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的傍晚,细雨如丝如纱,柔风织就朦胧雨幔,将天地拢入静谧之中。信步于湖畔云庐,但见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明净如镜,薄薄积水映着天光,恍若铺了一地碎银。被雨打落的叶与花,绿中带彩,零星点缀其上,偶有行人绕过,脚步轻轻,似不忍惊扰这份安宁。
院内小径幽深,静得出奇。唯有积蓄于叶面的雨水不堪重负时滴落的“扑嗒”声,清晰入耳,恰是“满院落花帘不卷”的意境,连往日喧闹的蟋蟀与鸣禽也一同噤了声,共赴这场秋雨的宁静约会。
目光所及,皆是雨中的生机。丝瓜藤蔓跃过栅栏,明黄色的花朵像撑着绸缎裙摆的舞女,花心噙着欲滴的水珠,格外夺目。石榴已具有丰腴体态,垂着染了红晕的果实,雨水顺着光滑的果皮滑落,宛如一盏盏为佳节预备的红灯笼。芭蕉则舒展着宽大的绿掌,叶脉清晰如工笔勾划,雨水沿此汇成细流,在叶心聚成盈盈一汪,盛满清凉。正当我凝神拍照时,一只麻雀扑楞飞来,翅尖掠过蕉叶,震落一串晶莹水珠,这小小的插曲,霎时为静谧的画卷注入了活泼的生趣。
淡紫的扶桑如含泪低眉的佳人,惹人怜爱。屋檐下,凌霄花的橙红小喇叭在雨中轻颤,水珠从花瓣边缘滚落,敲着细碎的鼓点。最妙的当属那攀附于老树皮上的无名藤蔓,朱红与翠绿的新出和旧叶交错共生,宛如无数翩跹的红绿飞蝶,贴着湿润苍劲的树干起舞。不远处,步道灯光在雨雾中晕开,映得一枝枫叶朦胧如霞。榉木绿枝垂着排排叶片,上面密布的水珠宛若劳作后沁出的汗珠,在夜色里微微闪光。更有那丛于中心花园水池旁、景观石侧怯怯探出头的麦冬,细长的花茎从石缝中顽强伸展,穗状小花聚成淡紫色的一串,与背后沧桑的灰石构成一幅柔与刚的静默对话。
这般仙境般的静净之境,触目皆是造化恩赐,教人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欣悦。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农历四月在此赏月的情形,月影随人,紫藤架下惊鸟掠水,未满的月轮偷窥池面,恍要永驻,我是想与它为伴。更忆起六月那场急雨之后,石榴花红得灼目,紫薇花枝低垂赠我珠玉,草木奔涌着泼墨般的绿意。相较之下,秋意浓时色彩斑斓自不必说,此刻秋雨还别具韵味:它不似夏雨的酣畅淋漓,而是如梦如纱,笼罩出庭院深邃的宁静,也悄然揭示一个秘密,最彻底的宁静,往往不在风和日丽时,而正藏于这般细雨微风之中。
雨声暂歇,泥土与花草的清香漫溢开来。湖畔云庐的这场雨,洗出的何止是石板的明净、花叶的娇翠?它更将尘世的喧嚣细细滤净,还给心灵一片难得的澄明。它仿佛在轻声呼唤:只要你愿意走下小楼,迈步于天地之间,这份自然的馈赠就藏在一场雨、一庭院、一颗愿意停留与发现的心里。
暮色渐浓,夜灯次第生光。我轻轻转身,将麻雀掠蕉的灵动、麦冬探石的坚韧,与这一院秋色共同妥帖收藏。明日纵是晴光潋滟,此刻的雨韵早已为湖畔云庐注入了整个秋天最灵动的诗篇——那是一首用雨丝谱写的静美,用净水润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