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2020-12-03 08:55:08
卓今:实景与光晕的平衡术——评李文锋长篇小说《火鸟》
把人物作为完全的人来写,作品就有了可信度。金苇珉是小说核心人物。她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很主动的扶贫干部,她的成长性见于一点一滴的事例。金苇珉是一位从事文艺表演的温柔漂亮的女性,某种意义上她是不符合人们对扶贫干部的期待的,她一开始的表现也并不称职:1、她起初没打算真...
[阅读全文]
2020-11-23 08:29:09
黑灯瞎火暗香来:夜读段家军先生的小说《瞎火儿》
段先生的小说《瞎火儿》有幸先睹为快,一口气读完,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不得你喘口气,就想快快看个究竟,这是先生的语言魅力吧。看到此话,先生是否笑了?先生自写完百万字的长篇小说《白马河三部曲》后,着实地好好休息了一些时日。此期间,先生游山玩水,参禅悟道,忘情...
[阅读全文]
2020-11-13 10:03:02
周舒亚:古典诗词中的精神气质
人类最早的语言是肢体语言,是面对大自然的自然反应而产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产生会话语言之前,生命的大体模式是一种神话源于宗教的模式。而在会话语言产生之后,语言的多义性又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延展性,这种延展性是生命过程中形象思维的夸张与变形,人类从对自己...
[阅读全文]
2020-11-02 09:27:00
王文静:乡村题材网络小说的叙事与改编
作为媒介革命的产物,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沉淀,题材种类、创作水平、传播形态日益丰富和完善,其产业化进程也随着跨媒介传播的提速日趋稳定规范。影视改编作为全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从文字到影像的转换形成了作品的长尾效应,有效保持了网络文本的社会热度和市场黏性...
[阅读全文]
2020-10-20 09:26:21
丁国旗:重视文化建设的文艺之维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总结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是这几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归纳并强调了文化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
[阅读全文]
2020-10-12 09:07:03
李玉辉:探寻新诗阅读的路径——读《新诗十二名家》 □李玉辉
晚清以降,诗歌革新是一项充满历史性的事业,它涉及古今、中西的文学、文化、语言、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新诗“引发的剧变(而非渐变)始终交织着古今中外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吸收与创新等问题上的博弈”,其中,语言革新是新诗之所以新的重要标志。这既是新诗初创的标志,...
[阅读全文]
2020-10-09 08:45:24
王宝杰:回归历史真实的解读——对《孔雀东南飞》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摘要】“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是对《孔雀东南飞》超生活、超时代的解读,是不符合“主题产生”规律的歧义解读;而回归到历史真实的解读应是:赞美封建时代青年女子对爱情的忠贞,警示人们应树立封建主义的贞忠观;同时也表现了封建乱世中对以...
[阅读全文]
2020-10-09 08:39:36
王之之:再议《外滩情》主人公胡韵霞形象
念人创作的中篇小说《外滩情》,笔者读了三遍,每一遍都被女主人公胡韵霞形象深深打动。《外滩情》描述一对男女爱情故事,尽管没有曲折复杂的轰轰烈烈爱情情节,但是,从女主人公胡韵霞身上,使人看到三处闪光点,令人回味。一、观念闪光男女主人公是六十年代末大串联在火车上认识...
[阅读全文]
2020-09-28 01:32:00
王宝杰:回归历史真实的解读——对《孔雀东南飞》主题思想的再认识
【摘要】“揭露和批判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的幸福生活”是对《孔雀东南飞》超生活、超时代的解读,是不符合“主题产生”规律的歧义解读;而回归到历史真实的解读应是:赞美封建时代青年女子对爱情的忠贞,警示人们应树立封建主义的贞忠观;同时也表现了封建乱世中对以...
[阅读全文]
2020-09-11 10:24:40
段崇轩:“印象批评”的窘境与前途——兼谈李健吾的文学批评
丰厚传统与现实处境近期以来,多家微信公众号,不断地改换题目,推送着同一篇文章:邓晓芒的《评点当代八大文化名人》,引发了众多读者的热议、点赞以及置疑。八位文人中有五位作家:鲁迅、钱锺书、王朔、莫言、贾平凹。作者在文章中旗帜鲜明,直面他们的优点特别是缺点,尖锐指出...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刘伟:对基础教育专家的再认识...
赵顺年:一曲诸城名人的赞歌——简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赵顺年:绽放在岁月深处的鲜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张海燕:时代的悲歌 ——读李木生老师...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王兴∶如何选择新闻题材(二)...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