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它默默无言,却深邃似海;它不事张扬,却高大如山。这便是父爱,一种默默无声的力量,一种广袤无垠的温暖。
父爱不像母爱那般细腻温和,却坚实厚重,似一缕阳光、一阵清风、一股溪流,当你孤立无援时,给予阳光般的温热;当你不知所措时,让你看到朗朗晴空;当你遭遇瓶颈时,让你奋勇前行……
岁月是如此的冷酷无情,它总是悄无声息地,带走众多生命,也让人逐渐老去,就像如今的父亲。人越长大似乎越爱追忆往昔,从小就听父亲讲,他出生于宁夏海原县的一个富裕家庭。太爷爷去世后,爷爷带着太祖母、奶奶和他,还有全部家产,前往康乐县胭脂镇马集村投靠亲戚。嗜赌的爷爷将带回来的家产挥霍一空后,便抛下太祖母、奶奶、父亲和年幼的叔叔,到甘南州合作市另组家庭。无助的太祖母婆媳俩,把生活的重担交给唯一的“顶梁柱”——父亲。为了让叔叔和我们兄妹能够上学,父亲放弃学业,种庄稼、开磨坊、办油坊、搞运输,维持一家的生计。而叔叔也很争气,成为村里为数不多考上中学的人,从一名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兄妹们也都陆续参加工作,有了好的归宿。说起往事,大家越发敬重父亲为家庭奉献的一切。
时光,在我童年的指尖、无忧的校园、平淡的工作间流转,在我不经意的思绪里一点一滴消逝。小时候,我喜爱看书。于是,父亲买了些连环画,让我在集市摆书摊,自己挣钱交学费。与奶奶一起生活的我,心中时常埋怨父亲对儿女的偏爱。假期摆书摊、放学挖野菜,我的书摊越摆越大,课外书也越买越多。父亲督促我:“要发愤读书,书中有光明,有真理,有大千世界。”虽然那时我还处于懵懂状态,但也能粗略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现在想来,正是父亲这种“随性”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我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每当看到子女花钱大手大脚时,父亲总是责怪我没有像他一样教育子女。
思念是一种美妙的孤独,也唯有在思念的时候,孤独才显得格外美妙。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哀愁,是一种甜蜜的怅惘,是一种温馨的苦痛。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缅怀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无尽的思念中,人的情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十七岁那年,我应征入伍。离开的那一刻,父亲、母亲和奶奶哭得泪眼朦胧,父亲拉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父爱如山。到了部队,我们顿顿吃米饭,吃得直恶心。为此,父亲让母亲炸馓子、炒豌豆寄给我。吃着家乡的美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入伍第二年,我回家探亲,父亲带我到饭馆吃了最为奢侈的手抓羊肉,并说了些掏心窝的话,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爱的质朴。服役三年,我和父亲的书信足以装满一个纸箱子,那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字里行间,既有父子间的牵挂与祝福,也有对军旅之路前行的坚守与执着,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柔肠寸断,潸然泪下。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父亲总是那个默默支持我的人。每当我遇到困难,他从不直接帮我解决,而是鼓励我,让我自己去面对,去克服。参加工作后,当我采写的新闻稿件、创作的文学作品刊登于报刊时,他总会做我的第一个读者,家里来了人便拿出来展示。当我主编的志鉴、编著的书刊出版发行后,他总是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向村里的人夸耀。在他心中,我已是家族乃至村里稍有知名度的文化人了。成长的时光里,我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伸出触角感知世界,不断构建三观。长大后回望父亲,他与这个文明又充满人情世故的世界,有时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脾气暴躁、太执拗,他还有些自负……尽管如此,我对父亲依旧爱得深沉。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晓父母恩。”自己做了父亲后,才真正明白:当初父母为何宁愿饿着肚子,也要让我们兄妹吃饱;宁愿自己衣衫褴褛,也要想法让我们穿新衣;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愿让我们受一丝委屈!此时,我真正体会到父爱如山的艰辛与无私,原来人生的每一回,都是一次生命的眷顾。
马晓春,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西藏拉萨市作家协会会员,临夏州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临夏州作家协会理事,《暮雪诗刊》执行主编,《诗文化》签约作家,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
先后在中国作家库、中诗网、学习强国、《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中国文化旅游网、《甘肃诗歌》《拉萨河》《甘肃文史》《甘肃史志》等,发表散文、诗歌、新闻93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作品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至第四届“六世情歌杯”仓央嘉措国际诗歌仓央体优秀诗人奖和实力诗人奖。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8部,编辑《稼轩祖籍 人文康乐--2023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等,编审志书年鉴和行业志鉴15部。 著有《划过指尖的流年》等诗文集4部,主编《康乐》刊物8期。作品入选《炊烟飘过的记忆》《再论中国花儿》《甘肃历史学术研究论丛》《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花儿艺术人生》《河州记忆》《印象临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