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2024-05-24 09:31:22
崔庆蕾:失意者的相互温暖与唤醒
在见到老同学方寅虎后,中篇小说《阿基米德定律》的主人公朱安身的记忆闸门一下被打开,他想起了多年以前,在课堂上学过的一个名叫阿基米德定律的物理知识,进而又回忆起了物理老师对这一定律颇有哲理的生活化解读和阐释:“阿基米德定律不光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其实对我们的人生...
[阅读全文]
2024-05-10 08:13:13
艾娜:张爱玲与红楼梦
记得初次看完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金锁记》时,我有一种看到现代版袖珍《红楼梦》的感受,抛开小说情节不谈,《金锁记》的遣词造句绝大部分是从《红楼梦》的语言里面化出来的,张爱玲才就才在化得自然得体,并且具有了自己新的故事内涵,取得了单篇小说的大成功,甚至以此惊动了文坛...
[阅读全文]
2024-05-06 08:53:00
龚玉和:龚家骃与转型时期的“国民教育”
龚家骃,字均如(1896-1977)为原“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今上海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校长,我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家之一。安师中学校史写着:“龚家骃,1946-1949年任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校长。”“私塾教育”转型现代教育龚家骃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由“私塾教育”...
[阅读全文]
2024-04-22 10:43:30
周聪:把阿尼卡作为一种方法
《十寻》《沉默》是包倬近期出版的两本小说集,收录的十三篇作品都是以阿尼卡这个地名为背景展开的,阿尼卡宛若一座桥梁,一头伸向那个魔幻的、神秘的、古老的蛮荒山区,另一头连接着现代性席卷过的驳杂的、欲望化的、时尚的大城市。在阿尼卡,有萌生去意、试图逃离并融入大城市的...
[阅读全文]
2024-04-15 10:58:20
汪涌豪 | 旧体诗创作的当代机遇与命运
摘 要旧体诗因赓续了数千年的传统,代表了中国文化最优雅精粹的部分,所以在国学热升温的当下,迎来了“五四”以后第二个创作高峰。作旧体诗须尊体辨体,其体式规范大致可用“声”“色”两字概括。前者即人所共知的平仄押韵,有韵书可查,有软件可检核,比较刚性,相对简单且易于...
[阅读全文]
2024-04-07 09:45:13
冷玉斌:她的幻想 她的乡愁
在《黑猫叫醒我》之后,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常笑予推出了幻想小说新作《宇宙牙齿》。较之前作关注的儿童生活,这本书的视野更为宏大,思考也更加开阔,直接落脚在人类命运与地球的未来,但情节并不空泛。故事通过两个孩子的“冒险”,穿梭于两个时代,最终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故事开...
[阅读全文]
2024-04-01 10:08:39
唐诗人:文学出圈与文学的内在发展
文学界谈论破圈已有多年,很多作家、批评家、文学刊物的“破圈行动”也实践了多年。这时候继续谈破圈问题,不需要再用什么话来强调它的重要性,更需要的可能是对既有的破圈实践进行总结和省思:文学“出圈”,到底要“出”到哪里去?怎样才能使破圈实践真正助益于文学的内在发展?...
[阅读全文]
2024-03-28 12:51:18
品析曹植的诗歌之美
</h1>曹植,字子建,为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也是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他的诗歌现存八十多首,但文学价值极高,尤其是五言诗的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品读曹植的诗歌,可以发现他诗中超高的艺术美。首先,曹植的诗歌具有独具匠心的形式之美...
[阅读全文]
2024-03-20 10:12:49
陈涛:新跑道与文学的新质生产力 ——从文学期刊走进直播间谈起
找寻读者是紧要的事2024年开年的两场文学直播,将《人民文学》与《收获》两本历史悠久但相对于其辉煌时期又沉寂已久的文学刊物再次推回到大众视野当中,这次文学与互联网的碰撞产生的热度,带来的影响令人惊叹,已远非“奇迹”一词所能涵盖。这是文学活动,也是文学现象,更是文学...
[阅读全文]
2024-03-13 10:25:42
刘大先:作为中国文学总体性切片的地方文学
一文学史家与批评家总是摆脱不了对文学现象与问题进行命名的诱惑与焦虑,一方面出于对文学进行知识化与经典化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介入文学现场、参与文学实践的企图。文学史家的命名往往是以后见之明总结归纳,比如严家炎开创的小说流派史,将现代小说分为乡土小说派、自我小...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夏乃儒:六脉融通,铸魂育人——郝玉...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赵顺年:一曲诸城名人的赞歌——简评...
刘伟:对基础教育专家的再认识...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赵顺年:绽放在岁月深处的鲜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张海燕:时代的悲歌 ——读李木生老师...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发宾:阴阳相生的笔墨之道...
王来旭:王超书艺散论二则...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任孚先:独具匠心的诗作——简论赵顺...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吴开晋:哲理与意象的有机溶合——读...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