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 更新时间:2024-05-29 09:18:43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4329
    [导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网络文学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承担新的文化使命,提振精气神,创作类型日益丰富,创作质量持续提升,行业生态不断创新,海外传播稳步推进,作家队伍新人涌现,在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中成绩显著,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


    一、作品类型融合创新,网文新形态加速形成


    截至2023年底,CNNIC发布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作品总量超3000万部,年新增作品约200万部,增速趋缓,平台对创作质量重视程度提高。网络文学推介引导力度增强,类型进一步融合创新,现实、科幻、历史等题材成果丰硕,主流化、精品化进程加快。


    1. 精品创作已成业界共识。中国作协发布2023年网络文学选题指南,围绕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和科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美好生活等重点选题,扶持45部优秀作品,引导网络文学创作;举办“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改稿班,对20部现实题材作品组织集中改稿,作家现实题材创作能力有所提升;《向上》《陶三圆的春夏秋冬》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署继续实施“优秀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中宣部协调学习强国平台开展“2023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年展”活动,15部网络文学作品入选。


    2. 现实题材创作呈现类型融合特征。经过扶持引导,现实题材创作数量、质量均有较大提升,本年度新增现实题材作品约20万部,总量超过160万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更多网络作家向现实大地投注目光,发挥想象力优势,探索书写现实新路径。年度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多呈现“现实+”的融合性,类型更趋成熟。作者精品意识增强,呈现与传统文学融合的趋势。如《茫茫黑夜漫游》以夜间网约车司机的视角“景观式”速写都市人间百态;《沪上烟火》用上海方言展开上世纪80年代上海充满“人间烟火气”的世情长卷。部分作品聚焦专业性强的行业,呈现“现实+行业文”的特征,《国民法医》将现实题材、“系统”设定和行业文融合,工笔描摹法医的职业全貌。部分作品呈现“现实+言情”的特征,如《柳叶刀与野玫瑰》书写神经外科医生的科研与临床工作,将情感叙事细腻融入新时代女性科研人自强奋进的主线。部分作品在写法上融合多种叙事模型,如《特工易冷》将流行的“战神归来”叙事结构用于现实题材创作,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


    3. 科技科幻题材不断取得创新突破。中国作协实施“2023年度中国网络科幻文学创作扶持计划”,多网站开启科幻题材征文,网络作家纷纷转型科幻写作,将人工智能等元素融入创作,体现了网络作家对时代的热诚关切和对未来的深入思索。全年新增科幻题材作品约25万部,同比增长15%,现存科幻题材作品近200万部。《我们生活在南京》获“银河奖”“星云奖”;《隐秘死角》以近未来的科幻想象唱响人类的勇气赞歌,获34届“银河奖”最佳网络文学奖;《穿越微茫》《深海余烬》《深渊独行》等深入探讨未来人类在危机中延续文明之路。表现科技创新的作品日益增多,如《只手摘星斗》用硬核专业知识展现中国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大国蓝途》用详实细节书写我国水下机器人研发的筚路蓝缕。


    4. 历史、幻想等类型呈现多元素融合趋势。历史题材创作工笔还原朝代风貌,体现出正确的人民史观。《终宋》展现了南宋末年小人物在乱世的建功之途;《晚唐浮生》讲述烽火之中底层武官的挣扎与韧劲;《北宋穿越指南》以幽默老到的文笔与有根有据的细节展现北宋的世情风貌;《满堂华彩》重现盛唐之雄浑华美;《衣冠不南渡》以精彩的智斗复现三国的朝堂之争。幻想题材创作高度成熟,多与流行元素、思潮融合。《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以出色的群像设计和热血的家国情怀“出圈”;《天启预报》展开精彩繁复的奇幻设定,表达浪漫的理想主义内核;《天之下》以宏大缜密、层层推进的“大江湖”书写掀起武侠文复古浪潮;《道诡异仙》将东方修仙、神佛文化与克苏鲁内核相融合,形成独特的“中式克苏鲁”风格;《道士夜仗剑》融合意识流修仙与克苏鲁元素,《玄鉴仙族》书写独特的家族式修仙,《我本无意成仙》以松弛舒展的笔调呈现仙侠“公路文”,均对传统仙侠题材有所突破;《宿命之环》关注“人”的命运和价值,展现丰沛动人的人文精神;《十日终焉》以虚拟世界的游戏与冒险救赎现实人生的无奈与遗憾,呈现出现实主义创作品格。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作热点。网络作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创新表达,“非遗”等元素成为热点。《寰宇之夜》表现年轻文艺工作者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努力和热诚;《我为中华修古籍》聚焦中华大典的修撰和流失文物的回归;《炽热月光》关注南派舞狮文化;《一梭千载》讲述“杭罗”传承和发展的艰辛;《登堂入室》展现中华瓷器文化;《天衣》致力打造独特的东方刺绣世界。各平台积极挖掘更多书写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题作品,阅文集团和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主办“阅见非遗”大赛、番茄小说与国家图书馆发起“古籍活化,传承书香”联合征文活动。


