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6-07-13 02:03:52 刘大先:班佑河畔的沉思
      很早以前就读过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和《金色鱼钩》,前者写的是红军长征经过大草地时,暴雨如注,一个生命垂危的无名战士把精心保存在怀里的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后者写老炊事班长接受组织交付的任务,照顾3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阅读全文]
    2016-07-12 11:47:40 钟红英:凤凰谣
    前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得以踏上了去往广东潮州凤凰山取土祭祖的行程。在这座粤东高峰上,有传说中畲族始祖忠勇王的坟茔,有巍峨雄伟的畲家总祠,还有一代代畲族先人在山上烧山种畲的种种遗迹……因此,它成为畲家后人心中的一处圣地。我带着朝圣的心情走上凤凰山,在烟雨朦...   [阅读全文]
    2016-07-12 11:45:43 彭愫英:生命如同溪流
    一一匹又一匹马从山谷转弯处相继冒出头来,马铃铛声渐响渐近,从永安桥过期井河,马锅头们(马帮的首领)有的牵着马走,有的骑在马背上。目送马帮渐行渐远,铃铛声久久徘徊,心思如杜鹃花开满山谷。期井河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河畔捣衣声声,一位老阿妈坐在河边洗衣。不远处,期井...   [阅读全文]
    2016-07-11 11:53:46 回顾与眷恋 观照与反思
    湖南作家周伟是新乡村散文作家群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作家,从他的《乡村女人的风景》《乡间词韵》《乡村书》等著作可以充分看出。一个成熟的作家的写作离不开他成长的土壤。周伟散文洋溢着一种浓厚的乡土散文气息。这源自于作者骨子里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斯基在《...   [阅读全文]
    2016-07-08 10:39:33 潘加亮:半个梨子
    寂静的夜空,挂着那半轮透明的月亮,一丝丝漂泊不定的云,正从月儿的身边檫过,留下断断续续的回忆。每当我散布于夜色之下,遥望那雪白的半轮月亮,便会勾起往日的记忆。那时,我们还小,家境都很贫寒,爸爸、妈妈、姐姐拼命干活,供我们兄弟和妹妹上学。晚秋,正是大忙的日子,爸...   [阅读全文]
    2016-07-08 10:35:56 吴昕孺:在人群中独来独往
    多年前,读谢宗玉写他老家“瑶村”的散文,惊讶于他书写中国乡村那特有的笔调:在万物葳蕤繁茂的地方,他看到死亡的阴影;在腐朽霉烂、不为人知的角落,他窥探美艳的生长;在田野、滩涂和山林里,他能进入每一样事物的灵魂……在我认识的作家中,谢宗玉是最具忧郁气质的一位。我始...   [阅读全文]
    2016-07-07 11:02:01 来银玲:在日暮里散步
    我喜欢在日暮里散步,因为此时是日与夜交替的时刻,日的金丝帐尚未褪去,夜的黑纱帐还未拉开。暗灰色的天空仿佛智者的发须,奠基天地持重而老道的主旋律,给我一种特别适合思想的空间。沿着研究生院的围墙,走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小径上,躲过坑坑洼洼的卵石,踩着整齐相间的平砖,...   [阅读全文]
    2016-07-07 11:00:40 马涌:阅读是最长情的纪念
    2016年5月25日,是杨绛先生辞世的日子。到今天,将满一个月。杨绛先生的逝世令公众一时为之震动。同时,和大多数热点事件一样,在网络上也颇是引起了一些“口水仗”,譬如网上流传的名言语录的真伪,譬如未读过杨绛作品是否“有权”悼念,譬如今天称杨绛为“先生”是否恰当,甚至...   [阅读全文]
    2016-07-07 10:57:22 刘成章:校园文学是培养未来作家的摇篮——读澄城中学《古徵文学》
    文学是塑造民族心灵的艺术,校园文学自然是塑造青少年心灵的艺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发达与否,自然鉴证着这个民族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活跃的程度,而校园文学的发达与否,同样鉴证着校园青少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活跃的程度。地处陕西渭北高原的澄城中学高举校园文学的大旗,截至目...   [阅读全文]
    2016-07-06 09:20:18 林徽因:书页中一处美的剪影
      因为喜欢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优美的诗歌,前些年,曾经根据林徽因的个人照片综合画过一幅水墨画《人间四月》,构图以白上衣,黑裙子,置身于诗意四月的桃花边的补景。但是,因为林徽因复杂而诗意唯美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与三个著名男人之间“惊天动地”...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