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2-11-13 03:02:15 愤怒的棉花
    <!--{图片1显示}-->我陪同北京的作家朋友去观赏黄河入海口的“红地毯”。所谓“红地毯”就是一种叫做翅碱蓬的植物,在这个季节全身通红,生长成一片,远远看去像给大地铺上一层红地毯,其美名由此而来。我从被水泥包裹的城市再次畅游于一望无际得鲁北大地。农历九月中旬,高高得防...   [阅读全文]
    2012-11-12 09:08:21 吴墨:真是令人叹羡的行当
       [阅读全文]
    2012-11-12 06:27:32 中国·俄罗斯写实油画展小记
    周日晚上,青岛电视新闻报告了一次油画展开幕情况。第二天(11月5日)上午,赶到出版艺术馆看《2012年俄罗斯油画展暨2012年中国·俄罗斯写实油画展》。150多幅油画,除了楼下三个展室和前厅之外,二楼环楼走廊也挂满了。我多次看过俄罗斯油画展,有时看学院派的。前言里说:自2002...   [阅读全文]
    2012-11-11 08:56:21 孙守名:那一束温暖的阳光
    读丹麦作家舒泰琪的随笔,对他叙述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年幼时不慎落水,被途经此地浪迹天涯的洛姆大叔救起,三十多年后他仍对此事念念不忘,终于在四十岁的那一年,徒步寻踪去找寻洛姆大叔。等他在沙漠的边缘发现洛姆大叔时,救命恩人已经变成了一堆白骨。舒泰琪痛不欲生,...   [阅读全文]
    2012-11-11 05:07:45 卜献华:一块长城砖的深处
       [阅读全文]
    2012-11-09 06:01:11 雨馨:与我的河流对话
      这次三峡行,也许更多的,是和我的河流对话。  独自行走在路上,学会褪去城里书斋的肤色,把芜杂无章的感觉放下。整个冬天我都在风声里写字,每天奔走在图书馆、博物馆、抗战遗址、中山古镇、双桂堂寺院、天坑地缝、中山三路的僻静街巷……我在我熟悉的城市孤独地迷失,又找...   [阅读全文]
    2012-11-08 04:29:38 市场
    城市的生活秩序是相对稳定的模式,比如早晨。城市的早晨,一般是一天中排泄热能、吐故纳新的最佳时段。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早起的人,你会发现秩序的手刚一打开门,街道、公园、空地,很快就有了人的形影。三三两两,渐渐扩散,很快成为一群,或几团。有端着姿态执着地走着的,是直奔...   [阅读全文]
    2012-11-08 04:01:48 李德乾:远去的永修师范
    <!--functionpub_date(yyyy-MM-ddHH:mm)parsebegin--><!--function:pub_date(yyyy-MM-ddHH:mm)parseend0mscost!--><!--functioncontent()parsebegin-->  每个平凡和超平凡的人都会接受和习惯没有母亲的生活,但你能想象那数千曾经的读书人、如今的教书人永远失去母校的后半生的...   [阅读全文]
    2012-11-07 03:18:46 晓歌:看不见的手
    <!--{图片1显示}-->  我居住的楼房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结构简单设备陈旧,甚至连楼梯的扶手也损坏的不成样子。儿子就是在这样一座老式楼房里出生,并在这里一天天长大。当儿子能够独立行走的时候,老婆发现一个不容忽视得问题。楼梯扶手是用钢筋焊成的,上面固定上了反“...   [阅读全文]
    2012-11-07 03:13:02 任芙康:耐看的倾斜与平衡
      女作家彭名燕是很单纯的一队。她的洒脱,她的快乐,甚至她的稚气,皆自然本色,而无常见的加工。  没有任何预热,静悄悄地,她又出了新书,实在令人钦佩。我的钦佩不掺水分,因为钦佩她20多年了。“永葆革命青春”这句口号,原本大而化之,却被她实践得卓有成效。岁月的刀刃...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