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徐晓云:撰联片想
    徐晓云:撰联片想
    • 作者:徐晓云 更新时间:2025-09-10 06:37:06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681


    昨天下午,原吉安晚报主编胡予群同学,嘱我为电大中文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撰写一副对联,有些忐忑不安。

    记得,我们初考电大,门槛蛮高,有点宁缺勿滥的意思。

    1982年3月,首届电大中文招生,逾千人在吉安二中连考两天。文科四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理工科,也考四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放榜了。文科第一名,是路灯管理所的欧阳志强,他是老三届的,后任工商联主席,属厅级干部。

    第二名,便是鄙人,有档可查。

    当时,我是木匠,后转行做了采购员。少读几年书,但也看过不少书,倘若,文科高考,不考数理化外语,我的自信满满,很干脆回答:985,非我莫属。

    其实,我们这批人成家工作后,再去学习,挺不容易。

    我想说说,身边一个逆袭的例子。

    刘传贤同学,原是永叔路吉安丝绸商店的售货员,不甘心卖布,自学英语转行做老师,长年累月,拥书早起,苦读苦背,借抄英语书,逐行阅读整本英汉词典,完全以此为乐,实力不输科班学子,脑瓜里几万单词,或连做梦都在默学默记。

    他,在吉安七中(白鹭洲中学)教高中英语时,我们是新村邻里。

    站在我家木槿花篱笆墙外,他一边谈着同事语文老师王新民(我的朋友)的趣事,一边怂恿我去吉安八中教语文,从而,我的人生也拥有四年中学语文老师的经历,真是值得,很是感激。

    可惜,我没有坚持下来,后来,搬家了,两人再无联系,传贤同学,历经坎坷,一路放歌追梦,退休时,已为井冈山大学的英语副教授。

    他,成为大学教授的消息,我是从文联主席刘英敏采访他时得知,说,刘传贤教授叙述红军九打吉安时,毛主席在源源布店进出,其父,正是布店伙计学徒工。

    当初,卖布的,竟然成了教授。

    当你了解传贤同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很自然感觉,教授之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实至名归。

    其实,社会上也没有“当初”一说。

    当初,钱穆,还是店铺的学徒,当初,吴昌硕,还是伙计,齐白石还是木匠,当初,汉高祖刘邦还在杀猪卖肉……

    同学群里,各行各业,身处逆境,奋力拼搏,在各种岗位上,逆袭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不乏教育专家、诗人、厦大硕士、博士、教授、省政府秘书长、政协副主席、局长、院长、主编,以及书法、摄影、石艺、绘画、音乐人才,应有尽有……

    我属小字辈,还出任了吉安地区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聚会通知》中,有几句话,忒阳光,忒切意,忒喜欢:我们沐浴着党的光辉,唱着春天的故事……,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你看,群里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这副联,还真不容易撰写。

    格局小了,掩抑不住同学身上的点点光辉,写大了,又流于空泛,而失去了联味。

    有副述怀联云:随时纵论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想想,我还是往大处写,写几句豪迈的壮语,写出一点,我们这辈人历经磨难,大器晚成,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气势来。

    奈何眼高手低,不能致,但心向往之。


    故成联:


    题电大中文同学毕业四十周年


    弟子三千乎,阶梯教室,放怀天地;

    同窗四十矣,翰墨精华,纵论古今。


         注:人忒多,上课的地方是阶梯教室。

                                                2025.9.5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