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 ▪ 论文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2019-02-18 10:21:23
赵伟:坚守母语的尊严
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历史数千年,被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作为母语使用和发展,已到至臻至美、出神入化的境地。它向外传播信息,于内又黏合情感。不管身在天涯海角,张口一句汉语,便知你从故乡来。母语是人们生命元素和生活个性的展示汉字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语言符号之一,其语...
[阅读全文]
2019-02-12 11:23:35
林丹娅:精神需求的变化与文学的创新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文学作品/作家—→传播—→接受,接受—→传播—→文学作品/作家,在环状循环互动中互相作用,互为影响。从作家方面来说,作品以文学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所感知的世界,蕴含了作者对自己所感知的这个世界的表达。从读者方面来说,大体有同感/共情/共鸣...
[阅读全文]
2019-01-14 02:26:40
刘金祥:纵死犹闻侠骨香 ——评长篇小说《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英雄是辉耀历史天空的璀璨星辰,是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坐标,古今中外吟咏英雄、书写英雄、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长篇小说最动人最感人的精彩篇章。在近年我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作家十一鸾悉心创作的《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一...
[阅读全文]
2019-01-09 08:36:48
杨杨:边陲赤子,抒怀人生——浅析作家罗尚武先生作品之我见
获悉尚武兄要出作品集了,非常的欣喜。我与尚武兄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期间相识。那时,他的作品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报告文学金奖。这在全国作家中都是屈指可数的一大亮点。无疑是一种实力,也是创作艺术上的一大提升和飞跃。可喜可贺!之后的日子里,他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
[阅读全文]
2019-01-02 08:56:31
汪政:理论批评:现场感更强
对2018年的理论批评来讲,重中之重就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理论成果与经验的梳理总结,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第一就是在文艺认识上的正本清源,正是在思想解放的强烈推动之下,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使得文艺真正地回归到本体,并且进一步...
[阅读全文]
2018-12-28 08:18:00
张维阳:《天黑得很慢》:生命尽头的怕与爱
近些年来,从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余华的《第七天》,到贾平凹的《带灯》、《极花》以及迟子建的《群山之巅》,通过这些创作我们可以看出,作家们越来越关注正在发生着的社会现象和热点事件,并通过作品反映和讨论这些时代的焦点话题,大国崛起过程中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在考...
[阅读全文]
2018-12-24 09:37:30
李徽昭:比较视野下的历史与河流
徐则臣以一种比较的视角介入《北上》的写作,将两个意大利人放置到中国运河人文历史书写中,由跨越一百多年的宏阔视野讲述运河故事,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故事与摄影多重的比较视野,同时以20世纪诸多重大事件介入到人物行动与命运中,使小说具有了时间与历史的长度、题...
[阅读全文]
2018-12-18 08:46:08
郑丽娜:诗情,在大时代的风雨中升腾——对诗人高深诗美的探析
在20世纪后半叶的当代诗人群中,高深无疑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半个多世纪来,这位亲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战士,这位将自己青春生命献给了大时代的诗人,以他高亢深沉的诗歌,崇高壮丽的诗美,歌唱祖国、歌唱人民,先后出版了《大西北放歌》等十多部诗集,为当代诗歌的...
[阅读全文]
2018-12-10 08:53:08
陈艳敏:找到自己开花的土壤——读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我们的村庄》
在这本书里,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小姐是在给我们讲故事,叙家常,她所讲的,全部围绕她所在的村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一个邻居、一只小狗、一件小事,听起来似乎都没什么稀奇,可是玛丽·拉塞尔·米特福德小姐却热情洋溢地讲了一整本儿,而且读来不觉枯燥,这便有她的独到之...
[阅读全文]
2018-12-07 09:43:07
行超:过客的风景
过客的风景</h2>□行超徐衎中篇小说《红墙绿水黄琉璃》,《花城》2018年第6期在纸上建构一个自己的小小“根据地”,是不少作家小说创作的一种路径。不过在城市化、全球化的语境下,“80后”一代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地域迁徙的成长经验。因此,这代人对于原生“故乡”的认同感与前...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论文百家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刘伟:对基础教育专家的再认识...
赵顺年:一曲诸城名人的赞歌——简评...
赵顺年:绽放在岁月深处的鲜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张海燕:时代的悲歌 ——读李木生老师...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王兴∶如何选择新闻题材(二)...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