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7-06-06 08:28:47 卜献华:铲麦茬
    如果不加注释,对于“铲麦茬”这种活计,现在很多年轻人,恐怕已经不明白是干什么的了。铲,是动词。麦茬,是名词,即割完麦子留下贴近地面麦根的部分,是铲的对象和承受着。铲下的麦茬主要用途是烧火做饭。过去农村贫穷,买不起煤炭,当然也没听说过“天然气”这一名词,做饭烧火...   [阅读全文]
    2017-06-05 10:13:45 黄宏宣:留尼旺岛上的植物
    留尼旺岛是印度洋上火山造就的小岛,自古以来,火山活动就十分频繁和可怕,岛上留下了种种与火山有关的自然奇观,比如幽中的破火山口,就是由于岩浆外溢后,造成地下中空、导致地表破裂、坍塌而形成的碗形凹地……在印度洋南岛屿上,还经常会有大风暴,为了躲避这些灾难,那里的植...   [阅读全文]
    2017-06-05 08:05:36 张礼:假如爱只剩下回忆
    早已过了做梦的年龄,刻骨铭心的爱恋早已变得温和而平静,岁月的流逝中,柴米油盐牵扯住了太多的风花雪月,平常的生活中,花前月下的浪漫,最终都变化成一种柴米油盐的琐碎。一个人的日子里,喜欢静默的遐想。昨日的她,一个温暖的笑容、一个欢喜的眼神、一句熨帖的话语都会让回忆...   [阅读全文]
    2017-06-02 09:05:35 郑永涛:郭氏蒲公汤
    这年头,对于我们而言,蒲公英已经成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野生植物了。说它熟悉,是因为在过去蒲公英是很常见的,田间地头,坑中河边,无处不有,随处可见。说它陌生,是因为近年来随着荒地的开发和除草剂的使用等原因,蒲公英数量锐减,几近绝迹。但偏偏是这么一种不被重视的植物...   [阅读全文]
    2017-06-02 09:00:42 郭军平:端午日记
    端午清晨,迟起,打开手机微信,赏听一曲屈诗诵,让心灵沉浸千年的追寻,因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也是全国人民享受三天小长假的日子。这个日子意义非同寻常,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他是一位诗人,一位充满政治抱负的爱国诗人。可惜,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最...   [阅读全文]
    2017-06-02 08:58:23 周静华:白马河的精灵 ——我所认识的段家军
    一记得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他的一篇文章里曾这样说:佛经里将人比喻成一个宝瓶,在我们的宝瓶里装着最珍贵的宝物,可惜谁也看不到自己宝瓶里的宝物,因此,总是向外去追逐,有一天打开我们妄想与执着的瓶盖,这是悟,使生活的一切都珍贵无比,这是悟后的世界。说到家军,余以为,还要...   [阅读全文]
    2017-06-01 05:02:03 郭军平:书香门第走出来的词国皇后——李清照
    我为什么要读书?这是问题吗?也许是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是我还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确实成了问题。因为,我看到很多不爱读书的人群。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问问大家,我为什么要读书。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回答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千个...   [阅读全文]
    2017-05-31 08:36:19 张礼:爱上一个人的寂寞
    盛夏里,看着窗外缠绵的雨滴,总会回忆起人生中一些美丽又伤感的片段,总会在串串的记忆里,想象着四季轮回的概念,又换季节了,也该换上这个季节的服装了。往往,从眼睛到心灵,长久的期盼常常积累成一次次的感慨,呼啸而过的日子,常会把心挤压得憔悴不堪,嗅着岁月里那些沉甸甸...   [阅读全文]
    2017-05-31 08:26:43 丁竹鸣:岁暮——与一株古树对话
    1,奇怪就从一株古银杏开始。一条300米的通往大树之路,与一棵树的情缘纠结在岁暮。似云似雾的记忆,重叠在同一时段、天气、地域、尤其是心境之中。这使我感到有些蹊跷,有些绕不过去的回味。它们为什么突然在我的面前重现?恬庄是个平凡而古老的江南小镇,有一株这样的硕大高耸的...   [阅读全文]
    2017-05-27 05:12:06 段家军:苇塘 粽子
    儿时,故乡多水,河道七纵八横,湿地苇塘颇多。临近端午,娘就说又要包粽子了。“夜儿个下洼时瞅见西洼塘里的苇子长一人多高了,今儿你下学后叫上几个伴儿去打些苇叶子来,要那宽边儿大叶子的,明个娘给你包粽子吃。”听了娘的话,我便在下学后约了几个伴儿去西洼塘打苇子叶。西洼...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