    6. 女频创作在爱情叙事之外探寻新天地。女频作品中,事业、冒险等叙事占比普遍加大,弱化单一感情线的情况多有出现,以展现更丰富多元的女性内容,说明网络文学女频创作与女性读者不再囿于“爱情”这一类型化、套路化的单一叙事模型,不再局限于“爱情”这一狭窄维度,开始向更广阔的世界和人生维度投注目光、想象力与笔触,强化女性的主体意识,弘扬女性的“她力量”,为女频书写开拓新的叙事路径、元素和可能。《买活》在基建文的框架下塑造有蓬勃生命力的女性群像;《早安!三国打工人》《一碗水》在“大女主”的事业叙事中正面书写女性的人生追求;《为什么它永无止境》关注女性价值和生存现实。


    7. 基于互联网的文学新形态正在形成。作为依托互联网诞生的新文学样式,强互动性是网络文学的突出特征。作家创作与读者评论相互影响,原来单向、完成态的“创作-阅读”模式,已经转型为多声部、进行态的共同创作和交互阅读。《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在番茄小说上的单章最高段评数近10万条,起点中文网《道诡异仙》本章说总数达214万条,在书友圈引发3万篇互动讨论,晋江、LOFTER等女频、同人网站也纷纷开启“段评”功能,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一种文学的新形态,展现了媒介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文学经验。


    二、IP转化呈现新特点,行业格局面临新变革


    2023年度付费阅读发展趋缓,行业关注新业态,多点布局寻求突破,AIGC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IP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微短剧等新业态迎来爆发。


    1. 加强统筹引导,形成行业发展合力。中国作协组织召开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网络文学平台专题工作会等,成立维权工作委员会、内容建设委员会、海外传播工作小组和新科技挑战应对工作小组,引导各平台进一步树牢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网络文学工作的重点深入探讨。各平台凝聚共识,同向发力,积极营造网络文学转型升级发展的良好生态。


    2. 网络文学平台多点布局探索新业态。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平台数据,2023年营收规模约340亿。付费阅读网站在线阅读板块营收增长低迷,网站纷纷探索新业态。短篇、同人业务等进入多网站商业布局,知乎上线“盐言故事”平台,主打短篇小说;多平台以“热点向”短故事征文的方式试水网络文学短篇;部分网站开启“同人”频道,“同人”创作出现商业化趋势。番茄小说等免费阅读平台着重经营原创内容,借鉴付费阅读平台机制,上线作者等级体系、“巅峰榜”等作品口碑榜单,举办创作者大会,完善作者储备和原创内容生态,免费阅读平台着眼内容分化运营,逐步走上原创内容的精品化路径。


    3. AIGC助推网络文学产业新变革。ChatGPT引发大众对于AIGC应用场景的热议,AIGC与网络文学业务的结合成为行业探索热点。百度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发布后,七猫、中文在线、掌阅就接入“文心一言”达成合作;阅文发布国内网络文学行业首个大模型“阅文妙笔”和基于该模型的应用产品“作家助手妙笔版”,为作家提供世界观设定、角色设定、情景描写和打斗描写等创作辅助,帮助作家丰富细节、提升效率,降低网文创作门槛;掌阅科技发布对话式AI应用“阅爱聊”,为用户提供创新体验的阅读交互方式;知乎与国内大模型团队“面壁智能”达成深度合作,开发中文大模型产品并推进应用落地;中文在线与澜舟科技合作,打造国产AIGC生态产能。网络文学更依赖情节、设定,AIGC能在何种程度构建故事、能否在创作中还原人类情感逻辑等话题引发热议,套路化写作存在“替代危机”,网络作家不断创新的意识被有效激发。


