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7-01-19 10:05:24 郎咸勇:月下读史
    夜深人静,静卧榻上,我拿出史书,就着一轮明月,读了起来。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的确,有三则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因而信手拈来,转述诸君,以为共勉。一、张良的故事可以这么说,在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的事业中,如果没有张良的大力辅佐,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对此,汉王也...   [阅读全文]
    2017-01-19 10:03:32 洪忠佩:与一片叶子结缘
    “一片叶子,一种乾坤。配得上乾坤的叶子,只有茶。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一个地方更是如此,有了茶风茶俗,就有了生活的意境。”这是我写在《松风煮茗:婺源茶事》书中的起首文字,循着这样路径,我开始“去追溯远古的一缕茶香与以茶为礼的风俗渊源…...   [阅读全文]
    2017-01-18 11:54:11 舒舒:抱着一枝雪花去看你
    小城的冬日阳光明媚,温暖得仿佛春天一般。落在地上的树影,大朵大朵地绽开,斑驳而生动。随手拿起一本书,简嫃的,她写: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在滇东小城,今年的冬天大抵也是印错了!本是数九寒天的日子,却温暖如春,不,更似初夏。腊梅开了,樱花、桃花、油菜花、迎...   [阅读全文]
    2017-01-18 11:50:31 张镭:狡猾的轮子
    每天坐进办公室,我都要做一件事:翻起一张台历——那是昨天的日子——翻过去,昨天便结束了。而一张新台历,意味着新的一天。一张台历,薄如蝉翼,但我翻动它时,却感觉它有重量,我翻得很吃力。这样说,绝非矫情。因为,我翻过去的可不只是一张纸,一张印着年月日的纸,我翻过去...   [阅读全文]
    2017-01-17 04:09:59 陆鑫祎:外婆的厨房
    2016年12月31日夜,腌了几斤上好的五花肉,准备农历新年时吃。腌肉的秘方来自于外婆,秘诀是:一斤肉,六钱盐,浸渍入味,沥干再蘸米酒,裹炒糯米,封入坛中,剩下的都交给时间。腌肉急不得,需要时间来赋予它独特的风味。好比东坡炖肉时强调的是火候: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   [阅读全文]
    2017-01-16 03:13:33 万祖波:心中那缕明亮的光
    我猜想:或许是年终岁尾,人们习惯于盘点回顾自我努力情况,细数年底究竟取得多少收获的缘故吧?近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身边不开心的人变多了,唉声叹气的人也多了。作为好朋友的我,便尽量的开导他们,真心的劝慰他们,希望他们冷静下来,深找原因,另启征程。告诉他们抬抬头还会有...   [阅读全文]
    2017-01-16 03:08:26 郑永涛:年灯年饼
    年灯流传于我的故乡冀南一带,是用蒸好的黍子面做成的既可点亮祈福又可食用的年俗食品。而年饼,则是用蒸好的黍子面裹糖煎制的一种又香又甜又软的面饼,是过年时不可或缺的风俗年味。在中国民间,赋予食品以艺术性、观赏性的不在少数,然而将食品与灯融合在一起的却并不多见,由此...   [阅读全文]
    2017-01-15 10:21:17 念人:作家的呼吁
    作家念人的报告文学《为了千百万贫困患者的生命》,王之之的特写《癌症的克星莫壮学》与札记《我所认识的莫壮学》,先后在网络上发表后,获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对于莫壮学所研制发明的治癌高端技术《莫氏疗法》,表示极度关心与信任,纷纷要求政府有关部门以千百万癌症患者生命...   [阅读全文]
    2017-01-13 09:56:42 孙树恒:年的村庄
    (一)我的故乡是一个叫白音昌的地方,是奈曼旗南部山区的一个村庄。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那里生活了。小时候,一到过年,是村庄最热闹的日子。那时候,过年是最喜兴的,欢天喜地啊。是腊八节打开了年关,喝了腊八粥,就接年了。俗话说“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我记得...   [阅读全文]
    2017-01-13 09:55:00 念人:那难忘的岁月
    “年轻人要到工农中去,走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与广大工农兵打成一片,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伟大作品。作家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老作家魏巍对我们年轻作家的一片期待。1999年6月6日,北京的天气,格外清朗,...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