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07-22 10:46:17
王国平:在伊春读云
客居伊春五日,让这里的云给拿住了。按说,云是无疆域的,不涉及行政规划的条块分割,但是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感觉一个地方的云彩,还是要烙上水土风情的胎记。初到伊春是正午,云一窝一窝地悬着,眼前、头顶、身后,都是它们的领地,不由分说将你严实地包围,霸气侧漏。吃罢午餐...
[阅读全文]
2016-07-20 08:30:30
张承祥:在村庄的边缘
一最初的村庄,与泥土有关,与庄稼有关,与蛙鸣有关。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场大雪过后的村庄,就成了他们童年不折不扣的乐园。雪地上,有各种鸟兽的爪印,唯美而绝伦。树杈间有鸟们的窃窃私语。在村庄的边缘,一群机警的麻雀总是飞不远,间或三五成群,飞临到农舍的房顶上,或者寻着...
[阅读全文]
2016-07-19 08:49:23
王继伟:大柳树
儿时,记得村口有几棵大柳树,每棵都很粗,得几人合抱,柳树下有口砖井,井上有架水车。大柳树一年四季都是我们的乐园。春天攀折新绿的柳枝,使劲拧呀拧,把嫩绿色的皮和里边包裹的枝分离出来,做成柳笛;夏天爬上柳树,把枝变成帽圈,戴在头上,玩解放军捉坏蛋的游戏;秋天在树下...
[阅读全文]
2016-07-18 10:48:24
姜虎成:在庸常的日子里寻找那一片时光
人生也许会有很多不幸,但是,真正的不幸的是不敢表白自己的心事。坦率和真诚并不是过错,尽管它有些幼稚和无知,但是,它却离天真最近。天真不是幼稚和无知,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纯粹。在我们成人成长的发展历史中,最容易把最纯粹的东西遗忘,或者是抛掉。我们常常会把一些世故的...
[阅读全文]
2016-07-18 10:46:04
张鸿涛:母亲的土炕
童年,常到我家拉闲话右邻家的七娘,指着我的小脑袋,对我母亲开着玩笑:“这娃是从戏河里捞上来的。”母亲紧紧地抓住我的小手疼爱地说:“不是的,我娃是在这土炕上降生的。”懵懂的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母亲的娘家是河南南阳人。1926年春,父亲在杨虎城部队中当了一名文职人...
[阅读全文]
2016-07-15 09:57:11
陈仓:善是一味药
“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听老和尚讲故事。讲的是啥呢?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在听老和尚……”这个一直轮回下去的故事,哪怕反复一百遍,都是津津有味的。听着讲着,讲着听着,有时候我们会会心一笑,不知道彼此在笑什么。这部小说的题目自然由此得来。夏天在写这...
[阅读全文]
2016-07-15 09:51:32
张万美:黛玉的悔
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香消玉殒之后,留下肉体的躯壳,任由雪雁和紫鹃守着哭得天昏地暗,肝肠欲断,芳魂却轻飘飘飞到阴司殿,见端坐在宝座上的阎罗王,以及分坐两边的牛头马面、判官小鬼。黛玉由怨生怒,欲讨个说法,厉声诘问道:“小女子林黛玉抗议阎王对我不公平,既然安排我和宝哥哥...
[阅读全文]
2016-07-14 07:51:15
白草原:隔一朵桃花的距离
想一条山路。寂静的。或有鸟语。或有花香。真的可以去山里看桃花。这是二月。记起大林寺的桃花,那是在浔阳。浔阳的四月,大林寺的桃花,一片烂漫。只记得一大群人,很远的路。专程去看桃花,回来时,却不记得了桃花的样子。这是追寻着白居易的那首《大林寺桃花》而去的。“人间四...
[阅读全文]
2016-07-14 07:49:59
景丙成:村口,那棵古老的流苏树
车出苗山镇,又转过一段弯弯的山路,从常庄街里往南一拐,就到了南峪村。说是村走近却看不到村的影子,映现在眼前的只是一片郁郁葱葱柏树林和柏树下那群若隐若现的石羊,还有村口纪念馆前那棵古老的流苏树,就像两块丰碑屹立在村口。这次去南峪村是单位组织的一次党员教育活动,主...
[阅读全文]
2016-07-13 02:10:51
郑烈煌:跟娘诀别的那些日子
没有想到娘会死,更是不想的娘,竟在正月初四的春头上骤然而逝。除夕那天早晨,细小的雪花纷扬着。我和妻子随内弟赶到岳母家,陪老岳母吃个团圆饭。出发前,来到娘的卧室,招呼说:我和娥儿(娘对妻子的昵称)到岭上去吃个年饭就回来,中午或者晚上我们再办年饭好不?外面在下雪,好...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