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与经验。假以时日,即便是不适合当老师的老师,只要认真负责,注意方式方法,也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做到乐教、懂教、善教,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职业信念和职业感受。

    没有老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没有老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快乐。从管理的角度看,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的理念,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干群结成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引领教师,发展教师,善待教师,成就教师,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各项管理力求公开、公平、公正,营造“公平、和谐”的学校文化,依法支持维护教师正当有效实施教育惩戒权,不断改善环境氛围,努力让老师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师的焦虑、倦怠情绪。

    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品味这段意味深长的话,它告诉我们,成功和幸福是干出来的。它提醒我们,教育是生活,我们应该享受教育的过程。

    有人说:教育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行善,要么犯罪。老师,你应该怎样走?应该从教育的意义、教育的重要性上提高认识,从自我觉醒上、心理心态上思考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真诚希望老师们脆弱的心理强大起来,逐步提高抗压、抗挫能力,不忘初心,振作精神,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教育生活。秉持一颗爱心,辛勤耕耘,诲人不倦,善待学生、成就学生,做影响学生一生的好老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