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9-01-29 09:23:08 刘爱玲:那些年的年
    进入腊月,学生们放了寒假,不用每天早上去上学了。十点多太阳一出来,村巷里到处踢踢咚咚跑的都是孩子。男孩子拿着木头手枪打巷战,女孩子三五一堆跳皮筋、跳大绳、抓羊骨拐、砸沙包、跳方格子,谁家大人叫了一声,游戏停下来,飞快地跑回去帮大人忙,又飞快地跑回来,喊着该谁了...   [阅读全文]
    2019-01-28 02:57:13 齐橙:记录一段恢弘的工业史
    写工业题材小说的念头,由来已久。也许是自幼生活在工厂里的缘故,我对于工业有着独特的痴迷。大学时候学的专业名叫国民经济计划学,据说是为各级计委定点培养干部的。我所就读的计划系本科生培养方案很有趣,一届按农业计划方向培养,一届按工业计划方向培养,我恰好落在工业计划...   [阅读全文]
    2019-01-25 08:51:22 梁孟伟:乡味乡愁
    童年时垂涎欲滴的小吃,离家后念念不忘的乡味。年岁渐长之后,舌尖味蕾时时泛起淡淡的乡愁……我的家乡,薄如蝉翼的春饼,晶莹溜滑的芋饺,银丝玉缕的榨面,状如灯笼的汤包,长似腰带的扯面;还有螺旋式的麦糕,满月般的六谷馃,电筒状的镬拉头,洁白圆润的晚米年糕,色如翡翠的艾...   [阅读全文]
    2019-01-25 08:49:10 冯杰:雪色与味道
    世界很小,状如朱颂瑜在瑞士精心考证的一枚名“榅桲”的水果。地球仪是圆的。2017年晚秋嵩山,我和朋友在少林寺听释永信主持关于编“高僧传系列”议题。说话间,有欧洲华人作家代表团要拜见释永信,诸人簇拥方丈,相随而出。我看到有一位大眼睛个子修长的女子,我径自向前,肯定地...   [阅读全文]
    2019-01-24 12:27:56 于坚:在金华谈艾青
    我是第一次来金华,但我知道金华伟大的火腿,我用了伟大一词。支持这种火腿的是土地,就是出生了艾青和大叶荷的土地。昨天我去了艾青故居,今天又看到了这里的窑片,这真是一个文化深厚的地方。艾青这样的诗人为什么不出现在别处而出现在金华,绝不是偶然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嘛...   [阅读全文]
    2019-01-23 11:42:03 卢仔润:散文
    冬霜,总是让人忘不了它的寒冷,除了寒冷,还是寒冷。但在我的老家,却见到一幅别样的风景。寒冬,下的是雪,冷的是冰是霜,冷若冰霜。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洁玉体,覆遮于水,把水裹的严严实实,护养防冻,让它洁美于世;霜冷为之,而现于冷,依附物面,白金白银装饰,银光灿烂...   [阅读全文]
    2019-01-22 08:35:02 梁鸿鹰:父亲零章断简
    人是世界的轴。那么有人会问:他的坏处,他的缺点呢?我们大家都饥渴于对人的爱,而人饿着的时候,即使是烤得坏的面包,吃起来也是香的。——高尔基《安东·契诃夫》,《文学写照》,巴金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15页老爸,我在回忆你,等于在回忆我自己,你移步换形,神...   [阅读全文]
    2019-01-21 10:15:08 王纪强:心坎上的故乡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土,无论走到哪里。对故土的思念是与日俱增的。这恰似余光中眼里的乡愁,苦涩中有甜蜜的成分。故国的春秋是诗意的,我的南王就是我一生的“国”。我的心目中已经不把这个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村落当作一个村庄了,它是我精神上的“国”。梧台南王村,是我童年的故...   [阅读全文]
    2019-01-17 10:02:23 许锋:禾雀花下
    幼时觉得,世上最不安分的便是麻雀了。冬天大雪纷飞时,麻雀竟会穿行觅食,颇有“风雪夜归人”的情致。清晨,雪一旦顿住,万籁俱寂,你听到的第一声响应是雀儿的叫。轻轻地掀开窗帘角儿,顺着门缝儿向院里窥视,三三两两的雀儿正焦急地觅着米粒儿。孩子们若有善心,定会悄悄偷一把...   [阅读全文]
    2019-01-16 09:30:30 宗利华:魅力之脸
    我长久地站在那一幅幅放大了的脸孔前。那是一张张老人的面孔。好一段时间,我感觉语言苍白无力。曾有幅油画也感动过我,我相信许多人也曾被它感动过。那幅画的名字叫做《父亲》,是画家罗中立的作品。有评论家曾给予其宏大的定位,称那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那张饱...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