    4. IP产业链进一步整合,微短剧等新业态迎来爆发。头部网站进一步倾斜全版权产业链运营。阅文集团聚焦内容生态,深挖IP价值,发布“恒星计划”,打造以作者内容创作为核心的IP孵化前置模式。番茄小说发布“和光计划”,深入参与到IP改编的多个环节。豆瓣阅读启动系列IP向征文,多网站开启“古风”“女性”“年代”元素征文,均带有强烈IP孵化指征。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授权总数超过3000部,改编动漫授权总数5000余部。改编自网络文学的《莲花楼》《长相思》《长月烬明》《长风渡》《他从火光中走来》《装腔启示录》等影视剧、《希灵纪元》《沧元图》《仙逆》《大主宰》等动漫热播。微短剧井喷式增长,2023年上线微短剧超1400部,备案近3000部,年度市场规模达370多亿元,同比增长约268%。年新增微短剧改编授权800部左右,同比增长46%,《招惹》《锁爱三生》等改编微短剧分账突破千万。在授权改编之外,网络文学的叙事模式正以更广泛的影响力进入更多媒介生态。网络文学叙事、微短剧演出以“真人互动影像游戏”模式进入单机游戏领域,结合男频套路、galgame游戏类型和微短剧式演出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登顶steam国区热销榜,并迅速火爆海外,带动网络文学和微短剧内容以单机游戏的形式进入市场。


    三、AI助力网文出海,“Z世代”成关注重点


    2023年,网络文学海外传播整合力明显加强,AIGC技术提升出海效率,扩大传播半径,中国网络文学叙事手法等被海外网文、微短剧广泛借鉴。


    1. 网文出海合力逐渐形成。中国作协开展“网文出海”专题调研,召开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工作协调推进会,以海外“Z世代”为传播重点,系统规划网络文学未来三年的国际传播。2023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以“多彩亚洲精彩世界”为主题,举办多场国际交流活动;《中国网络文学在亚洲地区传播发展报告》发布,亚洲地区市场规模突破16亿元;网络文学“Z世代”国际传播工程成功实施,《雪中悍刀行》《芈月传》《万相之王》《坏小孩》四部作品被改编为外语广播剧和有声书,并通过系列访谈、对话节目推动海外传播;第三届海南自由贸易港网络文学论坛探讨网文“出海”新路径及国际传播的四大转变;首期网络文学国际传播培训班在京举办;网络作家海外交流、平台负责人海外考察效果良好;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驻波兰大使馆文化处主办的“中国文学读者俱乐部——中国网络文学分享会”在波兰举办。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支持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总结网文出海的四大趋势。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网文出海强化共识,效率提升。


    2. AIGC提升网文出海效率。2023年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其中Z世代占80%,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多个海外网络文学APP产品日活超10万,部分超百万。晋江全年签署海外输出合同超过500部次,其中实体书出版占2/3,电子书合作占1/3,海外输出规模持续扩大。AIGC使网络文学的翻译效率与准确度极大提升,成本极大降低,困扰网文出海的翻译问题得到缓解,国内外“同步更新”与“全球追更”迎来可能。起点国际启动多语种发展计划,借助AI翻译上线多个语种,多个海外产品也将使用AI技术,提升翻译与传播效率,拓展目标国家及地区,扩大传播半径。


    3. 海外原创生态形成,中国网文运营模式、叙事手法被广泛借鉴。截至2023年末,各海外平台培养海外本土作者近百万,签约作者以Z世代为主,创作海外原创作品150余万部。海外平台借鉴中国网络文学运营模式,开启原创内容的IP转化和产业链开发,营建全球IP生态,起点国际征文大赛40%获奖作品已获IP开发。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叙事结构、人物设定等被海外作者模仿借鉴。韩国网文《我独自升级》采用中国多年前流行的经典升级文套路,在日韩广受欢迎,带动漫画、动画、影视等走热,成为东亚火爆IP。欧美微短剧也广泛借鉴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叙事逻辑,一些网文经典套路成为海外微短剧的成功密码。中文在线旗下微短剧产品ReelShort位居欧美应用商店排名前列,FlexTV、GoodShort等流行的欧美微短剧产品依托网文平台,以中国网文套路为里、西方演员与流行元素为表,形成一系列爆款产品,成为中国网文出海的新路径与新形态。


    四、理论评论增强在场意识,聚焦时代热点议题


    2023年,网络文学理论评论关注年度发展现象及趋势,深入网络文学现场,更加关注作家作品,研讨推介年度佳作、新作,创新推介手段,切实发挥理论评论对创作的引导作用,推动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


