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0-09-24 08:21:11 施战军:屈原式的彻痛
    <!--正文内容begin--></H1>  十部作品形成一大部长卷,有贯穿始终的整体性的意趣,每一部之间笔法又是那么不同,结构、叙述与人物设置的区别性又非常明显。翻过几本的时候已是非常惊讶,什么样的作家才会有这样杂而不乱的头脑,有这样可以从容吐纳的文心?以前张炜的作品我也陆...   [阅读全文]
    2010-09-17 08:04:50 饶曙光:如何有效实现文学与电影的“双赢”
    <!--正文内容begin--></H1>  对上世纪有关“文学性”与“电影性”争论的回顾  新时期之初“文学性”与“电影性”之争的公案,今天实在有必要加以重新梳理、审视和评价,因为争论对中国电影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1980年初,张骏祥在一次电影导演总结会议上就如何提高电影艺术...   [阅读全文]
    2010-09-11 06:43:03 李冠南:一位天才的文学历史家
    <!--正文内容begin-->  2006年9月魏斐德(FredericWakeman)的逝世,不仅使美国中国学界损失了一位声誉隆隆的中国史专家和学者,更丧失了为一种独一无二写作风格和研究类型奠基的先驱者。《讲述中国历史》由魏斐德遗孀担任主编,梁禾遴选出魏斐德生前14篇文章,以资与读者重温魏斐...   [阅读全文]
    2010-09-07 08:18:57 钱刚:一个女性写作者的书写方向
    </H1>长期以来,女性写作常常被认为是女权主义在被男性意识所强化的世俗社会中的积极发言和在男权意识下对女性意识获取集中指认的有效手段,所以女性写作也就被赋予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使命,自然地成为研究者深入女性心理认识、文化内蕴研究和被写作的对象之一,用来表达对女权...   [阅读全文]
    2010-09-04 02:02:56 李锦文:《楚辞》的部分诗篇
        《楚辞》是指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所创作的诗歌样式,它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是继《诗经》后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宋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楚辞》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它与《诗经》比...   [阅读全文]
    2010-09-02 01:36:09 肖涛:次生林写作
     1.网络新媒体的兴起,是写作者以部落化的生存与写作形式聚集的转捩点。也正凭借读写工具、发表渠道和交往方式的媒介变革,才使得当代作家身份发生了变异,文学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才有可能。次生林写作亦藉此愈加兴盛。  何谓次生林写作?寻常所谓的次生林(secondaryforest)...   [阅读全文]
    2010-08-30 09:02:18 郭新民:关于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
    <!--正文内容begin--></H1>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孔子也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靓丽奇葩,是最靠近心灵的文字,是自由心灵尽情尽性的表达,是生活感性触碰的火花,没有诗,人生将湮失光彩,生命也将失去思想...   [阅读全文]
    2010-08-29 01:07:55 朱先树:诗与时代的再思考
    <!--正文内容begin--></H1>  关于诗与时代的关系,这的确是一个老话题了,在许多人看来,“至今已觉不新鲜”。但老调必须重弹,目的是寻找其在今天应有什么新意。为促进当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对诗歌理论的研讨是不能不做的一件事情。  一  我始终认为,诗人和诗都是具体时代...   [阅读全文]
    2010-08-23 04:49:57 秦万里:关于小说 阅读漫记三题
      我喜欢读小说,后来成为一名职业读者,主要任务就是读小说,这真的是很幸运。成为职业的就与普通读者不同了,普通读者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仍。我不行,喜欢的要读,不喜欢的也要读,吃着一份俸禄呢。而且,优与劣,有的时候并不那么界限鲜明。于是就要花一些心思,久而久之,再...   [阅读全文]
    2010-08-21 02:00:38 江雪:后来者的命运及其自由诗学理想
      1    在我看来,文学意识形态的激情缺失,就是一种文学的浪漫主义缺失。司汤达说,浪漫主义是现代的和有趣的,古典主义是老旧的和乏味的。歌德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病,尼采反对歌德说浪漫主义是一种病的说法,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良方,是用来治愈疾病的。瑞典批评家西斯蒙...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