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8-08-21 08:49:15 刘岩丽:桑葚熟了
    “佛山堡山上的桑葚熟了。”接受朋友的诚挚相邀,我们文学社的几个朋友前往那垂涎已久的桑林之地。我们这些远离土地的人,让我们自己上山寻找桑葚的影子,那简直是太难了。李大哥事先约好向导带我们进山。走在田间小路,和着清风,穿过田垄,一路畅谈。接近那一片山林,那一片结满...   [阅读全文]
    2018-08-20 07:05:47 罗张琴:藜蒿之味
    窗外,有雨。空气中充盈草木、泥土的芬芳。与同学在茶楼里小坐。鲁院一别,已两年有余,见面却无丝毫生分,心近如昨。亲近使人感怀、温暖,也使眼下这离家千里之外的陌生之地万般亲切起来。依凭一颗对文字的初心,我们同时收获了一份来自文学的回报,因一场颁奖礼得以在苏东坡的故...   [阅读全文]
    2018-08-17 11:16:26 胥雅月:寂寞的镰刀
    镰刀像个失宠的孩子,无声地躲在农具间暗自流泪,铁锈爬满了锋口,肆无忌惮,完全不理会镰刀的心思。不远处,丰收的稻田,笑声一片,隆隆的收割机的声音,给予黑暗中的镰刀一剂致命打击。不过,镰刀是有思想的农具,面对外界的喜庆,镰刀做起了怀旧的思想者。镰刀曾是农人最忠实的...   [阅读全文]
    2018-08-17 11:14:32 祝勇:安静地躲在文字背后
    一吴昌硕书画篆刻展在故宫文华殿开展,我的读者见面会也在此间举行,因此文华殿前竖起我的大幅照片,比吴昌硕的照片还大,这让我无比惭愧。我不再是轻狂年纪,不愿如此嚣张,尤其不愿在六百年的宫殿,在我景仰的前辈大师面前瞎得瑟。吴昌硕是真正的大师,是在社会变革的节点上把中...   [阅读全文]
    2018-08-16 12:16:15 安宁:人们在村庄里游荡
    光棍村里专管卖豆腐的是狗剩。狗剩是个光棍。冬天的早晨,我还赖在被窝里,抱着早已没有多少温度的“烫瓶”蜷缩着取暖,就听见狗剩尖尖地扯起嗓子叫卖的声音:卖豆腐——喽!他的嗓音,又沙哑,又粗糙,又尖锐,以至于我总觉得狗剩嗓子眼里,长了一块细细的肉,他一开口喊叫,就有...   [阅读全文]
    2018-08-16 12:11:24 曹蓉:你在星星下面等我
    夜凉如水,漫过一地相思,不是天阶。我一袭长裙,伫立杨柳岸边。皎皎河汉,又是七夕。仰望迢遥的星空,我心中升起清清浅浅的情怀。每当这时我总是不安,等待与牛郎相逢的织女是否似我,不知是喜是泣?今夜的天河,交给两颗历劫的星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似在诉说那古老的故事。...   [阅读全文]
    2018-08-15 01:43:27 李晓斌:小城故事
    雪是个裁缝,她是来莲花小城做个体户的萍乡人。一日,她来工商所登记,一看她的名字,我有些奇怪,居然还有人姓“雪”!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进小城。个体户刚刚兴起。那时,在街上租店面做生意的很少,而裁缝更是没有开店的,都是在家做。流动人口也很少。雪的...   [阅读全文]
    2018-08-14 11:24:25 马淑琴:吾师宗鄂
    人之一生,除了亲人的养育,最大的幸运,莫过于遇到一位好老师。师的恩泽既有初级的心智启迪,也有生命质量的升华与飞跃。自幼喜文,尤喜诗歌。但工作后却与文学无缘,整天泡在繁杂事务与机关公文的海洋,文学情愫虽时时萦绕,却总是慨叹不能兑现生命对于文学的承诺。天无绝人之路...   [阅读全文]
    2018-08-14 11:18:12 朱明东:岩石上的画
    那年秋天去大兴安岭的西戈,我第一次见到了岩画。西戈位于大兴安岭腹地,山高林密、石奇壁峭,呼玛河蜿蜒而过。顺着逼仄的山路艰难行走,待登上山顶,一道面南背北的石崖赫然矗立。正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崖壁上,斑驳中一幅幅暗红色线条组成的图画隐隐现现。其画可独立又成一体,有...   [阅读全文]
    2018-08-13 11:17:14 吴文君:房间和窗外
    </h2>水池中浮沉着许多花朵,像是刚刚离开枝头。我拿起一朵,又拿起一朵,转眼捧满两手。我知道梦里我又回过鲁院了。它总是这样,即使在梦里也这样曲折,化为木石,化为空旷,化为薄尘微覆,从不显露真正的面貌。其实我记得这么清楚,我们的院子,我们的鱼池,我们的文学家的雕像...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