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7-03-31 09:40:19
陈殿兴:忆岳父刘栋业先生
我跟未来妻子广琦是1956年下半年在北京认识的。当时知道她是福州人,父亲是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任委员,早年曾留学比利时列日大学。1957年9月初,我已成了等着戴帽的右派,广琦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决定跟我结婚,共同去迎接生活的考验。9月7日,我们在北京五道口乡政府...
[阅读全文]
2017-03-30 08:58:08
池草:静静地等花开
隐隐约约传来了一种声音,很是熟悉,又是那般亲切,如久别的故人,陡然地出现在眼前,于是,不由得我睁开眼睛去望,却看到窗外的晨曦蠕动在枝头。再一细听听,就听到了鸟语的呢喃,果不其然,这是自小就听惯了的鸟叫。一直居住在水乡偏僻的角落,也跟大自然有着更亲密无间的接触,...
[阅读全文]
2017-03-30 08:55:06
白滢:与您的魂魄相遇——奶奶去世二十年祭
昨夜又一次梦见您,亲爱的奶奶!九七年腊月十三您离开我已经二十年了。二十年变化到底有多大?您知道吗?大姑妈、大姑父、伯父、伯母、还有二姑父都相继去世,您能感知到吗?我的亲人越来越少,每次参加他们的葬礼,我都要到您和爷爷的坟前祭奠一下,表达对你们的怀念!坟包上的草很...
[阅读全文]
2017-03-29 08:47:22
郑永涛:最温暖的等待
在我们小区门口,有一个六十多岁的修鞋匠,技艺精湛,热情周到。老先生头发花白,着一身旧军装,戴一副老花镜,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因为鞋修得好,服务也好,因而顾客颇多。老先生每天早饭后便早早地出摊了,天黑前才收摊回去。听说他修了一辈子鞋,如今住在城里儿子的家中,为了...
[阅读全文]
2017-03-28 08:50:25
漆宇勤:那一夜的长灯
我始终觉得,似乎每一个被作为纪念地的房子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气场和特殊的味道。做文物研究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历史文物在保护过程中控制湿度和温度造成的。但我总是有些将信将疑,例如,在安源张家湾的这个小房子,总让我觉得沉重,肃穆,仿佛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有着一种义无反顾...
[阅读全文]
2017-03-28 08:41:53
郭军平:我是教师作家
我是教师,又是作家,这两者冲突吗?答曰:否。在教师里出现作家,这奇怪吗?当然不奇怪。不仅不奇怪,而且很正常。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当作家,两者前提都得有知识,有文化。做教师,先得取得合格学历。在古代,是要取得功名,做先生,最少也应该是个秀才。这才有资格...
[阅读全文]
2017-03-27 10:53:26
影子:梦中的故乡
</h1>深秋的草原,透着些许的寒意。天依旧蓝,水依旧清,蔓延到天尽头的草儿早已褪去了它应有的颜色,在风中沙沙作响。远处的大青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山脚下,马儿和洁白的羊群还在,牧人和长调还在!忘了是什么时候,前世或者更长,我也曾属于这里。总喜欢依偎在额吉的怀里,...
[阅读全文]
2017-03-27 10:51:47
艳子:阳光下的天窗
对比冬天清冷的微微泛着暖的阳光,还是更喜欢春天自然而然的流淌的暖阳。那些想念妈妈的孩子可能更喜欢这暖暖的季节,可以跑出去恣意妄为,不用担心因冷而感冒的后果自负,不用担心冷的鼻涕横流像漏粉一般难过的无休止!不用担心单薄的衣衫褴褛也没有妈妈亲近的问候!这就是村子里...
[阅读全文]
2017-03-24 12:26:37
杨再平:凤凰,那条长长的古巷
古巷深深,深几许。最好是飘雨的季节,最好是游人不多的日子,撑一把油纸伞,踏上石板路,了无尘念漫步于绵长幽深的古巷,看哪断垣残壁留下的厚重,听那亘古传来如烟如雾的吟唱。或许,古巷不是凤凰这座古城的灵魂,但绝对是最勾人情怀的风景。一路走进,两旁商铺林立,蜡染,纸扎...
[阅读全文]
2017-03-23 02:01:11
郭军平:论政治与经济
政治与经济两个概念并列,关系密切,如形与影,不可分离。政治是一定的组织形式,带有规模性,而经济则附属于其后,为政治提供坚强后盾。故有政治生态,必有经济生态。一定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一定的经济生态;反过来,一定的经济生态也会决定政治生态的走向。当然,倘若把政治比作一...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