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6-11-16 09:25:12 林茶居:里尔克的墓园
    一九一四年,三十九岁的里尔克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在博洛尼亚,在威尼斯,在罗马,处处,我作为死者的学生,站着,面对他们无限的知识,我得到了教育。”作为德语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里尔克有游历的习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逃避家庭责任——不管到哪里,他都会寻访当地的画廊...   [阅读全文]
    2016-11-15 08:51:47 程根子:舌尖之野
      在那饥饿的年代,母亲每天都要去山野里掐摘一些野白蒿、荠荠菜、马齿苋、紫云英、灰灰菜、王巴叉、车前草等野菜,不一而足。拿回家给我们做饭充饥。那时人小不懂事,一看见这些野蒿野菜,心里就犯愁,还蛮怨母亲舍不得给我吃麦米细面和大鱼大肉,只知道弄这些难以下咽的野菜让...   [阅读全文]
    2016-11-15 08:48:42 汪海权:大枣树下的秋夜
    耕作永远是乡下人的主题,就像爱情永远是人类的主题。这样听起来好像乡下人有着两个主题,而事实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耕作,饭都吃不饱怎么会有心思去琢磨爱情的滋味呢!在乡下的老人眼里,爱情就是鸦片,他们没有尝试过,也绝对不让年轻人受害;而在年轻人那里,爱情纵有千般诱惑,...   [阅读全文]
    2016-11-14 10:48:20 刘友凡:悟道山川
    水墨者,国之鸿宝,世之奇葩。水墨习画,要素有三: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师今人者,研笔法,习墨法,求章法,要在吸纳众美。师古人者,透元宋,追晋唐,慕朝野,要在源头悟法。师造化者,写实景,受蒙养,得心源,要在道法自然。丹青画史,巨匠立宗,寄兴笔墨,假道山川,代不...   [阅读全文]
    2016-11-14 10:24:49 黄宏宣: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
    因为连日的寒冷、降雨和西北风,我家一直门窗紧闭,昨日傍晚时分,雨后放晴,妻终于欣然打开了窗户,街市的喧嚣和外面的美景再一次尽收眼底。其实,人的一生中,还有许许多多扇心灵的窗户,不知你愿不愿意把它们全部打开?或者把一大部分打开?打开一扇窗户,你就多了一份光景,多...   [阅读全文]
    2016-11-14 10:16:25 刘国林:渔场村
    红旗镇渔场东部和红鲜村接壤,南部和新建矿工人村为邻,西部和红旗镇敬老院相伴,北部和长兴乡相连。1976年11月建场,为解决七台河市菜篮子工程由市政府牵头兴建的。渔场农工是由红升三队调来的,当初是800人,后来又收些散户。建厂初期没有菜吃,就拿黄豆当菜啦。黄豆是家乡的特...   [阅读全文]
    2016-11-10 09:44:01 张伟劼:当一只羊具有了神性
    这是一只小绵羊。它躺在灰暗的平面上——像是冰冷的祭台,四只脚被紧紧地捆缚在一起。这一姿势告诉我们,这是一只待宰的羔羊。在它半掩的眼神中看不到恐惧,反而是平和、安详,仿佛它已经做好一切心理准备,来迎接既定的命运。在它的身后,是黑暗的虚空,仿佛是一整个无限的宇宙空...   [阅读全文]
    2016-11-09 09:12:08 荆北:梦回大唐盛世
    徜徉在园内小径上,赏景品韵,任思绪信马由缰,自由飞翔。在西安世园会里畅游,宛若走进一本融历史文化的厚重与自然山水园林的灵秀为一体的典籍里。仿佛穿越时空,梦回大唐盛世;犹如仙境一样,著名的皇家园林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且不说那华清宫的极尽奢华之气,更有那芙蓉园如梦...   [阅读全文]
    2016-11-08 08:52:40 孙树恒:岁月虽老,我们不曾走散
    “老同学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老同学是一个难解的情结,老同学是一坛陈年的酒,老同学是一本共同的作业。回味人生冷暖重叠,才明白同学的真情最纯洁,留住那一段那一段岁月,留住老同学的感觉......”入秋的青城,真想寻一处一个安静的角落,将光阴深处的清浅水墨,看岁月里的每一次...   [阅读全文]
    2016-11-07 11:15:50 张学东:苦竹寺的灯影
    风冷添寒、山叶翻红的深秋季节,与朋友临时起意从沙河镇前往长宁县三元乡拜谒苦竹寺。时细雨霏霏,冷风幽咽,天色苍凝,这样的境况,最适宜去登临苦竹寺体味寒苦凄冷的氛围了。苦竹寺,位于三元乡大沟村的紫竹山上,离省道宜珙路上著名的“西南豆腐城”沙河镇仅三公里的距离。多年...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