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9-04-12 12:16:22
陶应芬:父亲的马垛子
我家老房子的一个空房间里,还放着30年前父亲用的一副老旧、破烂的马垛子。马垛子是外公用竹林里最好的青竹篾编的,父亲一直舍不得扔掉。1988年,我出生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岗乌镇上的一个小村庄里,用父亲以墨水瓶改造的煤油灯照明,生火做饭全靠煤。我出生后,家里经济负担增...
[阅读全文]
2019-04-11 08:46:50
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盏灯,而香味就是他的光
所有的植物都是一盏灯,而香味就是他的光。——雨果树啊树,亲爱的树,让我看看你的小嫩芽!春天来时,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模样。树木在发芽,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嫩芽都是长在树枝的顶端,长在树的最外边。远远的望去,一棵树就象被一片嫩绿色的薄薄的烟雾覆盖着。因为...
[阅读全文]
2019-04-11 08:44:39
陈艳敏:一片心安之地
紫竹院是我爱的园子。十年的缱绻,风霜雨雪,四季轮回,草木荣枯,已使我对这个园子熟悉无比,并于熟悉中滋生了一份独特的情感。这不只是一个园子。正如史铁生的地坛不仅仅是地坛。生命已经由此牵连出了太多的情怀与情愫、感喟与感叹。漫步于此,融入其间,与自然万物作着能量、信...
[阅读全文]
2019-04-09 08:41:27
金小林:父母在
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举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裹挟着阵...
[阅读全文]
2019-04-08 08:44:19
叶浅韵:鲁迅先生的温柔
近距离地与先生对视,已经10天了。这是先生留于人世的能量场,我有幸被吸纳。一出房间门,我就看见先生的像,悬于空中的先生有些虚幻。在这个以先生名字命名的文学院里,被各种大师拓宽的维度与自我的渺小像一对经典的矛盾。对立统一,又不断向前发展。先生的目光里,有威严和神圣...
[阅读全文]
2019-04-04 09:44:46
李洱:熟悉的陌生人
艾柯的一个比喻是我喜欢的:文学是个野餐会,作者带去符号,读者带去意义。作者从隧道中爬出的那一刻,他要捂住双眼,以免被阳光刺瞎。他从黑暗中伸出手,渴望那些智慧读者牵着他,把他带到野餐会。从这里或许可以看出文学的巨大变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看到这一描述,是否...
[阅读全文]
2019-04-02 08:23:44
编辑推荐:园有桃夭
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还没来得及看李花,李花就谢了,还没来得及再看一次野地里的猫眼睛,猫眼睛就已经褪去了青涩轻柔。车前草开始抽穗,蒲公英高举着小绒球,生命的脚步正在穿越春天的栈道,越走越远,还来不及在这个约定的季节彼此对坐寒暄,便匆匆转身。仿佛枕上翻个身,一梦...
[阅读全文]
2019-04-02 08:15:19
念人:父亲一条扁担精神
清明节到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座落在上园的坟地,鞭炮声声,人潮如涌。人们脸上带着一份对亲人的悼念之情,正在一铲一铲地给已逝去的亲人坟墓上添土赐福。一早,我们一家九口人,有人拿着锄头,有人拿着铁铲,有人拿着竹筐等工具,一起来到爸爸妈妈坟墓前,大家怀着十分怀念的...
[阅读全文]
2019-04-02 08:13:41
黄宏宣:重温春晚的感动
说起春晚,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对她都是情有独钟,念念不舍。去年,家里买了一台大彩电,还装了数字电视,感觉真好!因为可以回播,我和妻决定一起再看春晚——花了半年的时间,我们把所有的春晚又重新欣赏了一遍!看完后,我和爱人也对历届春晚来了一个公平的、综合的评比...
[阅读全文]
2019-04-01 07:52:42
吴昌勇:大地有耳
乡下的老人认为,天地之间有一副好大的石磨,上扇是天,下扇是地,风推着磨转,把云朵磨成雨滴,把星辰磨成闪电,把山川河流磨得雷声轰鸣。雷声是迎接雨水的礼炮,抑或是草木禾苗进入节气的闹铃。城里人听见雷声,第一反应是关闭门窗。乡下人则不然,雷声起,躲在屋檐下仰起脸迎雨...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胡福强:白马河的传说
王锋:油画新疆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路忠强:想劝陶渊明去做官...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胡福强:刻在骨子里的朴实...
名家艺术谈——王超:翰墨伴一生 · ...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魏敬尧:向光而落 向心而生...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