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5-08-06 03:28:42 马克梦:从性别学的视域研究中国
    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明清小说,在那时候还是一个禁区,尤其是像《金瓶梅》之类的作品。美国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读这些小说,中国长期以来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人纵深研究这类小说。有一位很权威的普林斯顿教授很早就曾跟我说过,研究这类题目就好比是把中国的脏衣服晾在外面给大家看。他...   [阅读全文]
    2025-08-04 01:56:29 蔡晓阳:读《焰火》,观父亲
    《焰火》是父亲的第六部诗集,也是他对自己前五十年人生旅程的交待,更是他对诗歌的那一份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成果。但至于是不是他的最后一部诗集,似乎连他自己都不敢断言,因为只要时光继续,那份飘逸婉转的诗意总会在不经意间被他发现,总会在一个寂静异常的深夜化作笔下的眷恋...   [阅读全文]
    2025-07-30 08:45:21 晚秋:读《我的记者梦》有感
    念人的散文以短小精悍,朴实清新、俗而显雅,简洁优美而著称。最近,读了念人发表的散文《我的记者梦》,仿佛像冬天里吃羊肉火锅一样,从头暖到脚。这里,写下我对读《我的记者梦》一点感想。一、抛砖引玉《我的记者梦》从结构上大致分为三层,以《杜鹃花的传说》引出主题第一层。...   [阅读全文]
    2025-07-24 08:21:51 宋小词:小说是一场幻术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乡村,虽然那时已分田到户,农民还是一如既往的贫穷,生活的艰辛与苦难令很多农民心气儿很短,乡村动不动就有喝药死的、投水死的、上吊死的,逢到此事,我们也会赶几里路去看,看那些摊在地上一动也不动的尸体,看那些哭天抢地的死者亲人,看葬礼也看婚礼,...   [阅读全文]
    2025-07-21 03:32:23 石华鹏:小说的难度“难”在哪里?
    制造阅读幻觉是小说真正的难度小说是一种制造阅读幻觉的文体。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故事,经过文字魔法般地编织后,让读者陷入阅读幻觉当中,无可争辩地相信它真实可信。如有可能,读者还会随人物一同悲喜,随情节一同心跳,甚至还会随着小说虚构的那架精神的梯子往上爬升,爬升...   [阅读全文]
    2025-07-16 07:31:25 赵顺年:一曲诸城名人的赞歌——简评《诸城名人咏》
    引言看到焦金华先生的《诸城名人咏》,竟禁不住连读了两遍,并且,一下子就想起了我与孙茂梓兄开始编著《诸城名人传略》一书时的情形,于是,便产生了对《诸城名人咏》写个简评的想法,借机抒发一下心中的感慨!35年前,我与茂梓兄怀着对诸城历史特别是对诸城名人的敬畏敬仰之情;...   [阅读全文]
    2025-07-14 08:34:09 抗战胜利日:新闻史视角下的记忆建构
    1945年8月10日,重庆。一个路过黄家垭口菜市场的女学生在日记里记下一则东北人“道德绑架式”的劝酒场面。然而,无论是劝酒的东北人、被灌酒的路人,还是她自己,都没有认为这一行为有什么不妥,反倒是为之泪流满面。那一天的重庆充满“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氛围,杜甫的这句诗也出...   [阅读全文]
    2025-07-09 08:22:58 贺绍俊:写作的平淡之美和白话之魅
    何立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才华横溢到了自己都不知道珍惜、可以任意挥洒的程度。他天性自由,不会把自己拘禁在条条框框里,也不为自己设置什么写作的宏伟蓝图。何立伟出道很早,小说写得很成功,但他的散文写得更好,而且他还写诗歌。虽然何立伟自谦说自己写的诗算不得诗,...   [阅读全文]
    2025-07-04 06:32:39 黄维盈:余光中的“浅”与洛夫的“深”
    余光中的“浅”余光中与洛夫,二人皆生于1928年,年龄相仿,名气相匹,同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一瘦一胖,鹤发童颜,是台湾泰斗级的文化大师。如今,余光中驾鹤西去,让我不由得想起他们的诗。《乡愁》是脍炙人口的一首名诗。事实上,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思乡愁绪,...   [阅读全文]
    2025-07-01 07:24:30 王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对现代性,我的态度非常明确:这是目下必须追求的东西。加限制词“目下”,似有应对策略的意味。但若目下即是我的一生,那么其作为个人策略便不存在。所以我才坚持现代性这个相对条件下的绝对原则。而从追求的角度观察,它确是一种具有指导性的目标,一种基本秩序的存在(而非完美...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