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陈奕纯: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五台山的白杨
    • 作者:陈奕纯 更新时间:2017-04-05 09:20:42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3432

    画家是为万里江山而生的,因为画家知道,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

    可江山如此之大,河海山川何其多,大美在哪里?美在外表,但更在内质。一眼之间的美,或可容易发现,但凡是大美,内在的深邃的东西,如电波,如密码,无形地隐藏在物事的深处,只有心音相近相吸,才能够深谙其神韵,这样的美,往往是第二眼、第三眼的美,若是寻找到了,便会念念不忘。

    在我的心中,五台山,便是这样的地方。

    多年来,我一次次地登临,一次次地拜望,看山寺桃花始盛开,看香火袅袅,的确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享受。但最吸引我的是山上的白塔,静穆的气氛,尤其是清晨太阳从山头刚出来的时候,阳光四射,多姿多彩。山顶白雪皑皑,山头白云悠悠,山上白杨簇簇。

    近几年我更是频繁上山——我对五台山的白杨树情有所钟。

    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有16棵高高的白杨,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记不清多少次去拍照、去描绘,只盼年年拍照、年年画,常画常新。

    这16棵白杨树的根部紧紧地生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高高的香炉,更像盛开的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圣洁美丽。

    东山头上白云袅袅,行云流水,这16棵白杨绵绵散发出的芳香在空中弥漫。

    大自然的美,人类无法干预。当初,大概是北方的速生杨成材快用途广,容易早早见效,所以政府提倡,老百姓乐而为之,广为种植。可白杨树不管那么多,它只管扎根于一方土,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于是,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会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成为一道道景观和屏障。

    但是最美的白杨树,不在豫中平原,也不在黄土高原,不在西部边陲,不在江南,也不在东北——最美的白杨树,应在山西省五台县的五台山上。

    五台山的白杨树,独树一帜。春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的是闪着油光、润含春雨的叶子,树杈里如筛子般透着光。夏日的白杨树碧翠葳蕤,摇啊摇,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爽。深秋的白杨树,没有干裂秋风的萧瑟,而是像满山洒满了金子,铺天盖地。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金色的纯净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道道山谷,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翘首相送,目送你的车倏然飞驰过去。脚下的金子哗哗随风飘舞,或者厚厚地铺在地上。空中飞舞如蝴蝶般的叶子,像一路歌声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我为五台山的白杨树深深地陶醉。一座白塔,亿万片金色的叶子,把五台山装点得神圣无比,仿佛你来了就是好运吉兆,你离开时就是走向锦绣前程。

    如果你不亲临其境,何以能见到如此的繁华与铺张;如果你不亲临其地,静观其盛,怎知世道人心佛性,一体相融,一脉相承。

    沧桑正道,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打捞起自身的灵性,我发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发现。过往,我们物质和精神的铺张,是把有限的资源浪费殆尽,大自然的铺张是施与众生。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我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就会消融,我看世界的眼光视角就会不一样。

    我仰望着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的睡莲,一瓣一瓣绽放,芬芳的心香在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

    忽然之间,我心生一种激情,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眼前的大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是这样的激情,点燃了我寻找的欲念。是的,大自然,天地人心,有多少的大美,它就在那里,心,打开了,才能够得见。此刻,在五台山这样的高天静地,素净抚平灵魂,我的身心是张开的,我在这里,一切入目的都有了别样的大美……

    我一个人,顺着一条峡谷,往远处行走。一条清静的河,轻轻地吟唱,河里硕大的石头,白色的、灰色的、青色的,卧在那里,它们如吟者,端坐在那里倾听天籁之音;它们如钓者,静候在那里,托腮凝思,被水洗刷得那么的细腻圆润,纹理丝丝可见,那是一层层的年轮。我的手抚摸着那石头,玉一般的清凉。哦,我是在这里抚摸着时光的沧桑。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我奔向高高的大台。山巅之上,草木稀疏,这里全然没有了山下的景象。山下游人如织,这里是清冷的,一条白亮的路,如手势,如隐语,如画,如诗,指向山巅之上的大台。像我一样,一个人、两个人,或三四个人,走在路上,没有喧哗,没有了言语,人们都在悄无声息地走,默默地走。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

    一个人,一袭明黄的长袍,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他的肢体,妥帖地匍匐在大地,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手中端着相机,竟忘了把镜头对向他,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子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是静默地看他,大声喘息似乎都怕惊扰了什么,举手投足都怕亵渎了什么。

    这蜿蜒在高山之巅的路,它通向大朝台,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是走在朝拜的路上。其实世上无论多么高远的殿,无论多么威武的神,都是一种象征,都是为了制造一种氛围——人需要一种氛围,摒却尘嚣,让自己的心沉淀,寻找到自己。其实神灵在心。人的朝拜,无不是拜望自己的内心,无不是看看自己,人是多么需要看看自己!

    人在寻找、在探询自己的时刻,就是向静、向善、向美朝拜的时刻。这样的时刻,身外的物事是美的,自身是美的。这个时候,你才更清楚,你仰望什么你崇拜什么。

    五台山,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接纳一切;打开,才能够让人张眼看天地大美,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

    慢下来,才让我们看看世界;静下来,才能够看看内心,只有在这个时候,被层层浮尘蒙蔽的心灵,化作破茧而出的彩蝶,在天地间翩然飞舞。我在这里,是这里的宁静让我观望内心,心魂打开的时刻,我看到了一切的美。只有在这里,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我画画,其实是在画我自己。我看到了自己,我才能够看到一切的美,比如五台山的白塔、白杨、大台、河谷……

    因而,我才看到那16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湾的白杨;

    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它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

    在这里,望着白杨,我就想到民间的俗语: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

    我也由此想到,尼采说:“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由此,我不能不想到画布上的美,那是要靠人心的宁静、宏绰,人有超拔的、轻灵的神思,美才能够铺展,气韵在那儿,才能够赋予色彩魂魄。

    是的,人,只有心向下,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一个艺术家,只有心向下,才能够有飞扬的艺术。

    而在红尘的攀援中,为着名与利、欲与望,身与心一起浮躁地升腾,只有在这里,才有这样的感叹:我们忙忙碌碌的日子,挤压的是我们的神经,最对不起的是我们的生命。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艺术就有一次升华。

    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

    我一次次上山,很难说,我是来看景观、看树木,还是来看什么。

    这样的拜望,会让我犹如重生一样,总有新的境界让我仰望;这样的拜望,会燃烧我的激情,让我写下去,画下去。只要我写下去,画下去,我就不断需要这样的激活,我就会一次次重走五台山。

    所以,我别离,我不招手,不回头,我掉转身,离去。

    因为,我知道,我还会来,来看五台山的白杨,看白杨俯瞰着的一切……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