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06-19 08:36:44 睿思:盛夏梧桐
    梧桐,在中国诗歌里是一个优美的意象。古代诗人在反复写作过程中,使之逐渐具有了象征高洁、希望、爱情、凄苦、悲伤等丰富的文化意蕴。不过,我眼前的这一树树梧桐,虽然春生秋落,夏长冬藏,可是在一年又一年的循环往复中,却也并没有让人们产生多少感动。那是在一个盛夏的上午,...   [阅读全文]
    2018-06-19 08:32:16 念人:沸腾的小溪
    五月初五到了,我又要尝到故乡的粽子了,又要到故乡的小溪边划龙船,说起来,心里感到多么高兴啊!清早,孩子们手里拿着鸡蛋,脖子上挂着粽子,蹦蹦跳跳地去溪边洗“龙水”,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小伙子拿着木桨,高高兴兴地来到小溪边划龙船。是的,乡亲们年年都要裹粽子,年年都...   [阅读全文]
    2018-06-19 08:29:04 张铁荣:故人情
    我曾经预想将本文写成一篇比较有吸引力的文章,然而却始终不能。因为作者的文字实在是太令人折服了,能够将评论文章写成抒情散文的真的是为数不多,我想望其项背甚至有所超越,岂不是自讨苦吃、难上加难。周静华老师的新书《道不尽的白马河——段家军小说、散文论》出版之际,要求...   [阅读全文]
    2018-06-18 12:54:23 念人:父亲的老屋
    人长大后,远离了故乡,总会产生起一种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特别是对小时候居住过的那间老屋,至今,仍是那片牵挂不断的柔柔之情。在脑海里,爸爸妈妈在乡下住的是一间十分简陋的小瓦屋。内面光线阴暗,屋内堆放着各种杂物,显得杂乱无章,稍没有人行走,那老鼠就会从屋洞里钻出来,...   [阅读全文]
    2018-06-15 11:00:50 段春娟:包粽子
    每逢端午节,看到周围不少人自己动手包粽子,也心动,想自己做,又苦于无从下手。先是同事口头传授了一下,并拿叶子做了示范。于是很自信,以为学会了。买来糯米、粽叶、大枣、红豆等诸般,夜里提前泡好米,洗好粽叶,第二天上午着手包。呵呵,粽叶实在是不听话,总是拿捏不好,任...   [阅读全文]
    2018-06-15 10:58:19 潘江涛:艾香如故
    年少好奇,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青明粿必须用艾草?吃了青团,会不会拉肚子?一家住三楼,每天上下班经过二楼,总能见着去年别在门把上,已经蔫得不能再蔫的艾草,心里便嘀咕:“再不取下,新的端午都要来了。”要是老家,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人懒,就是房屋久不住人,没了烟火味,简...   [阅读全文]
    2018-06-14 09:53:09 红孩:久违的麦香
    六月三日早起,窗外阴天,正在犹豫是否出门遛弯儿,手机响了,远在西安的女作家王洁打来电话说,他们电影《风吹吧麦浪》剧组正在户县的麦田里选景,准备补拍一些麦浪的镜头。我说,如果有可能你最好亲自用镰刀割上几片,然后替我尝尝今年的麦香,我已经有十几年没有闻到了。王洁是...   [阅读全文]
    2018-06-14 09:51:06 推荐:乔叶——和杜甫一起看山
    近些年,没少去巩义。每次去巩义,都是因为杜甫。如今诗歌之事似乎日渐繁盛,巩义作为诗圣杜甫的故里,与文学相关的活动也就越做越多,于是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我都有机会到杜甫的诞生窑前行一下注目礼,而那时节,那座小院子里的枣树正好开始挂果,一颗颗结实的枣子被阳光照耀着,...   [阅读全文]
    2018-06-14 09:46:54 王小洲:最后的麦客
    又到了一年麦黄的时节。熟麦的日子,日头硬硬的,风热烘烘的,空气几乎有点焦味。麦黄一晌,蚕老一时。麦子一天一个模样。两天不到地里去,村前村后村左村右的麦子脱下了绿装,已经全部披上了“黄金甲”。村庄镶嵌在黄灿灿的世界里,泛着金光,仿佛走进了凡·高的画里。天地之间弥...   [阅读全文]
    2018-06-13 08:54:18 郭军平:哲思○静水流深
    静水流深,好美的意境。我的眼前仿佛现了一面宽阔的湖水,湖水清冽,莲荷摇曳,小舟泊岸。是啊,这是静止的世界,这是柔和的世界。红尘滚滚,热闹非凡,于是,世间便太多了喧嚣、纷杂、芜乱,仿佛惊涛骇浪,常常让人心绪不宁,坐卧不安。可是,眼前是静水流深的世界。一个足以让喧...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