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3-01-17 01:54:10 乡村伦理的现代式生存与东方化叙事
    赵树理文学的叙事方式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刘旭教授的赵树理研究新作《赵树理文学的叙事学模式研究》(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出版,以下简称《研究》)系统研究了赵树理文学的叙事特点,深入分析了赵树理文学的原创性,昭示了中国传统乡村伦理及社会主义的...   [阅读全文]
    2023-01-11 10:53:25 陈晓明:批评的责任
    ●在今天,要认定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仅仅靠新闻宣传显然远远不够,还需要有深度的文学研究进行多方面的阐释和跟踪研究●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可能凭空而出,它一定是强有力地吸取了本民族优秀文学艺术养料,感悟到前辈大师的艺术真谛,把母语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并从中显现个人的...   [阅读全文]
    2023-01-05 10:37:36 周晓枫:虚构的目的,是为了靠近真实
    我们这代写作者,二三十年里亲历散文的剧变。一些从未在概念里被归定、我们却甘愿受其制裁或者不自觉为其殉葬的那些隐形律法,不再根深蒂固,甚至遭到清除。比如篇幅不再成为障碍,我们对待散文不再是三寸金莲式的把玩式审美,趣味古怪且病态地一味追求短小。比如周末体和老干部体...   [阅读全文]
    2022-12-29 07:28:01 李新宇:关于叶炜小说中的神秘文化
    叶炜的三部长篇、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开头都写得极好,可谓是引人入胜。进一步考察其原因,显然得益于神秘色彩。《富矿》开头官婆的出生、祈雪以及那三天三夜的黑雪,《后土》开头麻庄先人与土地爷的对话以及修建土地庙的过程,《福地》开头绣香的生产和死,...   [阅读全文]
    2022-12-22 12:04:59 李炳银:厚夫《路遥传》阅评
    在当代文学创作缺少经典的时候,路遥的小说《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以其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真实生动表达,持续不断的社会影响和使人们产生深刻记忆而具有了分明的经典品格。《平凡的世界》一版再版,在人们直呼文学已经边缘化的环境背景下,竟然年年陆续印制发行了几百万册。这...   [阅读全文]
    2022-12-06 09:34:54 刘晓川:探寻京畿的城堡文化
    高文瑞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写作者,不仅在报刊上能够看到他的文章一篇又一篇地不断发表,而且他的著作也一本接着一本地出版。日前,中国文联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史志研究著作《昌平关城探访》,让我们又惊喜了一番。高文瑞之前曾出版过《京都志趣》《画在京西古道》《延庆城堡寻踪》,...   [阅读全文]
    2022-12-01 09:58:38 崔庆蕾:乡绅视角下的革命叙事
    百年中国文学叙事中,革命叙事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20世纪的中国最为剧烈的变革图景就蕴含在革命叙事之中。然而,革命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种方式,又总是与各个时期的社会语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文学史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叙事形态、叙事模式和审美追求...   [阅读全文]
    2022-11-16 09:05:22 余霜仁:跳动与寂静——评《尘埃落定》和《百年孤独》
    两部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内里却仿佛有着相似的灵魂,在字里行间跳动着、呼喊着,又在书页合上的刹那归于寂静。一、路生于左“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面声声叫唤。”这是小说《尘埃落定》的开头。简单的一句话,却有极强的画面感。白茫茫的雪地...   [阅读全文]
    2022-10-24 01:57:49 孙书文:在坚守与突破的变奏中让诗意飞翔
    诗是挂在人类胸口的一块通灵宝玉,是人类智慧的精华。诗的高度,标识着文化的高度。文化丰饶的山东大地,自古以来诗意葳蕤。东夷人的《燕燕歌》被视为北方歌谣之始,《诗经》中的《齐风》《曹风》《鲁颂》产生于齐鲁。自秦汉以来,这方水土养育的诗人灿若群星,涌现出不少的诗坛领...   [阅读全文]
    2022-10-05 07:16:09 尚斌:凿窥诗美的图腾 ——读吴晓《新诗美学》
    吴晓先生是中国新诗研究版图中的大家,尤其在个人化诗学整体理论的建构层面,成就突出。《新诗美学》一书是新诗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是关于新诗阅读与阐释的一本必读著作,也是贯通中文轴心学科的文体专项必读书。此书以“新诗”为契入对象,但所阐论之诗,囊括古今中外的纷纭异作...   [阅读全文]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