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5-03-02 03:29:21 孙守名:枕上诗书闲处好
    我抱着一摞书步下台阶走出图书馆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熟识的学长。三两句寒暄后,他便指着刚与我擦肩而过的老者说,那位便是刘乃昌先生。我颇为诧异,转头过去,只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灰呢子大衣,鸭舌帽,还有不疾不徐的步履。这大概是二十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刘乃昌先生早已...   [阅读全文]
    2015-02-27 05:42:12 宁新路:柳母
      柳的韵味,是女人的韵味;柳的神态,是女性的神态。  我在柳下长大,记事时知道的树,是柳;至今迷恋的树,是柳。柳的妩媚与柔情,恰是母亲那纯朴与慈祥的神形。  家乡是柳的国,院落是柳,路边是柳,湖河沟旁是柳,荒郊野外是柳。我记事时,也是记住母亲模样和柳树样子的...   [阅读全文]
    2015-02-25 05:29:17 宋树声:我和一位笔友姑娘的传奇故事
    2015年新年伊始,人们的心情正随时光向春节靠近的时候,一天傍晚,我手机忽然接了这样一个电话,铃响时:小方屏上显有“美国.加拿大”字样,我没管这些,照常打开接听。我问声刚喊出,那头的女声就回话了:“哇!S老师吗?我是小L,是义唐的小L!听出来了吧?”她因说出了地名,我...   [阅读全文]
    2015-02-25 04:25:52 万祖波:最是故乡年味浓
    年,是中国人的习俗;有了年,我们则懂得了情感;年,是亲人们的期盼,有了年,我们就可彼此团圆;年,是游子们的感叹,有了年,我们却泪流于满面;年,是中国人的特有节日,其中的味道早已流进了我们的血液中、骨髓里。要知道,不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新年是无法读懂的、无法理解深...   [阅读全文]
    2015-02-16 05:51:50 崔长平:窗外,那一丛美人蕉
    缘于唐诗宋词的浓郁情结,许久以来,我对古代诗人与词家所创设的一些意境和意象产生了深深的迷恋感。这些具有历史承续性、文化标志性和民族独特性的经典景物,已经内化为我的文学意识,成为我的思想语言和情感符号。譬如,青石小巷、黛瓦粉墙;草长莺飞、万树生花;曲院风荷、柳浪...   [阅读全文]
    2015-02-12 03:44:36 任海青:后海的大翔凤
      某个周末,我和几个同学同游后海,初秋的北京和风习习,后海一派安然,岸上扶柳依依。在那周围,有多个名字发散着民间古趣的老北京胡同,胡同里藏匿着好玩的好吃的;一溜溜载着中外游客的黄包车,以及着中装操京话揽客的车夫,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不留神儿还能遇见碧瓦红墙...   [阅读全文]
    2015-02-11 06:20:17 程进升:简单就好
    让城府从内心卸载,让烦恼从身边走开,打开尘封的心灵,舒展紧锁的眉头,让阳光照进阴暗的角落,消灭“细菌”滋生的霉斑,彻底清除那些痴心妄想、痛苦感伤,抑或贪婪欲望、罪恶邪念。做一个简单的人,心灵是纯净的,不会藏污纳垢;眼睛是清澈的、眼神是专注的,不会游离不定;笑容...   [阅读全文]
    2015-02-11 05:11:25 李成恩:蔗糖式的甜蜜
      古巴吸引我从北京温暖的书房坐飞机腾云驾雾,来到了哈瓦那,这是一次给我带来新体验的文学之旅。这次是应哈瓦那大学、古巴作家协会的邀请来古巴,虽然坐国际长途飞机很辛苦,但想起在古巴那几天快乐的时光,还是让人无限留恋,甚至想留在那里虚度美好时光。  来到古巴,首先...   [阅读全文]
    2015-02-11 05:09:29 侯建飞:写作是在找回家的路
      我常说,青年作者走上写作之路,除了要有天赋、生活和机遇之外,引路人尤其关键。我其实没什么天赋,文化浅底子薄,写作只是排遣内心苦闷罢了。与父兄决裂,告别苦涩童年,斩断一切与故乡的联系,这就是我的文学之初。从军后,像大多数军中笔杆子一样,我受到的多是庇护和宽容...   [阅读全文]
    2015-02-10 04:01:36 魏纯明:冬日的咖啡
    一杯咖啡,情意浓浓,新的一天,从咖啡开始。对于一般人人来说,咖啡不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在我们天鸿书业,公司给员工配上的咖啡机,给这寒冷的冬天带来丝丝暖意。其实,咖啡机在夏天就配上了,我喝茶多,喝咖啡少,没及时写写文章。有了咖啡机,我们的员工,不仅早上中午喝咖啡...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