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20-07-20 08:42:14 郑永涛:仲夏书
    兰竹兄:仲夏时节,又入汛期,天气闷热。在这烦躁难耐的夏夜里,一个人走了许多的路,心中的躁动方才平息了一些。走在路上时,想了一些事,梳理了一些思绪,总想找人聊一聊,第一个便想到了你。但此时已是子夜,不便打扰,忽然就想到了用书信这种古老的方式倾吐一下,向你传达一下...   [阅读全文]
    2020-07-20 08:30:27 汪葆夫:怀念一个女人
    平生第一次深深怀念一个女人,是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十来岁的样子,是我心灵深处从不示人的一隅隐秘。那种牵肠挂肚、引颈悬望的思念,就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的煎熬,默默地、孤独地,不能分享,独自承受。这个女人,并非我的至亲骨肉,也非亲朋好友。她在我生命中,只是一个匆匆过客,...   [阅读全文]
    2020-07-17 09:25:14 郑苏伊:家风的力量
    1992年8月16日全家欢聚为臧克家夫妇庆金婚。前排左起臧克家、罗文雯、郑曼、臧菁菁,中排左起罗连陞、郑苏伊、乔植英、臧乐源、臧乐安、汪本静、臧小平,后排左起臧田、王小彬、臧耕、臧小龙、石兰。我家有兄弟姐妹四个,两个哥哥为父亲臧克家的前妻所生,姐姐与我是母亲郑曼所生...   [阅读全文]
    2020-07-16 09:59:37 任文:霜降之夜
    10月份的最后一周,我和几位同事又到城郊北塬村去扶贫。北塬村位于陕西省洛南县。从城西上北塬村有条公路,不时有来往的车辆缓缓从身边驶过。晨雾笼罩着天空,能见度较低。上北塬是一条盘旋的路,骑自行车上坡吃力,我便推着自行车上塬去。走上塬顶,出了一身汗。眼前的雾霾逐渐退...   [阅读全文]
    2020-07-16 09:58:07 胡容尔:琥珀般的盛夏
    “赤日炎炎似火烧”。入伏后,酷暑游走,遍地流火。走在街头,汗流浃背,人像汤圆一样,在热汤里煮着。空气中似有一张滚烫、黏稠、湿重的大网,将人的整个身体挟裹进去,令人无法挣脱。就算躲入空调房中,虽体表温度下降,却难解内心的灼热,口干舌燥。不如与童年的夏天相遇,回忆...   [阅读全文]
    2020-07-15 12:12:53 安雷生:镰刀
    镰刀岁月,故乡的眷念。那么亲切、和蔼,那么谙熟、练达,那么值得回忆。而我将继续保持着恒久的仰视,以一种庄严而神圣的虔诚。弯月似的镰刀静静地趴在墙上,像憨厚的父亲累了暂时躺下歇息。那些如火如荼的日子,始终星星一样粲然萦绕着它的身世,依然让它的梦充满着骨性。满披风...   [阅读全文]
    2020-07-13 08:36:39 盛宠:追光无路 我自成灯
    “比寻找温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盏灯火。”漫画中,两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上驶向远方的灯塔,灯塔微笑着注视它们,却在心底里为它们道出了文首所引的忠告。飞蛾扑火,是追求温暖却死亡的悲壮;腐草为萤,虽生于浊物却展现了生命的价值。与其求助外力,效仿他人,不如转而内省,...   [阅读全文]
    2020-07-08 09:39:52 阿蛮一:半山溪云的缪家
    缪家位于招虎山深处,笔架山西麓,是一个仅有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缪家有个民宿,起名“半溪山云”,慕名已久,在这个周末和几个朋友相约去那里吃樱桃。周末小雨,山路蜿蜒。一边是栽满了果树的梯田,一边是云雾弥漫的山涧,透过雨丝,能看到山下几个盘旋的弯道,在葳蕤的绿色之...   [阅读全文]
    2020-07-01 02:50:45 郑永涛:父亲的“7.19”救灾记忆
    我的父亲叫郑梦林。我们家出了三代军人,父亲是第二代。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在驻津某部服役,当了四年的通信兵,练就了过硬的军事本领,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军事素质突出,退役后到肥乡人武部成为了一名民兵教练员。在训练了一批批优秀民兵的同时,也多次在上级军事大比...   [阅读全文]
    2020-07-01 08:18:32 蒺藜秧也开花
    一有一阵子,给自己起了个昵称,“疙疤秧”。疙疤秧是华北平原乃至东西南北各地常见的一种草,一种野草。之所以对它情有独钟,是它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惺惺相惜。无论遭受人类鞋底的踩踏还是马车轮汽车轮的碾压,眼看着它们成了一片只剩光杆儿的枯草了,过几天再看,又有新芽新叶生发...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