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2-08-06 02:06:43 万太军:高山上背柴
    人常说,农家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在首位。村里人也说:天下准备天晴的鞋,天晴准备天下的柴。足以说明柴禾在农家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总之一句话,就是啥也不缺,总得煮熟了吃吧。小时候,只有县城里通电,也是当地小水电站发出的电,电量不足,灯泡就像燃起的火柴头...   [阅读全文]
    2012-08-03 04:09:39 刘杰:“混事情”的幸福时光
       [阅读全文]
    2012-08-03 04:06:21 张正望:为文与做人
    </H1>做文章不易,做好文章更不易。然有几类虽然堂而皇之地冠以中华文字的东西,我却以为其应不为文章的:一是厕所里“蹲客”无聊之时于墙壁上留下的无聊之言,虽有人鼓噪为“厕所文化”,然其终生只能在秽臭中与蛆虫为伍,多为人所嗤之以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不能算作文章的。二...   [阅读全文]
    2012-08-02 03:04:38 戴高山:这些悲凉的文事
    <!--{图片1显示}-->1.某天,闲来无事,百度一下自己。发现有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了,并未收到样报、样刊。当然,更别说稿酬了。后来打开看了一看,想借此兴师问罪,但随即又关上了网页。心想,如今的文章能上到传统报刊杂志,确实很难。一些报刊杂志能给你发上一二篇文章,概是因为...   [阅读全文]
    2012-08-01 03:00:31 谭平:烟笼宋水,袅袅我心
    <!--{图片1显示}-->  冬寒颤,盼春归(一)    潇潇寒水,清清见底,石胖水瘦;凄凄山林,寒气缭绕,叶黄鸟藏。颤颤寒意盼春来,山啸鸟鸣更清脆,宋江河畔人影攒,冰消水暖腰带闪。  悠悠宋江水,碧水向东流,清流潺潺,亲亲我心。  冬去春来,春之声,鸟之语,唤醒了沉...   [阅读全文]
    2012-08-01 02:09:02 谢勇:多几个崔永元多几份艺术正能量
      与某些人们热切盼望的变革相比,培育社会土壤也许才是更完整更重要的。而在这一培育土壤,建设社会的过程中,艺术家、知识分子、意见领袖本来就应该,也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最近有两个词火了,一个是“北京精神”,一个是“正能量”。这两个词都出现在不久前的那场大雨中。...   [阅读全文]
    2012-07-31 02:02:06 欧阳杏蓬:稻子
      我们最熟视无睹的,除了山,就是稻子。山在屋前屋后,躲不开也逃不了,于是矗在心头,熟悉了那些顺来顺去的路,山离生活就逐渐淡远。门前田亩里的水稻,每年都要抢收抢种,却没有像父辈经历过饥饿,每天饱食终日,忘记了粮食是生存之本,对那一原野的稻谷,心里只有畏惧劳作的...   [阅读全文]
    2012-07-31 02:00:50 朱江:内心的河流
    1直到那个下午,才想起:“清朝的时候,我家就住在这里,祖辈都是船工,红军来时,我们这里住有三家人,住贵州的那家姓张,是汉族,名字记不得了,贵州的厘金卡就设在他家,现在搬到云南玻璃坳去了。住云南的一家叫罗文光,已搬到德胜公社去了,现在汪滩落龙关划船。住四川的就是...   [阅读全文]
    2012-07-30 04:07:54 施泽会:乡村放牛的父亲
    他拿着一本书,身边有五六头牛,牛儿低着头,尽情地吃着青草。天上下着小雨,他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他是在牧自己的童年,牧自己的中年,还是牧自己的老年?我就不知道了,也许他在牧自己的老年,因为他已经有六十岁了。我看见他在翻阅一本书,是一本《水浒》,在我的心里,我对他...   [阅读全文]
    2012-07-30 04:00:54 薛宏金:国家牡丹园中赏牡丹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