    1. 及时总结网络文学发展历史、现状,研判发展趋势。中国作协在河北石家庄举办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分析研判网络文学态势和高质量发展路径;举办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论坛,探讨数字社会未来发展趋势。《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2)》《2022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年选》《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年编·2022》等全面总结年度网络文学发展状况。欧阳友权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邵燕君、李强主编的《中国网络文学编年简史》等史料性专著问世。李玮《从类型化到“后类型化”》等论文深入探讨近年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新变,捕捉网络文学的转向趋势,探索其背后的时代心理嬗变与文明经验迭替。ChatGPT引发学界关注,AIGC将如何影响网络文学创作,能否从本质上重塑网络文学等话题引起热议。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以“人工智能发展与中国网络文学未来”为主题,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文学的未来。


    2. 在场意识普遍增强,回归文本趋向显著。针对“理论多评论少、现象多作品少”的不足,中国作协协调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开展“网络文学阅评计划”,组织全国30余名从事网络文学研究的“80后”青年评论家,深入网络文学现场,对各大平台的热点、重点、新上线作品等进行动态跟踪,甄选、推介优秀作品,引导阅读。7月开始,网络文学中心以每月两次的频次组织召开优秀作品研讨会,意在增强网络文学研究的在场性、动态性、即时性,真正发挥对创作、阅读的引导作用。本年度网络文学作家作品论增多,一方面说明网络文学研究更加深入,另一方面说明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显著提高。


    3. 理论评论队伍壮大,传播阵地建设加强。2023年度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理论评论支持计划共扶持10个项目,并召开理论评论项目推进会暨座谈会,加强对历年入选项目的跟踪,用好项目成果。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联合多所高校打造“网络文学青春榜”,中国作家网“网络文学季度新作推荐”邀请高校审读小组共同参与,吸引并培养大批网络文学爱好者与在读研究生介入网络文学评论。随着年轻力量的壮大,新媒体平台被广泛运用于推介传播。“网文视界”“中国作家网”等公众号开辟网络文学评论专栏,“扬子江网文评论”“网文界”“安大网文研究”等各大网络文学研究基地官方账号纷纷刊载最新理论评论文章,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提升推介实效,让理论评论真正引领创作和阅读风尚。


    4. 表彰优秀作家作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中国作协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共推介59部优秀作品与18位新人;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评选推出10位网络作家;中国小说学会“2023年度中国好小说”评选10部网络文学;上海第二届“天马文学奖”评选出《诡秘之主》等5部作品;百花文学奖增设网络文学奖。《上海凡人传》等103部网络小说、《庆余年》等14部IP改编的影视、动漫作品以数字形式入藏上海图书馆;各网站平台举办现实、科幻、非遗等主题征文活动,推介优秀作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组织力进一步加强,作家队伍更具活力


    2023年,网络作家队伍进一步扩大,Z世代渐成创作主体,全国网络文学组织建设逐步推进,培训力度加大,思想引领提升,团结服务优化,网络作家对网络文学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进一步提高,承担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觉性显著增强。


    1. 作家队伍代际更迭显著。据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数据,全年新增注册作者近250万人,同比增长10%,新增签约作者26万人,同比增长17%,新增签约作者超六成来自番茄等免费阅读平台,大多为“Z世代”,多家网站“00后”签约作者占比超过半数。全国省级网络作协会员平均年龄35岁左右,2023年新加入中国作协的网络作家中,90后作者占比五成。新平台及榜单改革等新机制,使新作者有更多机会“崭露头角”,狐尾的笔、杀虫队队员、季越人等新人写出现象级“年度爆款”。作家队伍的年轻化使网络文学创作更多与流行元素融合,流行动漫、游戏题材设定纷纷融入网络文学创作。


    2. 网络作家责任感和使命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推动网络文学界更好承担新的文化使命,中国作协在浙江乌镇“茅盾文学奖之夜·中国文学盛典”活动期间,专门召开网络作家座谈会。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出席并发表讲话,强调要将网络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置于新时代文学的总体格局中来看待、来推动,要提高站位,重新审视网络文学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创造数字化时代的新文体、新语言和文学新形态。网络作家文化传承发展研讨班、网络文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讨班等,引导网络作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视听转化研讨会暨网络作家培训班,跟进微短剧等热点,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2023年中国作协共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各7期,培训网络作家9571人次。


