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2-07-22 03:08:59 解永光:海底隧道三行记
    胶州湾隧道通车后,2011年7月14号我们有了初行,还写了一段初行记。记了“青黄隧连”后,自己第一次走隧道过海。隧道开通以前,黄岛到青岛,要坐轮渡。起早赶晚,顺利要用两个小时。如果雾大风大不通航,绕行胶州湾公路需要两个半小时。现在行隧道,10多分钟可以通过。据青岛晚报...   [阅读全文]
    2012-07-22 03:06:51 高凤燕:狗狗纠纷
    其实,事情已经过去多日了,但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掉这件事,就像咀嚼过一片槟榔后的胸闷咽堵,想畅畅地说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o:p>“吱——”一声尖利的刹车声划破了寂静的早晨,原本清新又诗意的街道...   [阅读全文]
    2012-07-20 03:13:13 孙一寒:端木蕻良笔名与家乡的关联
       [阅读全文]
    2012-07-19 10:02:28 一款内画瓶
    </H1>有些事让人眷爱,在自己的世界回味昨日余香,有如流水眷依亘古挚爱,也许这本身就是人们对人性认知抽茧剥丝后的回归。前些日子在京,友送一饰品,很小巧,很清雅,也很喜欢。饰品为内画瓶。说来可笑,从小到大,对饰品一类的小东西自己一直没什么喜好,也就更谈不上对内画瓶...   [阅读全文]
    2012-07-18 04:17:09 唐三伏:永州的宝塔
    </H1>塔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形式,有着浓厚的宗教和民俗气息。国人喜欢修塔,各地都有塔,如果算起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应该“凡有井水处”,皆有宝塔。塔的形制各不相同,用材也不相同,而能保留下来的多为砖石塔。不管各类宝塔的最初作用如何,但最后都成为了地标性建筑。从潇...   [阅读全文]
    2012-07-18 03:00:29 薛宏金:再游少林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产品非常贫乏,电视尚未普及,更谈不上网络、KTV、DVD了,看电影则成了部队官兵主要的娱乐方式。记得1982年秋,香港拍摄了一部名震中外的电影《少林寺》,让我第一次从银幕上见识了少林寺。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创建于公元496年(北魏太和二十年)的少...   [阅读全文]
    2012-07-17 04:02:08 寂寥:扶桑花里升腾着火焰
       [阅读全文]
    2012-07-17 02:13:27 凌仕江:西藏的石头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这是诗人海子**前,对西藏的吟咏。在此之前,我只感觉海子是个热爱西藏的人,他心甘情愿地把西藏当作自己对故乡的倾诉。可西藏这块精神高地并没有听懂他的热情与忧伤,但作为世界最后一块圣灵充满的净土,西藏的确承载了诗人们太多的想象与乡愁...   [阅读全文]
    2012-07-16 02:29:47 王开林:无法买断的春天
    四年前,她刚刚二十岁,还是个羞怯的女孩,与你谈话时,脸红红的,秀气的眉眼总不敢正对你的目光。后来,她独自一人去特区闯荡,你着实吃惊不小;再后来,她已在事业上斐然有成,你仍然将信将疑。现在,她抽身入京,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却是真真实实的消息。重逢时,你们如老...   [阅读全文]
    2012-07-16 02:07:58 秦岭:如此这般的女子
    好一个李家的女子,这般的成了文学的李晓东。  当语言可以在质朴与华贵的小径自如转身,文体可以在古风与时尚的篱笆任意跨栏,叙事可以在饱满与疏离的河沿若泊若离,审视李晓东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说到底,李晓东是文学女性的另一种样子。  散文集《花事·人事》只是她文学整...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