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自从将国政委托给鲍叔牙以后,遵照管仲的遗言,将原来宠信的竖刁、易牙、卫开方三人赶出了王宫。之后,他就吃饭感觉没有口味,睡觉感觉不舒坦,和人说话也不开心,脸上一直没有笑容。
夫人长卫姬懂得他的心思,就劝告他说:“主公自从赶走竖刁等人以后,就一直没有心思治理国家,容貌日渐憔悴,想必是身边没有适合服侍的人造成的吧。为什么不把竖刁等人重新召回王宫来呢?”
齐桓公苦笑了一下,无奈地说:“我也很思念他们三人。但是,既然已经把他们赶岀去了,如果再把他们召回来,恐怕就会违反鲍叔牙的意思啊。”
长卫姬沉默了一会儿,说:“主公年纪大了,为何自己为难自己呢!主公需要调味饮食,可以先把易牙召回来。过上一段时间,卫开方、竖刁也就可以随时召回来了。”
齐桓公听从了她的话,先命人召易牙回到宫中调和饮食。
易牙擅长调味,很得齐桓公的欢心。曾经有一次,齐桓公随意地对易牙说:“我尝遍了天下美味,单单没有尝过人肉的滋味,感觉很遗憾啊。”
齐桓公的话本来是一句戏言,而易牙却牢牢地记在了心中。一天午饭的时候,齐桓公喝到了一碗口味鲜嫩的肉汤,觉得味道很特别,就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做的汤啊?”
易牙连忙跪下,哭着说:“主公,这是我儿子的肉做的汤。为了祈求主公身体安泰,我把儿子杀了,做了肉汤,献给您品尝。”齐桓公听了,深受感动,从此非常宠信他。
竖刁当初为了对齐桓公表示忠心,自己阉割入宫服侍。齐桓公也认为他是忠臣。
卫开方原来是卫国的公子,最初被作为人质送到齐国,一直追随齐桓公,十五年没有回去过,连父母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回卫国奔丧。齐桓公认为他也很忠诚。
管仲临死之前,就提醒过齐桓公不要重用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临到管仲重病的时候,齐桓公去探望他,询问他谁可以接替相位。
齐桓公想让鲍叔牙接替相位。管仲说:“鲍叔牙是仁人君子,善恶过于分明,容易记住别人的缺点,不适合执掌政事。”
齐桓公又问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如何?
管仲说:“易牙舍得把儿子烹了,竖刁狠心把自己阉了,卫开方连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这都是违反人之常情的啊。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因为都有更大的欲望。如果主公继续接近他们,肯定会导致乱国的结局。”
管仲说完,便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管理国政。
管仲死后,齐桓公先让隰朋为相,可是不久隰朋也死了,他就坚持让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说:“让我为相可以,但是主公必须辞掉易牙、竖刁、卫开方三人。”
齐桓公答应了鲍叔牙的要求,很不情愿地将易牙、竖刁、卫开方赶出了王宫。
鲍叔牙听说齐桓公重新召回了易牙,连忙劝阻说:“主公,您忘了管仲说的话吗?为什么又重新召回易牙呢?”
齐桓公说:“易牙、竖刁、卫开方对我个人生活有好处,对国家没有多大坏处,管仲说的话太过分啦。”
齐桓公不听鲍叔牙的劝谏,接着又召回了竖刁、卫开方两人,恢复了他们的官职,都留在身边服侍。
鲍叔牙非常愤恨,不久就去世了。
竖刁、易牙、卫开方三人更加肆无忌惮,欺负齐桓公衰老无能,于是专权行事。
有一位名医扁鹊拜见齐桓公。他察看了齐桓公的脸色,说:“您皮肤间有小毛病,不及时治疗就会加重。”
齐桓公不屑地说:“我的身体很好,你怎么说我有病呢?”
过了几天,扁鹊再次进宫见齐桓公,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侵入了肌肉,再不及时医治就会恶化。”
齐桓公仍然没有听从他的话。
又过了几天,扁鹊再次进宫见齐桓公,忧伤地说:“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再不及时治疗会更加严重。”
齐桓公还是不相信他的话。
又过了几天,扁鹊远远地看到齐桓公,转头就跑。齐桓公很奇怪,派人去询问他。
扁鹊说:“病在皮肤间,用熨贴法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药汤可以治好。主公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可就药了。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
不久,齐桓公的病开始发作,身体疼痛,神情恍惚,派人四处寻找扁鹊,可是他早就离开齐国了。
齐桓公重病,卧床不起。易牙等人堵塞宫门,假传齐桓公的命令,把他身边的侍卫全部都赶出宫去,不许任何人进宫,又在寝室的周围筑起高墙使里外隔绝,同时安排武士把守防备发生动乱。
齐桓公卧在床上不能动弹,呼唤服侍的人,没有一个人答应,只能睁着两眼,神情痴呆。
有一天,突然有人从高墙上跳了下来。
齐桓公听到动静,挣扎着睁开眼睛,看到是宫中的侍妾晏蛾儿。
齐桓公痛苦地说:“你来得好!我饿得难受,想喝点米粥,赶紧去拿来给我喝!”
晏蛾儿哭着说:“主公,没有地方找粥喝。”
齐桓公又说:“找点热水,让我解解渴也可以。”
晏蛾儿哭得更厉害了,说:“热水也没有啊。”
齐桓公低声问:“怎么会这样呢?”
晏蛾儿气愤地说:“易牙、竖刁他们把住了宫门,筑起高墙把里外隔绝,不许任何人进来,饭食从哪里送进来呢?”
齐桓公问:“那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晏蛾儿停住哭泣,说:“我曾经受过主公的恩宠,所以不顾性命,偷偷地翻墙进来,就想看着主公,为您送终。”
齐桓公说:“世子昭在哪里?”
晏蛾儿回答:“世子被易牙他们阻挡在外面,不能进宫。”
齐桓公哀叹说:“管仲真是圣人,还是他看得远啊!我真是糊涂,才会有今天的下场。老天啊,老天啊!我难道就这样死去吗?”他连喊了几声,吐了几口血。
齐桓公稳了一会心神,轻声地对晏蛾儿说:“我有宠爱的妻妾六人,儿子十几人,现在临死了却没有一个在眼前,只有你一个人来为我送终,我愧恨平时没有厚待你啊。”
晏蛾儿又悲戚地哭了起来,断断续续地说:“主公,保重。我情愿死了,跟随您!”
齐桓公悲叹说:“如果死后有知,有何脸面去见管仲呢?”他用衣袖掩住自己的脸面,接连哀叹几声而死。
晏蛾儿痛哭了一场,自己用头撞柱而死。
此后,齐桓公的五个儿子都各自率领党羽,为了争夺国君之位,一连厮杀了两个多月,他的尸体竟然一直没有人过问。
可叹曾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霸主齐桓公落了个凄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