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网站首页
文化中国
诗歌方阵
诗行天下
业界动态
新闻视线
诗歌高地
新诗
散文诗
古体诗
诗评
小说• 散文
小说
散文• 随笔
理论 ▪ 论文
理论在场
百家文论
主编评诗
新诗
古体诗
图书出版
出版成果
出版资讯
字画收藏
书法
画作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作品
名录
征稿
征稿
业界
书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全部资讯
小说
散文• 随笔
2014-06-10 02:13:22
解永光:寻访屯垦旧连
这次青藏行第二个事情是在格尔木到自己的屯垦旧连队驻地去看看。大的地名是河西农场,对学生们说是“到河西农场一趟”。农场早已解散,师团大单位都不存在,具体到连队,更不知啥样子了,从行在公路的车上远远看去,北边屯垦连队已经“穿越”屯垦,恢复成为不曾开垦的荒原,要看旧...
[阅读全文]
2014-06-06 02:00:20
宋树声:摸知了龟儿
我小时候在老家摸知了龟儿,既不是图玩耍,也不是卖钱,那时没有买的,完全是为了拉馋。因为一年到头很少见腥味,吃上一次知了龟儿,哪怕只吃几个,就算是吃上了肉,能过过嘴馋瘾。所以到了夏季这个季节,就像收庄稼一样,不能错过“农时”。只要是一场大雨过后,俺这一带,从西到...
[阅读全文]
2014-06-04 02:00:56
张礼:故乡的布谷鸟(外一篇)
有一种鸟,对村庄怀有深深的眷恋,它总是在村庄刚刚醒来的时候,把村民从睡梦中唤醒,它的名字叫布谷。在乡村,这种鸟是常见的,它隐在季节的深处,与村庄朝夕相处。有时在城郊,我们也偶尔能听到布谷布谷的鸟鸣。布谷,又名大杜鹃、杜宇、子规。体长约16厘米,上体纯暗灰色,尾黑...
[阅读全文]
2014-05-30 02:07:43
郭彦龙:我与清水有交情
<!--{图片1显示}--> “清水,古城,有山有水,民风质朴”,这是几年前我给朋友说过的话。 说起清水这个名字,让人倍感亲切,在外地人眼里,或许西北都是荒凉的一片大地,河流不多。但去过清水,你或许会有另一番感想。这座被天水人民形象的称作“后花园”的地方,有山有水,...
[阅读全文]
2014-05-30 02:00:11
陈莹峰:千秋屈子舟 万代离骚传
千秋屈子舟万代离骚传——端午节感悟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即“开端”、“初”之意。初五可称为端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诗人节、蒲节、天中节、重午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寓意丰富的神奇节日,时至今日,仍是中国人民中一...
[阅读全文]
2014-05-28 03:04:33
解永光:飞回格尔木
人一生中有些岁月在某处度过,就总会想着,想着再去。今年(2014年)五一休假,女儿从北京回来,协商好带我们一起青藏行——虽然准备不足,但还是同意孩子意见,回格尔木一行。5月4日晨4点45,亲戚司机强强即开车过来,上车速到流亭机场,女儿办完机票,5:30(约)母女去托运行李...
[阅读全文]
2014-05-28 03:00:32
赵畅:听闵惠芬拉二胡
5月13日上午,当我从报纸上获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二胡“皇后”闵惠芬因病于5月12日10时05分于上海逝世的噩耗时,我的心头便骤然凝集悲恸的云雾。心乱如麻,心雨淅沥,然闵惠芬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宛如眼前。 我与闵惠芬先生虽只一面之缘,但却记忆犹新,挥之不去。2010...
[阅读全文]
2014-05-27 04:08:17
宋树声:打麦场
有道是“累在田,喜在(场)园”。农家人“累”了一季或一年,庄稼成熟了,要收获了,这“喜”便自然而悄悄地落在了场上。也许是麦子的生长期长,还要越冬,粮种又属上乘,所以落在这打麦场上的“喜”尤甚。下一场雨更好,不下雨就挑水来泼,将原有的场园或利用一小块闲散地,先“...
[阅读全文]
2014-05-26 02:11:46
宋树声:荷包飘香
过去在家乡一带,一交农历五月,你若进村,会明显地闻到一种郁郁芳香的味道,就像从公共场所里跑到树林或河边呼吸到新鲜空气那样,同样有一种非常舒爽的感觉,这便是农家姑娘们开始缝制端午节时系在妇女们尤其是小女丫和儿童衣扣上的小荷包散发出来的香气。端午节戴、挂香荷包似是...
[阅读全文]
2014-05-22 03:00:57
萧爱兰:刘溪的冬至
<!--{图片1显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我更愿意一厢情愿地理解为冬天来了。 记得小时候,冬至前后要比现在冷得多,田塍上钻出点点冰锥,屋檐下冰凌垂挂,是真正的滴水成冰。我的老家柳溪,是个闭塞又安逸的小山村,晚上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于是在那些寒冷的冬夜,家家...
[阅读全文]
第一页
上一页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下一页
最末页
资讯导航
小说
散文• 随笔
推荐资讯
肖鹰随笔:赵本山的“低俗”...
臧小平:永远的战士(怀念臧老)...
叶庆瑞:听雨南山(外一篇)...
鲁敏:哥廷根随笔三则
冯骥才:进天堂的吴冠中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境...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麦家:势利的中国出版界(随笔)...
蒋元明:北碚雅舍会梁实秋
雷达:我心目中的好散文
重点推荐:不敢怀念海子
在平淡中活出幸福和精彩
父亲,心中永远的太阳
热门资讯
哲夫:有些作文题体现出人类意识与环...
随笔:一个作家的劳动可以有多体面?...
荆墨:沈从文的凤凰城
邢体兴:大河星空
胡福强:白马河的传说
王锋:油画新疆
王慧明:孔子亲民思想的知与行...
路忠强:想劝陶渊明去做官...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2)幽王烽火戏...
名家艺术谈——王超:翰墨伴一生 · ...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9)孔父嘉托孤...
王树立:粗笔淡墨书乡人
李学斌:春秋战国故事(1)姜太公直钩...
胡福强:刻在骨子里的朴实...
莫砺锋:黄州何处觅东坡
刘伟:"扁担女孩"走红带给我们的教育...
李木生:孙犁的妻意
赵顺年:青春的标本——《凡梅》序言...
安玉琦:读《张炜文集》随想...
魏敬尧:向光而落 向心而生...
会员协议
法律声明
CopyRight 2008-2025,dfwxw.cn,Inc.All Rights Resered 站长信箱:chinadfwx@126.com
鲁ICP备2021022331号-1
主办:东方之光文化传播中心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地址:山东济宁市金宇路60号百丰大厦917 ● 邮编:272000 ● 电话:0537---2165917
总编辑:卜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