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在场
>>
理论在场
全部资讯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2023-07-05 09:14:30
张沈琦:弹幕语言能给传统批评带来什么启发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交流的便捷性。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喜欢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这些都为当代文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具有弹幕功能的视频网站和移动终端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所谓“弹幕”,是指在视频播放过...
[阅读全文]
2023-07-03 08:37:06
林森:时间、空间与重返时代
很显然,当“新时代”从一个政治术语传开之后,这个词的外延就一直在扩充。它清晰无比地指出我们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的主要矛盾,也留下很多有待思考的空间。这个词跟每个领域结合,都能引起我们的一番思索,当它跟“诗歌”——或者稍微大一点——跟“文学”产生摩擦、碰撞的时...
[阅读全文]
2023-06-25 09:51:18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变奏 ——《省府前街》的时间、空间与人物
内容提要:《省府前街》以民国二十五年至1945年为时间中心、以开封城里省府前街上的沈宅为空间中心、以沈家小姐沈奕雯为人物中心展开叙事。在时间表达上有意展现了“大历史”与“小叙事”的交融;在空间建构上以地图学的知识,通过空间位移推动故事发展,通过空间区隔表现空间政治...
[阅读全文]
2023-06-13 08:45:02
《野望》:时代变迁中的“新乡土叙事”
我不熟悉付秀莹生活过的那个村庄,但我相信她曾经说到的关于村庄的“疼痛”。我这一代人离开村庄后,也时常在抚摸“疼痛”,这是所有游子共同的感受,在这种复杂感受中,“疼痛”的涵义已经超出字典的解释。我离开时,村庄正处于开始变化之际,付秀莹这一辈人者是在村庄已经发生变...
[阅读全文]
2023-06-02 09:54:56
从具体出发,超越具体——评电视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
正如当年那个小学生在给库尔班的信中发出的疑问,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或许同样好奇:库尔班大叔为什么要去北京见毛主席?他为什么会三番五次骑着毛驴踏上远途?他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这样做?电视剧《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就是从回答这一连串问号开篇的。《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
[阅读全文]
2023-05-22 10:18:39
王文静:先锋写作的证明题
《黑眼睛》是刘建东“师徒”系列中篇小说的又一新作。从早年的《减速》到近两年的“师徒”系列中篇,刘建东执著地走在先锋文学从形制到内涵的探索和突破上。《黑眼睛》不仅没有因为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流畅的情节脉络削弱其先锋性,反而在叙述的褶皱中闪烁着经典的光芒。炼油厂工人骆...
[阅读全文]
2023-05-15 10:17:06
吴佳燕:探寻那些看不见的生活与内心
赵志明的小说至少有两套面孔,一套怪异神秘,引人侧目与遐想;一套细腻写实,让人亲近与共情。这与他独特的写作路径有关,他一方面对历史传说、志怪传奇以及传统文化的神秘部分进行着现代演绎与“故事新编”,一方面用白描的手法洞察现实日常与人心幽微。《看不见的生活》无疑属于...
[阅读全文]
2023-05-04 09:36:03
来燕:除却 “三真”不为文
我这里所说的“文”,是指散文(包括随笔)这一传统的文体,不指小说、报告文学、纪实类的文体,更不包含诗词。近年来,陆陆续续写了一点散文随笔包括非虚构的作品,也陆陆续续在报刊上发了出来,也得到一些朋友的关注。有关注文坛的记者朋友让我谈点什么。正像我在出版第一本散文...
[阅读全文]
2023-04-27 09:09:54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深处的回声》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思想的地标,但凡对中国的未来、现在和历史有所关注的人是绝不会对鲁迅视而不见的。者用学术阐释鲁迅、艺术家用想象来还原鲁迅、作家用情感来歌颂鲁迅,而“行者”则用自己的足迹和生命体悟鲁迅。刘德安就是这样一位“行者”,他新出版的《历史与灵魂深处的...
[阅读全文]
2023-04-19 08:44:58
在军事文学领域不断开掘——陶纯小说论
如果从1986年在《青年作家》上发表短篇小说《愿望》算起,陶纯进入文坛已逾30年。纵观陶纯30余年的创作,抛除其中10年左右时间他进行影视剧本创作外,20年里,他发表了300多万字的小说,大部分是军事题材的作品。众所周知,军事题材包含两大块——战争与和平时期的军营生活。说句...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推荐资讯
大法无法―-读梁楷
崔曼莉:《浮沉》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
欧阳杏蓬――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见证者...
欧阳江河:诗歌是我感知生命的方式...
周国平:寂寞是写作者的宿命...
央嘉措的诗与情:一代神王的爱情幻灭...
第三届广东诗歌节暨首届深圳诗歌节综述...
西川:写作沸点不提升就会废掉...
友情专稿:马莉:中国诗人肖像昌耀...
剪纸和灶花――诗人赵丽宏绘画、书法逸...
为野生的中国立传――评《大秦帝国》...
莫言:土,是我走向世界的原因...
北岛:不管时代怎么转型,诗歌都应该也...
贾平凹:为它一痛17年
当前文学的四种审美误置
热门资讯
陈增励:一片丹心风浪里
李昌杰:浅论《九天贡胶》的对比艺术...
董华:卜一诗作的悲悯情怀——读《花...
润之风雨:从独库公路贯通到新疆舞的...
黄秀峰:新质生产力语境下宁阳凤凰山...
马国顺:姚凤明先生长篇小说《淮商传...
路忠强:七彩风铃伴人生——读孙龙强...
《诗探索》专访||诗人吴玉垒...
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
王树立:故乡的诗魂·故乡的云——读...
与鲁迅同游:评刘德安的《历史与灵魂...
李木生:《鲁迅评传》自序...
龙洋:刘合军诗作《鸭子的时光》延伸...
刘合军:诗意与画面的立体呈现 ——读...
张笃德:新工业诗歌应有的样子——从...
于坚:还乡的可能性——从诗的蓝调开...
郭宝亮:批评是一种有思想的生产...
重点推荐:当前阶段的散文观察...
贾想:“土的写作”与“风的写作”...
徐勇/郭良干:“第二个结合”的“中国...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