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2014-12-02 05:27:28 解永光:花石楼下看海
    差一天11月30日,本月7日立冬,22日小雪。小雪之后一周,今天周末,冬天了,去花石楼下青岛“二浴”(第二海水浴场)走走步,看看海,看看人和风景。早晨读杜甫《遣兴五首》第一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焉知南邻客,九月猶...   [阅读全文]
    2014-11-27 03:16:58 王继伟:芦花枕
    那段令人魂牵梦萦的知青岁月,已经镌刻在我内心深处的记忆中。秋味渐浓,河堤旁,田沟边,公路两侧的斜坡处,婆婆娑娑的芦花荡漾在一片温煦的秋色中。每天晚饭后的黄昏,知青们就兴味盎然地淹没在深密的芦花丛中。晚归的鸟儿驮着一翅余晖飞快地划过头顶,伴着晚风的凉爽和田野的清...   [阅读全文]
    2014-11-24 02:59:24 郭军平:生活要多一点清洁精神
    居室不一定豪华,但必须清雅干净;案头不一定堆玉砌金,但器物必须摆放整齐;衣服不一定要多么华贵,但必须干净怡人。读书不一定要多么广阔,但内容必须精粹可口。生活纷繁芜杂,事情头绪如麻,但我们却必须守得住持身的雅好。凡类种种,多不可举。剥茧抽丝,归之为一句话:生活要...   [阅读全文]
    2014-11-24 02:57:55 宋树声:好想大雁
    童年记忆里,天上经常有排队飞行的大雁队伍,它们间隔相等,排得很整齐,多是排成“7”字形或“人”字形,且随时变化,还发出“啊——欧”的叫声。每到这时候,我们都不约而同地仰面朝天,连连地喊:“雁呀雁,排成串,吃个米,下个蛋,摆个镢头我看看。”有时还真的排得像把镢头...   [阅读全文]
    2014-11-24 02:55:15 宋树声:常忆起那筐煮地瓜
    在我们老家,早在流传“地瓜是主粮,鸡腚门子是银行”年代之前就“大吃地瓜”了,原因当然是地瓜产量高而种的多,切晒成干片加工吃或直接煮吃,确保不挨饿。地瓜干加工的吃法本来是很多,比如烙成煎饼,做成糊糊,尤其粉碎成面粉可做成蒸包、饼子和窝头等。但是,村里主妇们象开会...   [阅读全文]
    2014-11-21 05:42:52 张桂柏:莲里行
      普者黑有处壮观的万亩荷塘。清晨,彝家阿妹、阿爸撑着筏子,载我们一行穿行在浩瀚映日荷花中。穿行在荷花丛中,不禁使我回忆起家乡老屋旁的荷塘,那小小的荷塘,蕴藉着我温馨的儿时记忆。  记得小时候,每至荷花怒放时,便迎来了我们最欢乐的日子。站在荷塘边,将水洒在荷叶...   [阅读全文]
    2014-11-19 03:19:32 欧阳杏蓬:黑暗里那些狰狞又亲切的脸
      从新居里走出来,门外的水泥路上洒满了灰蒙蒙的月光。这是新路,搞新农村建设,上面批款、村里人出力修起的一条路。没有这条路之前,东干脚的路靠山脚往西走,随山转,随山起落,坐个拖拉机,屁股颠得疼之外,还经常在不经意间,被路边的荆棘与树条抽到脸。开个小车进来,车两...   [阅读全文]
    2014-11-18 03:00:45 解永光:唐古拉山下夜遇双狐
    2014年5月9日上午9:08车过唐古拉站,在这一站火车没有停,只是减速缓慢地通过,这是为了减轻旅客过唐古拉的高原反应,唐古拉有标高——海拔5072米。车上供氧也不便久留,这次青藏行过唐古拉时没有诗歌,有几行琐碎记事:2014·5·9在北京西——拉萨火车上,晨起后在床上,东方发...   [阅读全文]
    2014-11-17 05:01:54 林良:只有童年是贯穿一生的
      小太阳  大女儿出生的时候,正是台北的雨季,“是一年中最缺少欢笑的日子。”雨连着下了两个月,将台北淋成一部黑白的默片,炙热的情感都在雨中冷却下来,连人的心情也跟着低落。林良家里的墙角长出白色的小菌,“皮箱发霉,天花板积水,地上盖满一层访客的友谊的脚印。”“...   [阅读全文]
    2014-11-15 05:45:45 荼蘼―-心伤赶路
    我的眼睛里,有你太多的爱,要我在有生命的日子里,不能生活安然。读着温庭筠的词,想着远去的你。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我的身体突然失衡,直直的往悬崖下倒去。尽管我能,能看到你慢慢的离我远去,水阻山隔我却不能牵住你的手,你不停的回首,告诉我,生命中注定你我...   [阅读全文]
  •