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在场
理论在场
百家争鸣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20-09-07 08:26:57
杨陈婧婕:生命的圆
圆周率是没有止境的。我看着白纸上的一个圆,光滑,端正,呈现几何最美的图案。圆很奇妙,它的起点即是它的终点。而其中永无止境的π,却无法在圆中找到它的位置。圆在纸上一圈圈地循环,将自己绕成了一个有尽的结,而不是无限延伸的直线。或许,人生也是这样。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
[阅读全文]
2020-09-07 08:16:09
郑永涛:苦累
苦累是我的故乡冀南平原一带以及石家庄一带介于菜肴和主食之间的民间小吃,因是受苦受累的穷苦人吃的,故曰苦累,有的地方也叫不累的,学名蒸菜。在食不果腹的饥荒年代,人们常常将野菜掺上玉米面或白面蒸成苦累来吃,既可当菜吃,又能当主食充饥,是十分实用、非常接地气的一道菜...
[阅读全文]
2020-09-03 11:01:02
马德居:江城心语——惜别泪水注大江
江城的山,江城的水,江城的山水真正美。战友的情,战友的心,战友的心情实在真!二零一八年度陆军第六十一师防化连第四届退伍老兵武汉聚会经过三天喜悦相见、携程参观、促膝交谈后,将要在四月二十二日结束了!战友们将要告别新识的江城武汉,分赴各自的故乡、单位和居住地,开始...
[阅读全文]
2020-09-01 01:34:10
王继怀:人生如点灯
父亲指着煤油灯对我们兄妹说,其实做人跟点煤油灯就是一个道理,只要煤油不尽,灯光就不会熄灭,做人也是这样居住在繁华的都市,每当白昼已尽,城市里华灯璀璨,凭窗遥望浩瀚银河里闪烁不定的星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儿时乡下的老家,想起老家散发着桐油清香味的木板房,想起木...
[阅读全文]
2020-08-26 09:33:09
王丽娜:七夕,我们不只说爱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又到七夕,又到婉约浪漫时,中国的传统节日,像七夕这样充满爱情色彩的节日,实在是少之又少。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也被演绎成诗歌、小说、戏曲等,在星桥鹊驾中弥漫着暗香。也许因为爱情是世间永恒的主题,所以七夕在历代演变中关于爱情的功能被无限放...
[阅读全文]
2020-08-19 09:37:52
临水而居的旧时光
小时候,我家屋前一个池塘,屋后一个池塘,童年少年的悠悠时光似乎都是波光粼粼的,屋后的半亩池塘水很是清澈,有源头活水,是我家和几户邻人的饮用用水,这池塘成了大家日常洗漱,洗涤的公用洁具。夏天,一早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搭上毛巾,带上牙膏牙刷,然后蹲在塘边的粗木珠...
[阅读全文]
2020-08-12 09:06:51
冯雁军:城市的灵气
漫步在欧洲城市的大街小巷,抬头可见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路灯、长櫈、邮筒、路钟、路障、消防栓、电话亭、公交站……它们创意独特、设计精湛,使得这些平常普通的东西无不充满灵气,成为城市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路灯。英国伦敦街头一酒吧门头上的路灯,灯罩是黑色的,似一款...
[阅读全文]
2020-08-11 09:54:21
刘建芳:乡村女教师
许多时候,我会一个人静静的,想念我的老师,一位二十多年前教过我一年小学的乡村女教师。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读的小学是村里的祠堂改做的。至今我还记得那油漆斑驳的屋椽,乌黑的供香桌,青砖地面,石板天井,还有门口那两条竖起叫秀才柱的石柱子。走进大堂里面,着实让人感...
[阅读全文]
2020-08-11 09:51:07
萧劲风:蝉说
蝉作为圣物,又名知了,以根系叶茎的汁液为食。生在地下二到三年,破皮蜕化,最后跃出地面,爬上林丛蜕化为成虫,欢歌求偶,产卵于枝叶间,然后随天气转寒,卵随风落地后入地层越冬。雌雄成虫在世间存活仅70天左右,即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轮回。因此,在佛教论述中蝉与禅相通,为高德...
[阅读全文]
2020-08-10 10:33:41
愚得:古稀军垦
忠良一早发来“七月已过,八月你好”,这八一问候,使人想起在军垦部队时候还过的建军节,那时候军垦兵们确认自己是军的一部分,“我是一个兵”唱得响亮,相关任务完成得优秀——哪怕是到干渠去破冰通水忙春播时候——有这生活印象但时间不好落实了,虽然不好落实,但军垦也是军的...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薛立全:南老井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黄爱华:生如土豆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成拾:伤残以后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8)母女论父夫...
安玉琦:咏柳
李昌杰:中药材礼赞
安玉琦:芙蓉树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3)郑伯克段兄...
王慧明:孔子在民间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6)假托饥荒抢...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