    3. 网络作家队伍建设组织化程度提高。中国作协在上海召开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针对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部署重点工作。推动广东、河北、四川、山东、甘肃等省级网络作协规范化。全国省级以上网络作协组织21家,各级网络文学组织超过200个,中国作协建立起超过1万人的省级网络作协会员数据库,更多网络作家纳入作协工作覆盖面。针对网络文学发展情况,中国作协协调完善入会审批办法,切实解决免费阅读平台、新媒体平台作者入会难的问题;组织网络作家赴益阳、长沙、苏州、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深入生活。中国网络文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切实发挥作用,调解网络作家改编版权纠纷。网络文学平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中国作协指导下,番茄小说发起“番茄·网络文学爱心基金”,阅文发起“益起读好书”公益行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六、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3年,网络文学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1. 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依然存在,书名“标签化”问题凸显,部分重点题材创作僵化。网络文学发展至今,类型高度成熟,叙事结构、节奏套路有固化趋势,每有类型融合的创新之作,短期内跟风、仿写作品即大量出现。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巨大,随着算法推荐被各平台广泛采用,新入行作者为在算法推荐竞争中胜出,普遍以内容“标签”作为书名,即在书名中列出主要叙事手法、设定元素、创意“脑洞”和具体“金手指”,导致作品名越来越长,动辄十数字,沦为广告式“标签化”书名,与内容简介混同,丧失文学性,也缺乏辨识度,势必影响网络文学的品位。现实题材创作中普遍存在对“主旋律写作”认识狭隘的问题,对于乡村振兴等重点题材,在写作手法、素材选择等方面自我设限,缺乏网络文学的高想象力与强故事性特征,与传统文学趋同,情节与人物设计、叙事表达同质化严重。科幻题材近年来备受关注,吸引更多作者在创作中添加科幻元素或世界观背景,但更多“网络科幻”实际上仍是传统幻想题材的套路,不少作者科学精神、科学意识、科学知识存在欠缺,想象过于随意,缺乏科学支撑。


    2. 行业发展面临新技术挑战。继ChatGPT后,AI视频模型Sora引发新一轮热议。Sora等AI视频模型或将极大改变场景、特效等细分行业,使更多曾掣肘于制作技术的幻想题材作品变得“可拍”,以高幻想见长的网络文学内容或将迎来更多影视化机遇,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3. 微短剧成为行业发展新赛道,提升质量是当务之急。微短剧呈爆发式增长,发展迅猛,但与网络文学的合作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精品寥寥;小程序剧泛滥缺乏监管;头部精品化微短剧愈加倾向原创剧本,“融梗”式创作使网络文学IP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减弱。中国作协实施“网络文学IP创作扶持计划”,用资金支持、内容提升、IP支持、宣传推介等方式促进网络文学与微短剧双向奔赴,多出精品。


    4. 外国网文平台与国内平台形成竞争态势。海外本土平台的建立,推动海外原创生态逐步形成,中国网络文学面临的海外竞争加剧。随着韩国等本土作者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借鉴、模仿,海外作者的网络文学写作和网文平台的运营机制均逐渐成熟。如韩国Kakao在北美、日本、泰国、印尼等均有平台和业务,发展很快。原本以翻译发表中国玄幻、武侠类网文为主的Wuxia World被Kakao收购后,韩国本土网文已和中国授权网文基本持平,我国网文在传播影响力上的优势面临挑战。《全知读者视角》等韩国网文在东亚地区火爆,并以简体中文出版反向输出中国。受益于其动漫、影视等优势行业积累,日韩等国家拥有成熟的IP开发产业链,相比中国的输出内容,其本国网文IP化效率高、障碍少,在海外输出上更有优势。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微短剧在欧美的输出同样面临其本土原创的冲击。


    5. 网络文学应走出类型小说藩篱,开创互联网时代文学的新形态。网络文学成为以类型小说为主的文学样式,缘于世纪初商业资本的选择、推动。但网络文学独特的“追更”模式、评论区、书友圈、“本章说”段评等,使“创作-阅读”生态发生颠覆性变化,静态文本成为流动文本,文本意义不断丰富、衍生,文本变成“社区”,文学作品成为不断延伸的文本网络。网络文学不应囿于类型小说、通俗文学的框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全新可能,开创真正属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文体、新语言和文学新形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经形成相对成型的文化业态,并以其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独特审美,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催生的文学新形态;以其用新叙事手段对中华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表达;以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新渠道;以其对下游文化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引领作用,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新载体;以其海量作者的创造活力,成为新时代文学发展的新力量。网络文学是社会主义文学当之无愧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新征程,网络文学界要增强历史主动,强化责任担当,直面各种挑战,坚持守正创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