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08-29 09:16:49
龙山佛境记
龙山佛境又曰龙山寺,乃花木山庄之內也,聚休闲、旅游、佛门之所。然园区牌云:“花木山庄”,亦有人喜云:“龙山佛境”。其中缘由各有说辞。龙山寺鹤立横店之北麓,系大智禅寺佛堂住持上悟下欣法师率领众弟子之接管,其称大智禅寺一分支。一日,余出去闲逛,偶至花木山庄门前,进...
[阅读全文]
2016-08-29 09:15:00
蓼蓝,母亲的颜色
我们生活在的这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色彩组成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彩纷呈。我们的眼所看见的是五光十色,我们的目睹到的是色彩斑斓,我们的感觉感知,充满着色彩缤纷。可能,你无法想象,在这清明世界开启之时。传说中的最初,天地一片混沌,到处都是黑暗,到处都是无形无色无长...
[阅读全文]
2016-08-28 08:15:03
念人:东山岭上的美丽传说
东山岭是海南岛的旅游胜地。凡是远方的游客到此一游,都想尝尝当地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东山羊。如果说,东山岭的高峰异石像挺拔英俊的小伙子被人赞颂,那么,东山岭上的东山羊就像娴静的少女使人暗暗留恋。东山岭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明史张通写过一首兴味甚浓的赞颂诗句...
[阅读全文]
2016-08-26 08:30:50
张镭:闲散的生活
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一般被解读为:人即使到了临近死亡的时候,也可以脱离旧的生活环境而开始寻找新的更加符合道德原则的生活。我接受这种解读。不过,如果更进一步地去解读托尔斯泰的话,不难发现,直至他出走,直至他死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他都不曾解开他内心的困惑和迷惘;而这种...
[阅读全文]
2016-08-26 08:28:52
晃大解:一座其实质朴的城市
我出生在上海金山,在上海市区人眼里,或许金山是个不主流的郊区,但在其他地区的人看来我是个“上海人”。说实话,上海人的排外思想很重。因为无论在上海的哪个地方,你总能够听见一些来自本地人的激烈言语。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上海人名的自身保护感或者领地意识的强烈。当夜幕降临...
[阅读全文]
2016-08-25 11:55:38
周步:风流古凉州
</h1>凉州的历史太遥远了,遥远的如同中国的历史的手抄本。凉州在秦汉之初,就是一个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那时候的凉州不叫凉州,也不叫武威,叫姑臧(或盖藏)。“姑臧”是匈奴族语言。姑臧城由匈奴人所筑。据说姑臧城有头有尾,有翅膀,如鸟形,也如龙形...
[阅读全文]
2016-08-25 11:52:34
陈荣力:替父亲去看看那块土地
那是一块绿色的土地,方圆几百里山脉,峰岩竞秀、冈峦叠翠,松涛凝成披岭掩谷的黛霞,竹海荡起连天蔽日的绿云。那是一块蓝色的土地,二十余平方公里的湖面碧水如洗、烟波氤氲,千百溪涧琤琮弹唱,数十潭瀑飞歌激昂。那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杜鹃花点燃春天的山坡,三角枫醉酡秋日的...
[阅读全文]
2016-08-24 08:27:21
徐如云:山花烂漫的村庄
当苍茫单调的寒冬渐渐远遁,又漫步沂河岸边,绿意千重,姹紫嫣红,已是芳菲四月。诗人余亚飞有诗云: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花卉隐奇葩。滨河路边的草丛里栽植的兰花随处可见,淡淡的绿叶丛中,一朵朵紫色的兰花清馨淡雅、楚楚动人,每朵兰花有九个...
[阅读全文]
2016-08-24 08:25:06
张传秀:指尖的孤独
凌晨鸡鸣,在白质思维模式下,我翘起指尖数月牙痕,掐算我的健康长寿。粉亮指甲略略披挂细密皱纹,饱饿不定的苍茫日月已让肠胃沧桑颓废了,眼见指尖衰老的征兆,堪忧至极。前几日新买紫檀108佛珠,打开椟所看到白净柔软崭新的随赠手套倏地让我震颤而后长时间开始疼爱我的指尖。数...
[阅读全文]
2016-08-23 12:22:12
朱振邦:书店的灯光
书店的灯光是宁静、安详、温馨的。读了美国作家刘易斯·布兹比的《书店的灯光》,我的心情也是格外宁静、安详和温馨。虽说我也算个书痴,是“书店迷”,但和这位在书店工作十七年的书痴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刘易斯·布兹比对书店的认识和见解,让我佩服。“我的开门第一件事就...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