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百家争鸣 >> 林琳:广西诗歌的“地理档案”
    林琳:广西诗歌的“地理档案”
    • 作者:林琳 更新时间:2022-01-06 06:01:51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537
    [导读]评钟世华《穿越诗的喀斯特——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

    “广西是一块适宜于诗人成长的土地,一块盛产诗歌的沃野”,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诗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着中国新诗的发展。广西青年诗人及其作品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围绕着广西诗歌的研究并不鲜见。钟世华所著的《穿越诗的喀斯特——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下文简称《穿越诗的喀斯特》)以访谈录的形式为广西诗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这本约32万字的著作,历时3年多完成。出生于广西的钟世华,于2003年结识了诗歌,凭借着作为诗歌爱好者所具有的诗歌情怀以及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以细致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开展着这项耗时较长的访谈工作。在《穿越诗的喀斯特》的后记中,他写到:“做广西本土诗人访谈,是受《巴黎评论》的启发。在这本世界重要作家访谈录里,我读到了许多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核。广西有那么多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各显奇异,仿若广西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充满奇峰异洞,但研究他们的资料较少,现有的研究也大多是从作品解读出发,缺乏对诗人生平、内心世界、写作时代、地域背景、写作意图和指向的阐述。如果能够做一本包含上述内容的访谈录,减少人们断章取义的误读,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穿越诗的喀斯特》所展现的正是诗人们“原汁原味”的思想内核,带领读者走近并领略广西诗坛中的“喀斯特”。 
    该书选取了25位具有代表性的广西诗人为访谈对象:冯艺、田湘、刘频、盘妙彬、石才夫、非亚、张民、庞白、韦佐、荣斌、林虹、高瞻、吕小春秋、伍迁、吉小吉、三个A、刘春、许雪萍、琬琦、韦适华、陆辉艳、牛依河、费城、侯珏、微克。除了著者个人阅读偏好和客观条件限制外,从地域上来说,这些诗人不仅出生在广西,目前也仍然居住在广西,他们的出生地或现居地几乎遍及了广西14个地级市;从诗歌群体上来说,这些诗人几乎涵盖了广西各大重要诗歌群体,如“扬子鳄”、“自行车”、“漆”、“麻雀”、“凹地”、“南楼丹霞”等等。在访谈形式上,有面谈、QQ对话、电子邮件或短信联系等,大多数访谈都历时较长。在不同的提问背后,体现出采访者为了对采访对象有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这些访谈既展现出了诗人们各自不同的内心风貌,又避免了漫无目的的随意而谈。针对不同的提问,诗人们的回答或具体详尽,或相对简单随意,或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既有具有一定学术深度的探讨,也有轻松随意的如同友人般的闲谈。这些回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展现出了诗人们不同的个性特点。书中所集合的广西诗人们的“内心自白”,所涉及到的问题点十分广泛:创作历程、成长和工作的经历、地域环境、诗歌中的独特意象等等。 
    在访谈的初始阶段,往往从诗人们的创作经历切入。诗人们纷纷回忆与诗歌结缘的过程:或回忆童年经验对个人的影响,或追忆各自的诗歌启蒙者,或谈及各自的阅读情况。随后展开的访谈则围绕着创作展开:有的诗人十分坦诚地谈及自己在刚开始学习写诗时所经历的模仿阶段,展现了诗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有的则阐述了个人走过的现实与创作之间的冲突历程;有的涉及到了工作经历、现有生活状况与诗歌之间的关系;还有的谈及了诗歌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当然,其中也不乏从诗人自身的角度对其诗歌创作进行自白。例如,钟世华在对诗人琬琦的采访中,就其诗作中的“玻璃”意象进行了提问,诗人阐述了自己对“玻璃”意象情有独钟的原因。类似的话题还有荣斌诗中的“自我”、高瞻笔下的传统诗词的痕迹、许雪萍诗中的“孤独”与“死亡”、牛依河和费城笔下的“石头”意象等等。 
    此外,大多数诗人都谈到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刘频将诗歌视为自己获得完整生命的最好方式,冯艺以诗歌记忆心灵的自我,石才夫以流水的姿势抵达心灵的诗海,吕小春秋认为“情怀绝对远比技巧重要”,吉小吉将情感视为诗歌内在的血液追求“质朴、原本、真诚”,韦适华对诗歌的追求与理解则是“诚实而沉静地面对内心”,等等。在写作状态上,有的诗人善于把握住诗意的瞬间激发和内心中的闪电,有的则将自己的写作状态形容为“一个手艺者,反复打磨一件石器,直到擦拭出一丝光亮”。尽管诗人们的创作风格和写作状态都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这些诗人们都道出了对诗歌的尊崇和信仰,和在诗歌求索之路上的甘苦与体悟。 
    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采访内容,是从诗人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和话题。首先,围绕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特定时间段展开探讨。其中有对重要诗歌事件的回忆与评价,如“朦胧诗”、“寻根”、“百越境界”、“88反思”、“盘峰论争”、“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展”、“汪国真热”等;还有的则侧重诗歌事件对诗人个人创作的影响。其次,围绕诗歌边缘化,采访诗人对诗坛现状的看法以及个人体验。同时,钟世华还结合诗人的创作以及诗歌发展的热点话题展开了访谈。例如,“网络与诗歌”、“诗与歌”、“诗歌语言”、“大众化”、“日常经验”、“口语化写作”以及跨文体写作所带来的影响等等。 
    作为一本当代广西本土诗人访谈录,《穿越诗的喀斯特》对诗歌地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显而易见的。这方面的采访,从较细致的角度选择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诗人的角度观察广西诗歌的现状。有的诗人对广西诗歌现状及发展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例如,刘频就指出“近年来,广西诗歌生态呈现出丰富性、区别性,自我生长能力在有力提升,一如这个亚热带地区蓬勃生长的丛林”,并且表达出了“让广西诗歌狼烟四起”的希望与信心。有的诗人则侧重于指出广西诗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与其他地区的诗歌发展进行比较。例如伍迁在访谈中直接指出“广西诗歌最大的问题是后劲不足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诗歌新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少”。从不同诗人的视角来观察广西诗歌现状,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广西诗歌现状提供了条件。 
    其次,访谈多方位涉及了地域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为诗人们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特有的素材。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对诗人创作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25篇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诗人真诚地吐露个人对地域文化的深情。他们或是直接将地域文化纳入其写作的重要部分,并与个人创作紧密联系起来,或是将其与诗作中的独特意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或是表达个人对民族文化现状的思考。例如刘频在访谈中直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和我的诗歌是这座城市的产品”;费城解读自己诗中的“石头”意象时,这么说道:“如同生活在桂西北这片贫瘠却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内心冷峻,却暗藏熔岩,剖开内部纹理,看到的却是饱含血丝的阵痛与苦涩。”在一部分诗人那里,地域文化作为诗歌因素之一是与“乡土”缠绕结合在一起的,体现出了“眷恋乡土”的这样一个相对公共的情结。 
    洪子诚和刘登翰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中提到,“提出诗歌的‘地域’问题,不仅是为诗歌批评增添一个分析的维度,而且是‘地域’的因素在80年代以来诗歌状貌的构成中是难以忽略不计的因素。在诗歌偏离意志、情感的‘集体性’表达,更多关注个体的情感、经验、意识的情况下,‘地域因素’对写作,对诗歌活动的影响就更明显。”《穿越诗的喀斯特》以诗歌中地域问题为切入点,从诗人的独特视角出发,展现了关于诗歌发展多方面的探讨。它犹如一份广西诗歌的“地理档案”,为后继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积极拓宽着广西诗歌研究的角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