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05-03 08:08:14
陈忠实——我的文学精神领袖
陕西文坛的崛起始于1993年陕军东征那件事,那是一个很振奋人心的消息,不知那时是什么原因,文坛上发生的一些事情很快就能传到街头巷尾,大凡是文学界发生的事情很快都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兴趣。“读书热”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稍有知名度的新书发布,马上就能引起人们的围观。那时...
[阅读全文]
2016-05-01 10:24:29
美丽的黎家姑娘
海南岛,有一个黎村叫香蕉村。村前有口长长的鱼塘,两岸是一片香蕉园。每逢七月初七夜,美丽的黎家姑娘都穿上节日盛装,她们都会高高兴兴地来到香蕉园对歌。香蕉园从明代就是黎族姑娘对歌的好地方。当年,明朝著名学者邱公,曾有过这样的赞美诗句:“皇玉波心一微岛,春来花卉竞芳...
[阅读全文]
2016-04-29 10:23:50
李仙正:走读乌岩头
离开“为人民服务”的地标性符号,汽车从喧嚣的黄城出发,驶过西江大桥,途经石大人脚下,穿越猢狲岭隧道,进入环湖盘山公路,吻着弯曲乡村山道,一路向西进发。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走下了车,那是一个群山环抱的村落——乌岩头。我们终于进村了。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
[阅读全文]
2016-04-29 10:22:20
方建华:远方的父亲
父亲走了。父亲走的时候穿着一双破了的“解放”鞋,扶着跟人打工的犁把,跟在老牛的后面,走向遥远的西方。解放前,父亲南洋烟厂做工,因他为人老实,又写得一笔好小揩,因此,很得工友和老板的好评。公私合营时,他是工人选出管理工厂的代表之一。解放不久,黄陂老家的政府亲自到...
[阅读全文]
2016-04-28 09:48:47
唐玉蓉:自然呓语
大地始终不露声色倾斜着似在聆听远方,冰川,大山,高原;依撑着在凝视大海,平原,丘陵。 大地如此辽阔,大地博大宽容。冰川的寒气逼人,大山的高耸入云,高原的气势磅礴,大海的豪迈奔腾,平原的悠然缓来,丘陵的叠彩纷出。大地得多大的气度气量才能容纳下。 大地始终...
[阅读全文]
2016-04-28 09:46:59
推荐----高海涛:天上的自行车
1一辆自行车临风而立。每天上班去单位,在南面的小街下车,总会看到一辆自行车停在一棵树旁。树是一棵老树,车是一辆旧车,锈迹斑斑,车座扭歪着,和树很搭配。是谁,在什么时候,把车放在这里的呢?不知道;是早晚有人骑来骑去,还是根本没谁骑它,就是个无主车,被地老天荒地遗...
[阅读全文]
2016-04-28 09:42:51
陈启文:面对黄河,惟有敬畏
每当一次写作进入尾声,无论短暂还是漫长,都有如释重负之感。然而,对黄河的书写,在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后,感觉却依然如我书写的这条大河一样复杂而沉重,似乎还远远没有写完,永远没有尽头。 在采写以中国七大江河水系为线索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时,我就萌生了一个...
[阅读全文]
2016-04-27 09:01:19
曾福刚:养花于心
春天里,百花开,走到哪,哪都是花——桃花、李花、梨花、油菜花、胡豆花、豌豆花、玉兰花、迎春花、攀枝花……一拨儿一拨儿次第开放,把个世界妆扮得像盛大的庆典现场(植物界的嫁娶盛事哩)。无论置身何处,被鲜花簇拥的感觉便让人觉得——生机勃勃、春意融融、喜气洋洋、幸福满...
[阅读全文]
2016-04-27 08:59:18
楚天舒:漂泊的诗圣
俗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在中国人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之举足轻重。就算受传统文化熏陶不深的我辈,大约也能体会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句话的掷地有声。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在充满幸福感地欣赏《望岳》、《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壮...
[阅读全文]
2016-04-26 12:41:36
黄宏宣:夜半时分忙手抄
妻爱看历史剧,在她的影响下,我俩又看了一遍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猛然间,觉得拍的真棒!其中,里面有这样一个章节,说的是福康安到处搜查手抄本“黄书”《红楼梦》、而纪晓岚想方设法护书的感人故事。看完后,久久不能入眠,因为“手抄本”,我不禁想起了我的从前。说起手...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