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7-03-02 11:41:23 吕瑞杭:一根长发
    山与霞都是80后,两人结婚15年了。婚前两家均为贫苦人家,媒人介绍后,也算门当户对。不久成亲了,小两口和和睦睦,早上因为一个煮鸡蛋会让来让去,最后一人一口。过得也算舒心。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家里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山与霞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山做保安,霞做会计。四...   [阅读全文]
    2017-03-01 09:16:36 曹锦军:蔡山,许我千年的梅
    春来了,蔡山的晋梅开了,一朵一朵的,白花吐蕊,幽香四溢。我为晋梅而来,虽然我来过蔡山30多次,但真正目睹它如此美丽的花姿还是第一次。江心寺旁,这千年的梅花,白白的,小小的,一点不娇艳,不做作,却素朴,且淡然。就如一个历经沧桑的满头白发老人,看透人间百态,有着大彻...   [阅读全文]
    2017-03-01 09:12:35 王世尧:阳光透视下的真诚
    阳光温婉如梦,也如沉醉的雨丝,润饰出灵魂活色。于是,新路的血脉达到沸点,他的目光星辉聚敛,他的情怀春潮旋涌,他的笔下泉韵清纯,没有比美妙文字更神圣的感受。那年,他一身戎装,一脸淳朴,三分诙谐,遍身绿色,满目憧憬。向生命晨曦、向阳光走去,无关身躯瘦弱,他军人的脚...   [阅读全文]
    2017-02-28 08:35:18 张西南:想念春雨
    大凡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走上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大都知道朱春雨。因为他早年在长影厂当场记,60年代已有小说发表,与文学界多有交往。人到中年来到北京,成为一名专职军旅作家,声名鹊起,却又无头衔,大家就叫他老朱。老朱算是英年早逝,走的时候还不到65岁。那时我刚到皖南工作不...   [阅读全文]
    2017-02-28 08:29:48 解永光:上网浏览同学油画作品随笔
    正月十六早晨,给同学留言:……春节上网浏览同学(校友)油画作品400馀幅,很好。建议各位抽空看看,方法:进百度,搜索言师仲。有这段留言,是因为自己看了言师仲油画作品彩图之后,心里很高兴,写了短文赞叹介绍,还想让更多同学知道并同样高兴。建议而外,同学可以先读读我的...   [阅读全文]
    2017-02-27 09:10:44 张礼:外面的世界与故乡
    离开故乡后,我便很少见到清澈的河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见到的河,往往比故乡的小河要宽要大,但河水往往是墨绿色的,那绿色有些深暗,显然没有故乡的河水清冽。城市的河流,河面上轻易见不到野鸭子,河面上往往却漂浮着一些白色垃圾。故乡的小河,绿绿的水草,还有细小的浮萍...   [阅读全文]
    2017-02-27 09:03:29 陈殿兴:“保护天使”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续配夫人的故
    小引陀思妥耶夫斯基很重视家庭幸福,认为家庭幸福无比重要,断定人生幸福里家庭幸福占四分之三。可是他28岁时就遭受政治迫害,身陷囹圄,直到33岁时才有机会接触女性。历尽艰辛缔结的第一次婚姻并不理想。原配夫人玛丽亚病逝后,他追求过几个女人,但都未成功。直到45岁时遇到后来...   [阅读全文]
    2017-02-24 09:26:50 周森林:乡愁是故乡的日出
    人生旅途难免要去很多地方,也不乏去很多风景名胜之地。但凡到过一地,我习惯打听所到之处是否有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值得探访与流连,以致于不愧到此一游。若是到那些有山、有海之地去,也不乏有人会向你推荐去高山之巅看日出,去大海之滨看旭日升腾,去领略日出之初洒向大地富有诗...   [阅读全文]
    2017-02-24 09:25:09 叶梅:哈斯乌拉的时光
    近日,蒙古族作家哈斯乌拉文集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哈斯乌拉先生几十年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他的文集汇集了多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评论,还有一部读来令人感慨不已的回忆录。在这部回忆录里,哈斯乌拉以坦诚的胸怀,将过去的时光加以淘洗和反思,记录下...   [阅读全文]
    2017-02-23 12:25:21 江文胜:不当记者也风流
    一位在家乡市报任记者的文友,出于对我的关心,三番五次向家乡市里的几家报社推荐了我,希望我也能成为“无冕之王”,但因关系不够,我数次落榜。我不怨谁,命该如此。但我又细细一想,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自认为:不当记者也风流。当记者,领导下谕旨叫你写张三,你就不能写...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