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11-01 08:36:03
薛雨青:外婆的核桃树
小时候,外婆家门口有一棵粗壮高大的核桃树。夏日暑天里庭院外的核桃树,枝繁叶茂,浓荫覆地,整个大门口和村头都绿了,人在绿色的光影里,没有炫目的太阳烘烤,感觉凉爽极了。核桃树的右面是通向山顶的一条小路,夏秋两季里,常有山上田里干了活的叔叔阿姨扛着锄头,背着柴禾,下...
[阅读全文]
2016-11-01 08:11:20
黄宏宣:我的初中老师
老师,一个温馨的名词!一个高贵的称号!说起和老师的缘分,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激,那份永存心底的谢意和对老师深深的眷念,是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像韩愈、像巍巍、像鲁迅、像肖复兴、像冰心……都写过这样的文章。1983年9月,我幸运地来到南京溧水区东屏中学就读初中,在那...
[阅读全文]
2016-11-01 08:08:45
黄宏宣:关于大桥的记忆
2016年10月28日晚上10点,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始封闭大修,消息传来,更多的南京人对相伴了48年的大桥有了难以描述的怀旧和不舍。南京长江大桥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和我同岁。据说,当初大桥修好后,为了试验桥体的质量,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带着他的部下,驾驶着一百多...
[阅读全文]
2016-10-28 01:46:46
张礼:南方冬天的雪
若不是极冷的冬天,现在的南方是很少有雪的,就是下雪,也常是夹在雨里,大多是雨加雪,雪一忽儿就遁了踪迹,比彩虹流云消散得还快。我原来居住的滇南小城,是很难见到雪的,而现栖居的省城,往北走了数百里,也是很难见到真正的大雪。南方与北方,不管地理上如何来划分,现在的长...
[阅读全文]
2016-10-26 08:49:57
陈河:梦境和叠影
2011年我到北京为新书《布偶》出版做宣传,接下来还要参加全国作代会,中间有一段时间空隙。我安排了这个时间去河南安阳看殷墟。关于殷墟以前了解甚少,小学的时候听人说郭沫若厉害,破译了甲骨文。此后我虽然长了很多岁数,对于甲骨文的认识却比小时候没多大进步。我事先没有任何...
[阅读全文]
2016-10-25 01:48:38
伊焕章:乡下那座土草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初春的季节,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一路颠簸着来到了新建公社,顾名思义,是一个刚刚成立的人民公社(后来改称乡政府)。刚到公社所在地,我左寻右找,不见公社办公室在哪里。几经打听才找到。当我来到它的面前,不由自主惊讶起来,这哪里是什么办公室呀?万万...
[阅读全文]
2016-10-25 10:42:15
毛生平:生命的花香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阵瑟瑟的秋风让我单薄的身子骨那样深切的感受到秋天的君临。门前的那株着一袭绿袍的桂树在这时收获了生命的第一季花香。馥郁而馨香的花似一个温馨而又迷离的梦。桂树移植到门前的花池里已有好几年了。年年岁岁,默默无语的绿着。来来往往的...
[阅读全文]
2016-10-25 10:41:06
李北墨:是谁在唱歌
2013年中秋节前,我去了趟静月湾。去静月湾,纯粹是因她的名字太美。 静月湾坐落群山之中,约百余亩,依山傍水,山是麻雀岩,水是静月湾(也叫麻雀岩水库)。静月湾,环境优雅,风景迷人,让人倍感舒爽,到了这里就想住下来,不走了,一辈子,才好。 看不够秀山美景,闻...
[阅读全文]
2016-10-24 07:36:45
黄宏宣:船上的家
朋友,你了解船员的生活吗?我有一个船员表弟,他一年有三百天以上都在长江度过,真正的是以船为家,有时候,我两三年也见不到他的影子。今年的国庆节,因为吃喜酒,我俩坐在了一起,闲聊中,才发现外似洒脱的他却过得如此的辛苦,原本一场欢天喜地的酒席却因为他的长吁短叹而变成...
[阅读全文]
2016-10-24 07:28:58
解永光:读《书衣文录》
“书衣”是否孙犁先生先用的名词?看见《书衣文录》第166页文字,则爱书为书包皮(制衣)这小技术,作者在中学时就已经从同学那里学到了。人生在青少年时期,同学之间多可以相互学习一些求学求生健体及文艺方面的知识技能,以使自身更加充实、走向完美。书衣文讲到同学熟人,特别...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