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6-07-07 11:02:01
来银玲:在日暮里散步
我喜欢在日暮里散步,因为此时是日与夜交替的时刻,日的金丝帐尚未褪去,夜的黑纱帐还未拉开。暗灰色的天空仿佛智者的发须,奠基天地持重而老道的主旋律,给我一种特别适合思想的空间。沿着研究生院的围墙,走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小径上,躲过坑坑洼洼的卵石,踩着整齐相间的平砖,...
[阅读全文]
2016-07-07 11:00:40
马涌:阅读是最长情的纪念
2016年5月25日,是杨绛先生辞世的日子。到今天,将满一个月。杨绛先生的逝世令公众一时为之震动。同时,和大多数热点事件一样,在网络上也颇是引起了一些“口水仗”,譬如网上流传的名言语录的真伪,譬如未读过杨绛作品是否“有权”悼念,譬如今天称杨绛为“先生”是否恰当,甚至...
[阅读全文]
2016-07-07 10:57:22
刘成章:校园文学是培养未来作家的摇篮——读澄城中学《古徵文学》
文学是塑造民族心灵的艺术,校园文学自然是塑造青少年心灵的艺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发达与否,自然鉴证着这个民族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活跃的程度,而校园文学的发达与否,同样鉴证着校园青少年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活跃的程度。地处陕西渭北高原的澄城中学高举校园文学的大旗,截至目...
[阅读全文]
2016-07-06 09:20:18
林徽因:书页中一处美的剪影
因为喜欢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优美的诗歌,前些年,曾经根据林徽因的个人照片综合画过一幅水墨画《人间四月》,构图以白上衣,黑裙子,置身于诗意四月的桃花边的补景。但是,因为林徽因复杂而诗意唯美的人生经历以及她与三个著名男人之间“惊天动地”...
[阅读全文]
2016-07-06 09:14:12
乔显德:难以忘怀的打麦场
你说怪不怪?刚过了麦收季节,我又想起了在我思维深处尘封多年的打麦场,那是雕刻在我心中的打麦场,那是留下我多少脚印和汗水的打麦场,那是给我带来几多收获和喜悦的打麦场。 打麦场就在我老家的后面,大约离我家有几十米远吧,在一排饲养屋的前面,在一片柿树林的旁边,...
[阅读全文]
2016-07-05 04:00:05
乔叶:在千岛湖,做一棵树
年龄越大,我越喜欢旅行。在旅行中会越来越惊奇地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念头,这些念头是日常生活中绝不会有的。比如生为呼伦贝尔的小草会怎样,在东海里成为一条鱼又如何…… 来到了千岛湖之后,一种念头便油然而生:想在这里,做一棵树。 或者,就做一棵山...
[阅读全文]
2016-07-05 03:56:06
万祖波:今夜响起蛙鸣声
按农事二十四节气的算法,虽没到一年中最三伏炎热的时候,但这夏至已过的夏夜,还是气温很高,让人有些难熬。躺在竹席之上的我尽管动也不动,可瞬间的功夫,全身的汗就流了下来。虽然开着窗户和风扇,可哪还有一丝风凉?真可谓:仲夏苦夜短,暑热断人肠啊!我随即着轻装短袖,漫无...
[阅读全文]
2016-07-04 04:32:51
元夫:跪着走向羊角花
“四川作家写四川”采风小分队进入理县,并参加理县的首届羊角花节。我在电话里居然把“羊角花”听成了“洋槐花”(后来才知道是主观意识在为耳朵辩解)。对洋槐花有些许印象但不熟悉,因为在我的周遭并不常见,为了心中有数,还煞有介事地在百度输入“洋槐花”查阅一番,果然有许多...
[阅读全文]
2016-07-04 04:31:39
陈丹玲:像树木一样生长和老去
罗运仙,197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赶着公社的28头猪攀上高石坎林场,开始了长达40年的巡山。至今,88岁的老人仍然生活在山上,以微弱的体力守护着山林,守护着一份融入生命的责任……在高石坎林场,罗运仙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棵树。不是杉树,不是枫树,也不是松树。时间...
[阅读全文]
2016-07-01 10:40:58
翟传海:长在心头的皂角树
光阴如梭,岁月如歌。弹指之间,就要步入“知天命”之年了。近五十年间,心头一直有棵树——一棵高大的皂角树。先前,我的老家有百十户、近千口人、上万头(只)牲畜。村子里有水井、磨房、牛屋,还有数也数不清的桃、梨、杏、柿、杨、柳、槐、榆等高矮不一的树,其间就有一棵皂角...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