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2-11-21 08:48:07 潘志远:水文化一瞥
    也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古老的东方文化,就是一部水的文化。它溢着水之形,激荡着水之声,闪耀着水之光芒。“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古老的歌唱,宣告了爱情在水之湄诞生。这首怀念情人的恋歌,情深景真,风神摇曳。虽时过二千五百多年,依然挟着水之流韵,...   [阅读全文]
    2012-11-21 03:30:26 张礼:李叔同与弘一法师
    <!--{图片1显示}-->  简介:曾用笔名:雪克、北子、流水,曾于《诗歌报月刊》《民族文学》《鸭绿江》《诗人》《作品》《绿风》美国《新大陆》台湾《葡萄园诗刊》《创世纪诗刊》《心脏诗刊》香港《文萃》《《春风》《滇池》《诗林》《边疆文学》《时代风采》《世界诗人》《青春》...   [阅读全文]
    2012-11-20 04:05:57 翡羽尘:江山故宅
       [阅读全文]
    2012-11-20 04:03:13 欧阳杏蓬:东干脚的五月
     这里的五月,是日历上的日子。按我爹的说法,这五月介于农历三月末四月初。村头河边的杨柳的叶子刚青过来,在阳光里嫩得很照眼。河里的水流也丰腴了,水草都被淹到叶尖了,水的流声如风穿珠帘。我在伸进河水里的涧石上蹲下来,看到了自己投射在水面上的一团模糊的暗影,在水里却...   [阅读全文]
    2012-11-20 12:23:04 孙守名:沉淀在记忆深处的那座楼
    我在暮色苍茫笼罩下的现代气息浓郁的村庄中,独自找寻消逝在人们记忆深处的那座浅灰色的孙家楼。这座名叫孙楼的村庄四周星罗棋布地装点着好多大小不等的村庄,周庄,李楼,杨庙,湾里,仝庙,杨庙,胡集,黄堆集,李庄,南孙楼……我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坐在阳台的竹椅上,看着漫天...   [阅读全文]
    2012-11-19 04:16:44 刘丽娟:村庄空了
    </H1>  也许是生长在农村的缘故,对故乡的依恋、对农村的情感,随着岁月的增长像发酵的陈酒越来越浓。在外求学、工作20多年,可家乡依旧是令我感到温暖的地方。它是我的衣胞之地,无论岁月如何磨砺,乡音依然融在我的皮肤和骨子里。暑假赋闲或者逢年过节,总像往年一样,回到乡...   [阅读全文]
    2012-11-16 06:04:46 魏丹:站成一棵树
      对于一个渴望独自旅行的人来说,除了一个靠谱的指南针之外,只需要一颗充满勇气和力量、善于包容的心就够了。当你踏上旅途的时候,这颗心会带领你冲破风雪的密网,还将教会你如何享受太阳俯身而下的拥抱。对于《有一天》中的男主人公来说,最初的日子一定也是这么逍遥自在的。...   [阅读全文]
    2012-11-15 03:17:23 崔万福:母性的守望
    昨天接到姐的电话,她嗓音颤抖地说:“外甥女珍珍病了,要做手术!”家人老海听了后痴痴、久久地呆着,目光热烈而忧伤,像一条汩汩流淌的爱的河流,执意要去医院陪床。珍珍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体态结实,婚姻却不幸,漫漫岁月,带着遍布身心的创伤,忍着丈夫的叛离不道,带着一...   [阅读全文]
    2012-11-13 03:14:00 沈裕慎:巷城深处的朱自清故居
    <!--{图片1显示}-->扬州之行,看不完的奇山异水,品不尽的民俗风情,然而,最让我怦然心动感慨万千的却是巷城深处的朱自清故居。扬州的别称叫“巷城”,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是我心目中所崇拜的一方圣地。烟花三月的扬州美不胜收,“桃红柳绿迎春黄,一...   [阅读全文]
    2012-11-13 03:03:32 赵瑜:笑你笑我笑浮生
     微博的传播速度之快,几乎是在一分钟以内,可以传遍世界。然而,微博真是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发明吗?不,不是的。作家安宁用一部解读《笑林广记》的书回答了这个问题,她在《笑浮生》(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8月版)这本书的序言里写道:“我将《笑林广记》当成充斥了八卦绯闻和谣言的...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