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6-08-25 11:52:34 陈荣力:替父亲去看看那块土地
    那是一块绿色的土地,方圆几百里山脉,峰岩竞秀、冈峦叠翠,松涛凝成披岭掩谷的黛霞,竹海荡起连天蔽日的绿云。那是一块蓝色的土地,二十余平方公里的湖面碧水如洗、烟波氤氲,千百溪涧琤琮弹唱,数十潭瀑飞歌激昂。那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杜鹃花点燃春天的山坡,三角枫醉酡秋日的...   [阅读全文]
    2016-08-24 08:27:21 徐如云:山花烂漫的村庄
    当苍茫单调的寒冬渐渐远遁,又漫步沂河岸边,绿意千重,姹紫嫣红,已是芳菲四月。诗人余亚飞有诗云: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花卉隐奇葩。滨河路边的草丛里栽植的兰花随处可见,淡淡的绿叶丛中,一朵朵紫色的兰花清馨淡雅、楚楚动人,每朵兰花有九个...   [阅读全文]
    2016-08-24 08:25:06 张传秀:指尖的孤独
    凌晨鸡鸣,在白质思维模式下,我翘起指尖数月牙痕,掐算我的健康长寿。粉亮指甲略略披挂细密皱纹,饱饿不定的苍茫日月已让肠胃沧桑颓废了,眼见指尖衰老的征兆,堪忧至极。前几日新买紫檀108佛珠,打开椟所看到白净柔软崭新的随赠手套倏地让我震颤而后长时间开始疼爱我的指尖。数...   [阅读全文]
    2016-08-23 12:22:12 朱振邦:书店的灯光
    书店的灯光是宁静、安详、温馨的。读了美国作家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我的心情也是格外宁静、安详和温馨。虽说我也算个书痴,是“书店迷”,但和这位在书店工作十七年的书痴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刘易斯·布兹比对书店的认识和见解,让我佩服。“我的开门第一件事就...   [阅读全文]
    2016-08-22 12:40:01 李茂尊:乌蒙山的年味
    在城里工作成家以后,各种原因,很少回乡间农村过年了,隔几年偶尔回去一次,也是来去匆匆。年过五十以后,寻根、寻找心灵家园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去年,认真地回老家过了一回年,淡忘多年的过年的感觉又回来了。那浓浓的乡村彝家山寨过年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我的老家,在云南楚...   [阅读全文]
    2016-08-22 12:38:00 余继聪:水缸里的乡愁
    如今,我只能够在水缸里回味故乡,感受水缸里的乡愁了。估计过不了一两年,在水缸里也没法回味我的老村子了。我的老村子已经于两年前拆除搬迁了。等我们村的拆迁安置小区房建好,新的村庄就诞生了。到那时,故乡好像还在,但是,那个叫我们村老老少少几百号人念念不忘的老村子,也...   [阅读全文]
    2016-08-22 12:35:14 徐绍文:野草赞
    我不清楚大自然没有了野草会变得怎样,但我知道大地上有了野草,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嫩绿的、鲜活的,给大地增添了无限新的光彩。从此,草地上的畜禽多了起来,野生动物也开始活跃起来,地面上的血肉生灵都像凑热闹似的,亲近草儿,与草儿作伴。随着...   [阅读全文]
    2016-08-19 03:35:04 许钦松:大竹气象
    中国画家中,画墨竹者不乏其人,但一生专攻墨竹又广为人知的,却只有一个郑板桥。廖红球以郑板桥、八大山人、石涛为师,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苦心孤诣,独攻墨竹,往专里走,往深里走。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又耐得住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寂寞,再加上坚实的美术基础和专业的文学素...   [阅读全文]
    2016-08-19 08:30:35 帅猛:遥远的村子
    你有多久没有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又有多久没有亲近过久违的村子?那一株饱经风霜的老槐树却伫立在村口许久许久,这一站就是风风雨雨几十年,村里的老人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这株老槐树就在这里了。槐是刺槐,不比杨树或者梧桐,不管做家具还是农具,它都不是材料。所以槐树被人们...   [阅读全文]
    2016-08-18 07:56:29 邵玉田:简朴成诗
    记得去年钱老的《二月春风》付梓时,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才过去了十几个月时间啊,他捧出了又一本叫《三春絮语》的诗集。样稿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一大摞子,内藏新诗三百首,且不说它的内涵和价值,光是直观其体积与容量,就足已让人惊叹了。恰逢盛夏,钱老从三十公里外坐车来...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