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2022-09-13 05:05:11 刘英瑾:复杂人性背后的家国情怀
    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特点时,杨志军曾说,别人在探讨生活,我在探讨精神。他的新作长篇小说《潮退无声》无疑便是其精神探讨的又一次有益尝试。《潮退无声》描写了解放前夕,一群人围绕着炸毁青岛和保全青岛而展开的明争暗斗。杨志军以真实历史为依托,用其一贯的充满诗性的语言,为我...   [阅读全文]
    2022-09-05 01:49:56 尹捷:一部寻找“树洞”的撤退之作
    凭借《叛贼》(TheSellout)一书,美国小说家、诗人保罗·比蒂摘取了今年的曼布克长篇小说奖桂冠。这是该奖自1969年设置以来首位美国作家获奖。这源于2014年该奖从之前仅授予英国、爱尔兰和英联邦作家,转向放弃国籍限制,凡在英国出版、用英语写作的长篇小说均可入选。比蒂出生于...   [阅读全文]
    2022-09-01 02:02:32 陈福民:从知识分子到更复杂的感觉维度
    徐坤初登文坛之时,正值先锋文学退潮、历史讲述崩盘的关口。对于很多人以及文学来说,那是一个很困难的时刻。然而就这一点来说,徐坤又是幸运的——她的文学酝酿与成绩,既得益于此前阶段的各种文学、文化和社会风潮的洗礼,又是对一个即将悄然降临的文学时代的微妙回应。在这个意...   [阅读全文]
    2022-08-30 09:38:19 李一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生活
    文学批评对于批评家,不仅意味着是一种职业实践、一种价值追寻,而且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批评即生活。在批评这种文学生活中,批评家既是读者,是对话者,更是创造者。批评的本真是对话“对话”是人类生活交往的常态。从表层意义上,批评是批评家与作品、批评家与作者的平等对话...   [阅读全文]
    2022-08-22 03:32:23 石华鹏:小说的难度“难”在哪里?
    制造阅读幻觉是小说真正的难度小说是一种制造阅读幻觉的文体。一个并不存在的人物或者故事,经过文字魔法般地编织后,让读者陷入阅读幻觉当中,无可争辩地相信它真实可信。如有可能,读者还会随人物一同悲喜,随情节一同心跳,甚至还会随着小说虚构的那架精神的梯子往上爬升,爬升...   [阅读全文]
    2022-08-15 11:30:27 谢有顺:乌托邦与个人生活
    台湾的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一书中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既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也不会减少这些问题,它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我认同这样的看法。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心灵里一种隐秘的奢侈念想。这点奢侈的念想,决定了...   [阅读全文]
    2022-08-08 04:38:34 古远清: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建构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呈现出蓬勃生长之势,吸引了海内外学者及华文作家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参与。无论是创作或研究,都是他们心灵之谷中真切的回音,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以新的生命力与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8-02 03:18:16 李蔚超:网络言情小说的前世今生
    说到当下网络言情小说,理应回望上世纪80年代台湾言情女作家陆续进入大陆市场所引发的“言情小说热”。1963年琼瑶创作了带自传色彩的言情小说《窗外》,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随后她陆续推出了60多部言情小说,被称作“爱情百科全书”,她的小说描绘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时代...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23:40 徐刚:内心的风景
    一直以来,薛忆沩都被视为“中国文坛最迷人的异类”,这当然得益于他在小说世界里建构的“深度模式”。在多数人看来,薛忆沩“不落俗套”接续了先锋文学的余脉,以小说的方式与存在主义哲学暗通款曲。然而,他那迷人的“异类”气质又不仅在于某种单纯的阐释乐趣,其独特魅力恰在其...   [阅读全文]
    2022-07-14 03:28:42 马克梦:从性别学的视域研究中国
    我当时的研究方向,明清小说,在那时候还是一个禁区,尤其是像《金瓶梅》之类的作品。美国在当时几乎没有人读这些小说,中国长期以来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人纵深研究这类小说。有一位很权威的普林斯顿教授很早就曾跟我说过,研究这类题目就好比是把中国的脏衣服晾在外面给大家看。他...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