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12-08 08:28:22
邢庆杰:晋中杂记
走进晋中,就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走进了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5天的时间,依次参观了榆次老城的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介休的绵山及张壁古堡、灵石王家大院等等。初时,我惊诧于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厚重的晋商文化,经典的庭院设计……不过,一趟走下来,最震撼...
[阅读全文]
2016-12-07 11:10:26
贺小晴:她静出了一种声音
看见尼玛潘多的第一眼,你肯定不会与她搭讪。不是因为她沉默,而是因为她的沉默传给你一种信息,她是不需要跟你说话的,你若开口,要么打扰了她,要么很可能自讨没趣。后来开会相互介绍,她说:我叫尼玛潘多,来自西藏。大家可以叫我潘多。除却必要的信息,没有多出一个标点。我便...
[阅读全文]
2016-12-06 08:59:28
乔显德:跟贾平凹学散文
我曾读过贾平凹先生的《矮纸斜行闲作草》,题目来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书中清新的目录首先就拴住了眼球,引人入胜,如:“使短篇小说短起来”、“散文就是散文”、“黄土论语”、“我的诗书画”、“在西京饭店读画”、“读吴三大书品”、“读张爱玲”...
[阅读全文]
2016-12-06 08:53:05
马亿:世界上的相遇
故事的起点是1993年10月18日,截止那天晚上,作为人的我已存活在这个世界1年零11天余几个小时,一切都平淡无奇,我躺在鄂东小城一个叫石佛山村的一居室小土砖屋里,也许正嘬着手指头沉沉睡去。肯定是在深夜,千里之隔的羊城广州,一位从北方漂泊过来的25岁年轻人翻身起床,家中亲...
[阅读全文]
2016-12-05 12:06:40
黄宏宣:公交车上读书乐
贾平凹先生是我敬重的一位大作家,他喜欢躺在床上读书,我也是,但我还喜欢在公交或者地铁里读书。每天上下班,我至少有二、三个小时是在公交车上度过的。堵车、红灯早已司空见惯,在别人心急火燎之时,我却总能悠闲自得地掏出随身携带的《读者》、《杂文选刊》、《青年文摘》、《...
[阅读全文]
2016-12-05 12:04:45
万祖波:在竹园里,品竹
因道路施工原因,近来上班的时候我也只能绕些路走。于是在沿途西侧约百米外的半山腰上,我发现了大片的竹园。这竹园远远望去,十分的葱郁浓密,气势壮观。尤其在这万物凋零,满山枯叶的情景之下,竹园更加成为一处别样之景。虽然年终时段的岗位工作异常繁忙,可这些日子里我确并没...
[阅读全文]
2016-12-05 12:02:46
卜献华:向植物们致敬
八楼的阳台一直空着,偶有一日,邻居过来找我说想在上面种些蔬菜,我们一起去市场找来几只泡沫箱子,拎着两只铁皮桶到工地上挖回泥土,又用小铁铲将泥土拍碎,可以种点什么了。邻居从外面买回小白菜、菊花心和香菜种子,又从家里找出几瓣大蒜,我俩忙碌了一整天,才把所有的籽粒都...
[阅读全文]
2016-12-02 10:03:34
戴高山:夜上南台
夜上南台,别是一番情趣。所以,在六月天里,夜上南台,你可以暂时忘记清源山的风土,可以暂时忘记泉州的人文,转而寻找清凉、寻找夜荫,寻找属于你个人的星光和月光。六点钟,当太阳的余晖还有些灼人,顺着那条两车道的柏油马路,我们盘山而上。一路蝉声不断,鸟声不断,山风吁吁...
[阅读全文]
2016-12-01 12:26:50
罗贤慧:一片红叶
秋。难得的艳阳天。一个人,一本书,在公园的长椅上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阳光像刚孵出蛋壳的小鸡身上的绒毛,柔软而又温暖,我甚至不用睁开眼睛也能感受到那种嫩嫩的甜甜的金黄的颜色来。风轻轻的,偶尔微微地撩动一下我的耳发。四周一片静谧,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如果是夏天,这里...
[阅读全文]
2016-11-30 08:47:57
孙树恒:记忆里的几个老物件
冬天的阳光是金子,是午后稍纵即逝的怀想。在这个午后,我打开惺忪的眼帘,小狗趴在我的腿上睡着了。我望着家里的摆设,在稀薄的阳光里,我依稀看到了一种久远的影像。当透过阳光剥离开尘土后,我还能轻易辨别出,那从时间的深邃里显现出的陈旧的气息。确切地说,它们有我的味道。...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胡福强:白马河的传说
王锋:油画新疆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路忠强:想劝陶渊明去做官...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名家艺术谈——王超:翰墨伴一生 · ...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胡福强:刻在骨子里的朴实...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魏敬尧:向光而落 向心而生...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