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2-08-30 09:38:19 李一鸣: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生活
    文学批评对于批评家,不仅意味着是一种职业实践、一种价值追寻,而且意味着是一种生活方式。批评即生活。在批评这种文学生活中,批评家既是读者,是对话者,更是创造者。批评的本真是对话“对话”是人类生活交往的常态。从表层意义上,批评是批评家与作品、批评家与作者的平等对话...   [阅读全文]
    2022-08-15 11:30:27 谢有顺:乌托邦与个人生活
    台湾的张大春在《小说稗类》一书中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既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也不会减少这些问题,它的存在,或许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我认同这样的看法。文学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心灵里一种隐秘的奢侈念想。这点奢侈的念想,决定了...   [阅读全文]
    2022-08-08 04:38:34 古远清: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建构
    </h1><!--打印网摘纠错博客关注分享推荐微博字号-->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呈现出蓬勃生长之势,吸引了海内外学者及华文作家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参与。无论是创作或研究,都是他们心灵之谷中真切的回音,并在不同程度上赋予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以新的生命力与发展...   [阅读全文]
    2022-07-25 03:23:40 徐刚:内心的风景
    一直以来,薛忆沩都被视为“中国文坛最迷人的异类”,这当然得益于他在小说世界里建构的“深度模式”。在多数人看来,薛忆沩“不落俗套”接续了先锋文学的余脉,以小说的方式与存在主义哲学暗通款曲。然而,他那迷人的“异类”气质又不仅在于某种单纯的阐释乐趣,其独特魅力恰在其...   [阅读全文]
    2022-07-07 07:58:59 有温度地活着——读王小泗文集《零度生活》
    《零度生活》是四川苍溪残疾人作家王小泗的一本综合文集,书中收录了作者散文、随笔、小说、评论等52篇文章。这些文章或抒写亲情、友情、乡情,或描写家乡风景、他乡风光,或虚构叙事,描写市井百态、百味人生,或激扬文字,评论他人文章、著述。作品叙事简洁,描写生动,评论有力...   [阅读全文]
    2022-06-15 02:49:37 王弢: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深沉力量
    历史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血脉基因,更蕴含着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固根守魂,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   [阅读全文]
    2022-06-10 03:06:10 黄灯 冯卉:非虚构是从现实中自然而然成长出来的
    冯卉:黄老师好,您对乡村的书写让我增加了对它的认识,教育这一块也让我非常有共鸣。您的《大地上的亲人》是在2017年出版的,距离现在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根据您的观察,书里面的三个村庄有没有什么变化?黄灯:我觉得农村这几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我先说三个村子的共同特点吧,...   [阅读全文]
    2022-06-06 03:15:02 俞平伯的小说研究与诗歌创作
    纵观现当代文学史,俞平伯既非重要的诗人,也非最重要的散文家,更不必说小说家。俞平伯与小说然而,俞平伯却是现代红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者之一。《红楼梦辨》出版时,俞平伯年仅23岁。他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补证了《红楼梦》原本只有80回,后40回乃高鹗续作。他还充分肯定后者...   [阅读全文]
    2022-06-01 03:06:30 木叶:现实即正在消逝的一切
    我们会遗憾地发现文坛上出现“过于正确与急切的叙事”,缺乏耐心的解构,甚或为现实所俘虏的书写。说到底,好的作家作品务必拒绝成为“现实的赝品”,他们要创造新的时间和空间,新的现实和现实感。有人说瞬间即永恒,有人换了个角度指出每一时刻、每一现实都汇聚着过去、现在与未...   [阅读全文]
    2022-05-30 02:53:55 文年庆:新诗格律与现代汉语关系的探索
    张桃洲教授的《声音的意味》一书于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以新颖的诗歌观念、较为详备的诗作史料,从“发展论”“实践论”“范畴论”三方面对“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格律进行了细致的探析。发展论共分为五章,整体上是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的角度勾画新诗格律探索历程的...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