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1-11-03 06:15:03
叶勤:什么是类型电影?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回答什么是类型(genre)。类型一词用于文艺学首见于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里提出了艺术摹仿说,并根据摹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将艺术区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画家使用颜色和图形来摹仿,音乐家使用节奏和谐声来摹仿,诗人则主要使用语言和韵律...
[阅读全文]
2021-10-25 05:59:56
杜学文:疫情、诗歌与哲学——简谈“后疫情时代的诗歌与我们”
诗歌与我们很多人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生活是现实的,充满了柴米油盐,而诗歌是我们得以从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的重要媒介。正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种情志合一、动于心而形于言的文化形态,是人类能够超越自己,使自己不至于沉沦在日...
[阅读全文]
2021-09-27 06:52:36
伊焕章:浅谈文学创作的突破
最近和几位文友聊起我县作者文学创作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家普遍感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很难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普遍遇到了“瓶颈”障碍,感觉很苦恼,写不出超越自己以前的作品,局限在原来的水平上,好像被什么绳索束缚着,甚至停滞不前,不知从那些方面进行突破,才能在文学创作上...
[阅读全文]
2021-09-02 08:43:45
朱永富:审美异化的匡正与社会焦虑的缓解
总体来说,当代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结构性发展带来个体的身份焦虑,审美在社会和个体合力作用下异化,审美异化反过来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焦虑。审美教育当然一直在进行中,但从社会效果的角度来观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观察点是文学领域。非虚构写作兴起、报告文学快...
[阅读全文]
2021-08-25 08:47:36
主题性、思想性与反思性——何建明报告文学创作的几个特点
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创作有着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他的作品具有一以贯之的主旋律倾向,或者叫做主题出版倾向,实际上可以看作是新时期、新时代社会主义作家创作的基本方向,也是出版业要遵循的根本指向。他的报告文学与主题出版,表现出一种天然的、内在的无缝对接。他最近几年的...
[阅读全文]
2021-08-16 12:01:02
史凤末“”跳动的火焰——浅谈余丁未诗歌的语言和意境
先贤有语:“文如其人”。这句话用于诗人丁未的身上似乎不太合适。生活中的他与人交谈起来絮絮叨叨,词不达意,而他的诗作、诗句干净利索、意象纷呈;生活中的他头染天命之霜,工作一丝不苟,而他的诗作、诗句童心未泯,活力四射!所以我们要鉴赏他的诗作,同样要从语言和意境开始...
[阅读全文]
2021-08-06 07:09:57
荆北:爱你的时候有中药的香
茶,咖啡,巧克力,中药。苦中之最,当然得数中药了。儿时,有次得了重病,西医久治不愈,父母甚是着急,有人给母亲推荐中医老白仙。回家,煎药时,那难闻的气味飘到好远,甚至我把房门关上,它都能找漏洞钻进我的鼻孔。当我出来时,母亲竟笑着说:“好香啊!像老母鸡汤啊!我能喝...
[阅读全文]
2021-07-23 09:19:49
罗建森:2021年上半年文学理论刊物述评
不论是从社会史、政治史的角度看,还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2021年都是极具“节点”意义的一年。站在历史节点上对上半年主要文学理论刊物所刊发的研究文章进行回顾,会发现它们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宏观全面的“史学化”风貌,在对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路径的选取上,表现出一定的...
[阅读全文]
2021-07-12 11:06:42
崖丽娟:从隐秘处集束生命之光——读赵丽宏诗集《变形》
自觉反省自我、历史、文化,面对当下的可能性和未来的敞开性进行真切思考,对于当代诗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诗学向度。浓郁的哲思是赵丽宏最近出版的诗集《变形》最为显著的特色,这是我通读后获得的第一印象。赵丽宏是少数擅用诗体文字表达对生命哲学通透认知的一位诗人,在漫长的...
[阅读全文]
2021-06-24 10:55:00
严家炎:时代催生文学的现代化
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我想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强国,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的远大目标。习近平总...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朱永新:他用书画为昆曲和昆山代言...
王树立:读卜一诗作《无语的不只是此...
吴福木:巅峰相见风景异,大河奔流沛...
魏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读李木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2010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王冰:雪落春江水——卜一诗歌赏析...
江书胜:诗人的品格与风骨...
王冲:面子的重量与尊严的底色——读...
林木:求实与批判——李木生先生《马...
刘醒龙:自信如青铜重器
王冲:读商敬洲《纸上的村庄》...
路忠强:对普通劳作人的深情凝望——...
刘伟:辩证看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刘伟:亟需整治基础教育系统的非教学...
刘伟:观察与思考——应高度重视实验...
杨维松:在机器轰鸣中种下诗的种子—...
刘德安:一个追梦者的文学世界...
张彦平:三秦儿女铸铁魂——读《黄河...
卜一:突然一阵心疼——序张树俊文论...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